分享

唐代诗人与表弟分别十年,重逢后写下一首诗,写尽人世喜悦与辛酸

 云端书馆 2022-07-07 发布于河北

在古代由于交通的不便和战争的频发,有时候一次分别,很可能就成了永别了。所以有很多的诗词都是行旅聚散之作,这些诗词最为的感人,其情甚深,其语甚悲。如辛弃疾“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等等。

唐代诗人与表弟分别十年,重逢后写下一首诗,写尽人世喜悦与辛酸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爆发了震惊朝野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割据时期,大大小小的战争时断时续。战争,让国家千疮百孔,让百姓不得不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喜见外弟又言别》,便是在这样的社会大动乱中,与表弟分别十年后重逢时所写。用他那独有的视角,描写了与表弟在异乡重逢时的喜悦与分别时的伤感,具有强烈的生活真实感,极为感人。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唐代〕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唐代诗人与表弟分别十年,重逢后写下一首诗,写尽人世喜悦与辛酸

译文

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竟然能在长大成人时意外相逢。重逢后一开始诗人不敢相认,问了名和姓后,才想起旧时的容貌。

说着别离后世事的变化,直到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才意识到已到了黄昏。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忧愁不知又隔几重?

此诗描写了诗人同表弟在乱离中不期而遇而又匆匆话别的伤感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人生聚散离合无定的感慨,从侧面反映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唐代诗人与表弟分别十年,重逢后写下一首诗,写尽人世喜悦与辛酸

首联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二是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它使人想起,十年的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混战、外族入侵等战乱。三是说二人分手于幼年,“长大”才会面,这意味着双方的容貌已有极大变化。他们长期音信阻隔,生死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戏剧性。

颔联正面写重逢。离别十年,见面时已经不认识了。问了姓,对方告诉了名字,才感到“惊”,“惊”表兄弟相逢,竟如此意外,“惊”自己怎么连表弟也认不出了!诗人抓住“初见”的一瞬间,反衬出分别的社会动乱的背景,也生动地写出了“喜见”的心情。原来站在面前的,就是从小在一起游玩嬉戏的表弟。于是一边激动地呼叫着,一边努力回忆着从前的种种事情。这二句,诗人抓住了生活细节,层次清晰地写出了“初见”时的神情变化,细腻传神,表达了至亲之间的真挚深切的情谊。

唐代诗人与表弟分别十年,重逢后写下一首诗,写尽人世喜悦与辛酸

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刻画了倾诉别情的场面。表兄弟阔别十年,各种经历遭遇千头万绪,但诗人只用“沧海事”三字加以概括,也寓有“千言万语无从说起”的意思,心情是沉重的,辛酸事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他们深情地交谈着,从白天一直谈到天黑,丝毫觉察不到时间的流逝。直到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他们才意识到已到了黄昏。作者在这一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尾联“言别”。“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表弟要向巴陵方向而去,路途遥远,重山阻隔,不知到什么时候再能相会?诗人不说离别,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关山重重的秋景图。秋山重叠,不知“几重”,实写分别后,越离越远,不易再相见;暗写时世维艰,阻隔重重,不知何日再相逢。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跃然纸上。

唐代诗人与表弟分别十年,重逢后写下一首诗,写尽人世喜悦与辛酸

全诗用白描的手法,场景典型,细节生动,语言自然、朴素而又精炼,感情真挚深厚,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与亲人久别后不期而遇又匆匆离散的场面,抒写了亲人间真挚的情谊,也表现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