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诠真043: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气机和神魂

 百花A彩虹 2022-07-06 发布于江苏

什么是气机?什么是神魂?它们和人类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关系?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10章)

【注释】

载:装载,承载。

营:营气。

文章图片1

中国文化《道德经》: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魄:魂魄。

抱:结合在一起。

一:一起;全,满。

无:不。

离:离开,分离。

乎:语气助词,表示疑问。

文章图片2

肉身承载着营气和魂魄不分离才会身心健康

【直译】

肉身承载着营气和魂魄,能不分离吗?

【解析】

“营”是营气,在这里代表了人体内所有的气机,也可以称之为真气。真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生命活动的动力。

“魄”是魂魄,在这里代表了神、魂、魄、意、志五种精神属性,不能仅仅看作是魂魄,也可以用“神”或“神魂”代之。

文章图片3

魂飞天外——无论是真气还是神魂,都不能离开肉身,离开的后果很严重

无论是真气还是神魂,都不能离开肉身,离开的后果很严重。

“抱一”是抱在一起、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是用反问的语气进行肯定。主语是人的肉身被省略。抱一:神和元气抱成一团,结合在一起。

【意译】

肉身承载着真气和神魂,神魂和真气要抱成一团,不能与肉身分离,三者要完美结合,形成一个整体。

文章图片4

人体科学研究的路还很漫长

【闲聊吧】

“营”、“魄”属于人体科学方面的概念。中国古代人对物质性的“气”了解得比较多,描述地也比较多;对精神性的神魂了解地不一定少,但是描述地比较少。

气分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也叫做元气,是秉受于父母,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后天之气是由肺部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所产生的精微之气结合而成。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合称为真气或正气。

真气遍布全身,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所不至。它的作用是营养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活动。所以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

文章图片5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古代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就是说,正气旺盛则不容易患病,正气虚衰则容易得病。

气在体内分布的部位不同,名称也不同。所以,还有宗气、营气、卫气、中气、五脏六腑之气、经络之气等叫法。

宗气是一身之气的运行输布的出发点。宗气贯入血脉、行于脉中,与血液产生密切关联之后被称之为营气。营气与血液共同发挥营养机体的作用,对身体非常重要,所以在这里被老子选为气的代表。

至于精神性属性,描述起来相当困难。即使古人对十分了解,也无法过多地介绍。

文章图片6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古人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古书对这句话的注解是:“为五脏所藏之。”

也就是说,神、魂、魄、意、志都属于神的范畴。所以,“载营魄抱一”里面的“魄”是神、魂、魄、意、志的集合,统称为神。

神魂魄志意统属于神,居于五脏不可分离,如果分离了人就会出现毛病。比如,一个人如果失魂落魄就没有了精神头儿,严重的话还有可能致命。

对古代读书人来说,以上所述内容都属于常识性的知识。

既然神、气、体三者不能分离,那怎么才能做到呢?这就需要“守中”(5章),需要“虚其心,实其腹”(3章)。

文章图片7

神不外驰气自定,神返心中气自回

通过“守中”,可以做到“神不外驰气自定,神返心中气自回。”神是心神,也包括魂魄意志,在这里相当于人的注意力。

人的注意力向外,则气机外泄;向内,则气机内敛。人总是会有注意力向外的时候,这就需要适当地把握。非必要的情况下,要使注意力回归体内。正常人需要如此,修炼者更需要如此。

对于修炼而言,通过“守中”,可以达到神气合一。这是“水火既济,神气相抱”,初入禅定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神得气有养,气得神有归”,“万念归一,一念归无”,是真正静下来的状态。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才能够做到“致虚极,守静笃”(16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