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3年陈赓为“死刑犯”求情,董必武不敢做主,毛主席:破格批准

 新用户2830kzGu 2022-07-06 发布于湖南

1953年的一天,董必武办公室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刚一接起电话,电话那头的陈赓便求助道:“董老啊,听说你那里关押着一个名家沈毅的死刑犯,我想请您从轻发落,刀下留人哪!”

文章图片1

陈赓

这沈毅罪行恶劣,董必武不敢轻易做主,于是他向陈赓表示需要请示一下毛主席。挂断电话之后,董必武立马来到了中南海,在见到毛主席之后,他便将陈赓的请求告诉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眉头紧锁,低头沉思,良久,吸了一口烟表示:破格批准。那么,陈赓大将为何要为沈毅一个“死刑犯”求情?沈毅又有何特殊身份?

沈毅是江苏武进人,生于1894年。1924年,沈毅前往法国留学,学习弹道技术,在法国学习了6年,获得了博士学位。1930年,沈毅学成之后,便决定回到祖国,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救国救民。

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沈毅在上海闸北开了一家缫丝厂。由于沈毅学识丰富,又善于用人,工厂办得很是红火,然而在1932年淞沪抗战期间,工厂被日军炮火摧毁。沈毅很是心疼,但他也逐渐明白,实业救国在战乱时期恐怕很难实现。

文章图片2

于是,沈毅决定参军,抗日救国。1932年的夏天,沈毅到国民党航空摄影学校当教官,后又转入南京小汤山炮兵学校任教官,并晋升为少将。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陈赓被任命为第三战区的专员。

全面抗战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建立了第二次合作,因此国共两党成员的交往也多了起来。从1938年开始,沈毅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与周恩来、叶剑英、徐特立等共产党人有了多次接触。

在这期间,周恩来多次向他宣传共产党的政策,慢慢地,沈毅被打动。后来在周恩来的开导下,沈毅决定前往延安。不久,他便带着全家亲属老幼40多口人,从长沙出发,辗转千里,历尽艰险,终于在1938年10月到达延安。

文章图片3

来到延安之后,党组织按照沈毅的特长与能力,任命他为延安八路军炮兵团参谋长和炮兵教导营的主教官,教授老红军干部基本炮兵知识和步炮协同作战。

由于沈毅的指导,红军干部所掌握的炮兵知识大大提高,可以说,在我军的炮兵建设上,沈毅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毛主席幽默地称他为“神炮兵”。

1940年百团大战打响之后,沈毅带着部队上前线,在交战过程中,常常抵近敌人碉堡射击,这种“大炮上刺刀”的战法,打得日本鬼子心惊胆战。也就是在百团大战中,沈毅和陈赓认识了。

文章图片4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沈毅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参谋处长,兼任炮工处长。他充分发挥自己善于办工厂,以及经营企业的专长,在东北解放区创办了不少工厂,这些工厂在攻打四平和锦州的战役中,发挥了不少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成立了民航局。中央信任沈毅,特意任命他为民航局财务处长,主管财物和发展生产,兴办企业等工作。

民航局虽是一个新单位,但是所涉及的事务却十分复杂:大批技术人员要分配到民航局,战士赴朝作战,他们的家属也要依靠民航局,要工资、住房、接济……因此,民航局成为了资金大出大进的地方。

文章图片5

作为财物处长的沈毅,每天都要经手大量自己资金,渐渐地,他产生了贪念,走上了贪腐之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便贪污了大量公款。“三反”运动开始后,沈毅被抓获,由于贪污款项巨大,他最终被判处死刑。

被抓之后,沈毅对自己贪污腐败的行为后悔不已,后悔自己没有抵御诱惑,后悔自己忘记了初心,他想,如能重来,自己一定会恪守本心,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建设出力。

就在沈毅默默等待死亡降临之时,陈赓正在为他“求情”。而陈赓大将之所以会为他“求情”,是因为他的那一身学识。

抗美援朝时期,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意识到,必须要建立一所高级军事学院,为新中国培养一批新型军事人才,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社会。

文章图片6

不久,毛主席批示建设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而这所军事工程学院,正是世人所熟知的哈军工。建校计划是确定了,可是由谁来主导呢?经过一番商谈,最终确定由陈赓来接收这个计划。

很快,陈赓便被从朝鲜战争上召回。毛主席见到陈赓也不绕弯子,直接和他说了中央的决定。陈赓一向赞成中央的安排,但是这一次他却犹豫了,因为他从来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害怕辜负中央对他的期望。

在得知了陈赓的担忧后,毛主席和周总理多次进行劝说,表示他办过红军步兵学校、带过红军干部团,并且都干得很不错,所以他就是最好的人选,让他不要担心,放手去干。在毛主席等人的劝说下,陈赓大将最终接下了这个任务。

文章图片7

哈军工

为了办好这所军事工程学院,他亲自请教专家,选定校址。另外,为了挑选人才,陈赓来到了全国各大高校,抽调了一批专家、教授,甚至还向各大军区要人。最终,在陈赓的努力和中央的支持下,术业有专攻的专家教授们来打哈军工。

然而,对于一所军工学校来说,这么一点师资力量还是不够的,有些领域还是缺老师,就比如说弹道领域。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弹道老师,陈赓每天都跑来跑去,不仅如此,每次一见到工作人员,陈赓就会问有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

这一天,陈赓大将见到了张述祖教授,将军张嘴便是有关弹道老师的事。这时,张述祖说:“我倒是有一个推荐人选,此人留学法国,学的就是弹道学,非常符合你的要求。”

陈赓眼睛一亮,高兴地问:“是谁?他现在在干什么?我们赶紧把他要过来啊!”张述祖扶了下眼镜:“我看我们要不过来。”陈赓当即惊奇道:“我不信,你说说他到底谁?”张述祖不再卖关子,答曰:“沈毅。”

文章图片8

陈赓是知道沈毅的,他们俩早在1940年就认识了,就算没有这层关系,闹得沸沸扬扬的沈毅贪污案,也会让人认识沈毅。听到这个名字后,他立马皱起了眉头,手指不断地敲击着桌面,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良久,陈赓抬起头对张述祖说:“你说,我要是出面要下沈毅如何?”张述祖当即觉得陈赓在开玩笑,但看到陈赓严肃的表情,他知道陈赓并没有在开玩笑,他是认真的,张述祖苦笑着说:“你这个问题可难倒我了啊。”

要一个“死刑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陈赓并没有直接放弃,他首先给当时“三反”运动的总指挥薄一波,打了一个电话,说明自己的来意。薄一波大吃一惊:“你真是爱惜人才,连死刑犯都敢要。”

文章图片9

薄一波

陈赓说:“既然是人才,请你给他留一条命,让我用他。”陈赓的执著让薄一波感动,于是决定帮他。薄一波告诉陈赓:“你想要沈毅,还得去找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董必武。”

挂断电话之后,陈赓马上拨通了董必武的电话,说:“董老啊,中央要我办军工学院,我缺专家教授啊!我听说你那里关押一个死刑犯,叫沈毅,他是个留学法国的专家,专攻弹道技术,现在我办大学正需要这样的人,董老呀,请您从轻发落,刀下留人哪!”

虽然明白了陈赓的来意,但董必武却没有办法直接答应,毕竟沈毅的罪行太过恶劣。董必武表示他需要先请示一下毛主席,在这之后才能回复。

文章图片10

董必武

很快,董必武便来到了中南海毛主席的书房。当时毛主席正在看报纸,一看到董必武来了,主席放下报纸,关切地问他最近如何,找他有什么事。董必武说:“主席,我身体很好,来找你是因为陈赓给我出了个难题,我无法解答。”

毛主席听后,顿时来了兴趣:“哦?是什么样的难题?”董必武立刻将事情的原委告诉毛主席。毛主席幽默地对董必武说道:“这个陈赓啊,要人都要到你这里了。”说完,毛主席吸了一口烟,又叫人找来周总理,三人一起商量有关陈赓要沈毅的事情。

经过讨论,毛主席、周总理和董必武三人都认为,沈毅犯了贪污罪,理应按照判决处以死刑,但是很明显,他的知识是无罪的,他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不如就让他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价值,戴罪立功。

文章图片11

最终,毛主席同意了陈赓的请求。之后,沈毅的判决便由原来的死刑,改成了死缓,并于监外服刑。沈毅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能够免于一死,他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知识,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

沈毅没有辜负陈赓的所做的努力,也没有辜负中央的期待,在哈军工工作的日子中,沈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资料,把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地教授出去,为我国的弹道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由于沈毅表现良好,他于1959年被特赦,此后就一直留在哈军工工作。

文章图片12

沈毅能从一个“死刑犯”,到后来被特赦,少不了陈赓的用人不疑,也少不了中央的不计前嫌。正是因为共产党人的这种特性,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拥护我们党,并在党的领导下,为国家建设而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