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古 | 哈军工成立,陈赓看上一件宝贝,董必武指点迷津:找毛主席才行

 丘山三也君 2023-10-14 发布于重庆

前言

1952年,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提出了一条意见:鉴于国际形势和二战结束后的冷战需要,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创建一所陆海空一体的高级军事院校。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新型军事人才,也能更好的与苏联方面进行军事合作。创办这一所高级军事院校,苏方可以提供无条件帮助。

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商量之后,觉得斯大林的这条意见行之有效,于是连忙让正在朝鲜战场指挥志愿军作战的陈赓回到祖国,负责具体事宜。

不久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即日后声名大噪的“哈军工”在陈赓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还有相关领导人的大力支持下正式落成。

不过,创建“哈军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当时摆在陈赓面前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他手下无人可用。

在搜集人才的过程中,陈赓经人介绍,发现了一位不可多得的弹道专家。正当他满心欢喜的想把这件宝贝挖到“哈军工”的时候,却被董必武先生告知:想得到这件宝贝只能去找毛主席。

1953年的一天午后,陈赓不顾李银桥的阻拦,径直闯入了中南海菊香书屋毛泽东的卧室。

那么,被陈赓看上的这位人才究竟是谁?“旅长”最终有没有如愿将这件宝贝挖到“哈军工”了呢?

Image图|担任红一师长时的陈赓

一、从毛主席那里挖来的“死刑犯”

被陈赓看上的这位人才名叫沈毅,于1894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武进县。由于家庭条件较好,他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且学生时期成绩优异。

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年轻时的沈毅将注意力都用于钻研科学技术,其中也包括了物理学与数学。

1924年,沈毅赴法国留学,经过六年的勤学苦读,最终获得数理化硕士学位。学成之后,沈毅立即回到祖国,想将自己的学识用到实处上。

然而,满腔热忱的沈毅却找不到报国之路。想来想去,他决定自己筹措资金,用“实业救国”的方式,在上海闸北地区创办一家小型工厂。

因为淞沪会战的爆发,这所沈毅呕心沥血创办的工厂变成一堆瓦砾。此时的沈毅目睹日寇残忍行径,便想着弃笔从戎,狠狠地打击侵华日军与一众法西斯者。

带着这个理想,沈毅于抗日战争时期就任国民党第三战区少将专员。1945年抗战结束,蒋介石假意邀请毛泽东、周恩来等我党重要领导人赴重庆谈判,在重庆谈判期间,沈毅与周恩来相识。

有道是:文人相轻。可谈吐不凡,且温文尔雅的周恩来给沈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与周恩来交谈过程中,沈毅更是详细了解到共产党的政策,逐渐被打动。

不久后,沈毅因为目睹国民党内部贪污腐化等一众卑劣行径,决定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沈毅更是率领部众在东北地区直接起义,他只身前往延安,成为陕甘宁边区少有的“留洋专家”。这一阶段沈毅主要为解放军制造枪炮,并成为延安炮兵指挥的总教官。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注意到沈毅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觉得与其让这位弹道专家制造枪炮,倒不如让他去一个合适的岗位,这样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就这样,沈毅被党中央调到民航总局计划处担任处长。此时的沈毅已是新中国解放的重要功臣之一,也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如果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深耕细作,将来未必不能出人头地,取得更大的成就。

当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一切百废待兴时,沈毅的思想却变得有些腐化和堕落。或许是他从小生长的环境,使得此时的沈毅不再维持简朴节约的生活,一改往日作风,频繁下馆子。每个假期还会动用公权,带着家人私自坐飞机外出旅游。

凭借沈毅对人民和国家的贡献,他若仅仅只是生活作风有些奢靡,人民还是可以原谅他。可是,身居高位的沈毅早已把理想、信念抛之脑后,他不仅生活作风有问题,甚至私下动用巨额公款用于购买进口手表、照相机、外文书籍;或直接汇款给亲人。

Image图|晚年沈毅

1952年,全国“三反”运动揭开大幕,民航总局内部有人揭发检举沈毅不仅生活作风极其腐化,还贪污国家公款。经过审查后证据确凿,沈毅被立即撤除党内外一切职务,送往人民法院进行审判。

经过查明,由于沈毅贪污数额巨大,法庭当即宣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虽然是死缓,已年近六旬的沈毅深知自己的后半辈子将会在冰冷孤寂的监狱中度过。

命运仿佛给他开了个玩笑。正当沈毅在监狱里自怨自艾时,陈赓大将奉命负责处理“哈军工”建设的相关筹备工作。

各级干部们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奉陈赓之命,在全国各地搜寻有用,且专业对口的专家。找到一个人,便把他的调查表送到陈赓的办公室,由他进行审定。

1953年初的一天,保卫部副部长把一份名单交给了陈赓。陈赓仔细查阅这份名单里的人选,发现有的名单上画了个红色圆圈或者是红色的问号。

他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询问副部长,对方回答:凡是在调查表上画红圈或者红色问号的,说明他们的出身有问题。

听到这里,陈赓不禁皱了皱眉,又摇了摇头。此时,一名叫张述祖的教授敲门要找陈赓。张教授进屋之后,向陈赓汇报了一个消息:有一位曾经留学法国的弹道专家,还没有单位,他就是沈毅。

陈赓听到这则消息,真是喜出望外,他连忙对张述祖说:“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这个宝贝挖到咱们哈军工来。”

但是,张教授接下来一番话,犹如一盆冷水,浇的陈赓透心凉。原来,陈赓从张述祖那里得知,沈毅已经在“三反”中被查出贪污罪,判处死刑,后改为死缓两年。

饶是见多识广的陈赓大将也是被震住。他没有想到,好不容易找到一位专业对口的人才,对方情况居然会如此复杂。死缓两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究竟意味着什么?陈赓比谁都清楚。

他的脸色瞬间暗下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其他工作人员看见陈赓这副模样,就知道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肯定想办法想把沈毅调到哈尔滨工来,于是立即开口劝阻道:“司令员,别人可以调,这个人千万不能调,他是罪犯,如果调到“哈军工”来影响非常坏!”

陈赓没有理会这些声音,他还是决定由自己亲自出面去找一找相关同志,看看能不能让沈毅戴罪立功。

说走就走,陈赓领着保卫部副部长,乘坐火车风驰电掣来到了北京。到了北京之后,陈赓联系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必武,希望他能“手下留情”,把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让给“哈军工”。

董必武与陈赓是老相识,他哈哈一笑说道:“你的意见可以考虑我们研究一下,看能不能改成监外执行。沈毅犯的可是死罪,就算是我们这边同意了,还得要毛主席、周恩来批准,最重要的是毛主席的意见。”

董必武先生的这番话,无疑给陈赓指了一条明路,他的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Image图|毛泽的与斯大林

第二天的午后,陈赓不顾李银桥的劝阻,闯入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的卧室。毛泽东的作息时间与常人有很大不同,他经常夜晚工作,白天休息,有时一连几天起夜不睡觉。

所以每天午休,对于他老人家而言是很重要,十分不愿意在自己半梦半醒之间有人吵吵闹闹。

当毛泽东看到是陈赓,他老人家也是哈哈一笑:“只有你和彭老总敢闯我的卧室,说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陈赓于是就把沈毅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完完整整地向毛主席复述了一遍。他老人家坐在床上思考了好半天,终于同意陈赓的请求。

毛主席一旦同意,周总理那边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两个星期之后,“宝贝”沈毅由两名警察从北京带到哈尔滨来。

二、陈赓大将高风亮节

到了“哈军工”陈赓的办公室,将军发现沈毅体态消瘦,抬头挺胸坐姿非常板正,脸庞干枯发黄,精神还是很不错的。

为了打消沈毅的后顾之忧,陈赓让警察同志把手铐给取下来。此时的沈毅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之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陈赓诚恳地说道:“首长,你们是我的再生父母,让我干什么,我在所不辞。”

陈赓连忙将沈毅扶起来,面带微笑地宽慰道:“你是我们保出来的,希望你今后不要给我们“哈军工”脸上抹黑。我给你找一间房子,你就专门翻译科技情报资料,一边工作,一边洗心革面,将来还是能重新做人的。”

来到“哈军工”之后,沈毅利用自己的所学所识,为我国在弹道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当沈毅做出一些成绩,陈赓想为他申请特赦令时,却有人向上面汇报“沈毅经常酗酒”。

陈赓经过调查后得知,因为沈毅的工作地点只是一间平房,里面没有地暖,加上屋内有很多纸质资料,不能生火取暖。到了冬天,冷得直打哆嗦的沈毅就靠抿一口白酒取暖。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还继续坚持工作。

得知原委后,陈赓力排众议,决定亲自为沈毅申请特赦令。同时,他把自己的办公室和政治部从刚落成的一幢三层楼房搬了出来,让沈毅这些专家教授搬进去。

1959年,新中国特赦首批战犯,沈毅就名列其中。1961年,陈赓大将英年早逝,沈毅得知后良久不语。1969年,沈毅因旧伤复发,病逝于哈尔滨。

三、陈赓的用人艺术

其实,陈赓大将在自己的革命生涯中有着独特的用人艺术。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曾经把一名作战股长提拔为旅参谋长,此人就是著名我军战将周希汉同志。

包括筹划“两弹一星”工程前夕,陈赓曾陪同钱学森仔细参观“哈军工”的空军工程系、海军工程系与炮兵工程系,激起了钱学森“为中国人民创造出导弹”的想法。

1956年1月的一天,陈赓还特别安排钱学森前往北京总政排演场进行讲课,来听课的有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还有许多开国将军。

通过这次讲课,钱学森认识了中国军队中许多高级领导人,特别记住了陈赓这位与众不同的将军。

Image图|1953年1月,哈军工首任院长陈赓发表讲话

钱老晚年时期常说:“陈赓大将很直爽,他想干什么,总是会让人一下就明白,犹如君子坦荡荡一般。”

由此可见,陈赓用人时不拘小节,只要能为国防事业作出贡献,此人便还有用武之地,可以通过教育进行挽回。

结语

陈赓这一独特的用人艺术并非没有道德底线。不管是哪方面的人才,只要使用得当,就会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才也是社会生产力第一要素中的第一要素。

正因如此,陈赓大将虽然过世已经六十余载,但他那幽默却又不失威严的形象,一直让后人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