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清络汤药方详解研讨

 学中医书馆 2022-07-07 发布于山东

90.清络汤药方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清络汤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
       
组成;鲜荷叶6克 鲜金银花6克 西瓜翠衣6克 鲜扁豆花6克 丝瓜皮6克 鲜竹叶6克  
加减;
1.若咳而无痰,其声清高,是偏于火而不兼湿,用清络饮清肺中无形之热,加甘草、桔梗开提肺气,杏仁利肺气,麦冬、知母
保肺阴而制火。
2.暑温寒热,舌白不渴,吐血者,名为暑瘵,为难治,清络饮加杏仁、薏苡仁、滑石主之。
本方现代常用于防治中暑先兆、中暑、小儿夏季热、风湿热等,证屑暑热轻浅者。 1.暑风  2.小儿暑热症
清络饮[功用] 解暑清肺。
主治] 暑伤肺经气分之轻证。身热口渴不甚,头目不清,昏眩微胀,舌淡红,苔 薄白。 本方用于暑伤肺经,邪轻病浅者。以身热口渴不甚,头目不清,舌 淡红,苔薄白为证治要点。
 清络饮  (《温病条辨》卷1)
,  [组成]  鲜荷叶边二钱(6g)  鲜银花二钱(6g)  西瓜翠衣二钱(6g)  鲜扁豆花
一枝(6g)  丝瓜皮二钱(6g)  鲜竹叶心二钱(6g)    ,
    [用法]  以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用]  解暑清肺。
    [主治]  暑伤肺经气分之轻证。身热口渴不甚,头目不清,昏眩微胀,舌淡红,苔薄白。
    [病机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多为暑温经发汗后,大热已去,而余邪未解,其邪已
轻浅者。因邪在气分,正邪相争,阳热亢盛,故身热;热伤津液,'’故口渴;虽暑热已伤
肺经气分,.但伤之轻浅,故身热口渴而不甚;暑多挟湿,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
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热熏蒸,浊气上蔽清窍,故见头目不清,昏眩微胀;舌淡红、
苔薄白亦为邪浅病轻之象。
    [配伍意义]  本方为暑伤肺经气分之轻证而设,为善后廓清之剂。根据《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因其轻而扬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温者清之”的治疗原则,以辛凉
芳香立法,“只以芳香轻药,清肺络中余邪足矣”(《温病条辨》卷1)。因暑为阳邪,最
易耗气伤津,治应寒凉撤热,以清解其邪,但本方证邪轻病浅,只需辛凉轻清,以免药
重过病;因挟有湿邪,又当清利芳化,故本方所用诸药,均为辛凉轻清之品。方中鲜银
花辛凉解散,“清络中风火湿热,解瘟疫秽恶浊邪”(《重庆堂随笔》卷下),善清气分热
邪及上焦暑热;鲜荷叶清芳醒神,“清凉解暑,止渴生津”(《本草再新》卷5),用其边
则疏散之力更强,“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清痰,泄气,止呕,头闷疼”(《滇南本
草》卷3)。二药辛凉轻清,清上焦肺络暑热,解头目昏眩不清,共为君药。西瓜翠衣
甘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湿,有清透暑热之效;鲜扁豆花甘淡微寒,芳香而
散,长于解暑化湿,健脾和胃。二药助君药清热解暑利湿,共为臣药。鲜竹叶心气味清
香,甘淡而寒,清心利水,使暑湿从下而泄,“又取气轻人肺,是以清气分之热,非竹
叶不能”(《药品化义》卷4),故为佐使。丝瓜甘凉,可通达经络,生津止渴,解暑除
烦,取皮者偏于人肺,可清肺络,解暑热,以透邪外出,作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解暑清肺之功。
    本方配伍特点,为集诸植物药花、叶、皮之鲜嫩者,取其辛凉轻清,芳香祛暑,以清肺络余邪。
    因本方为“清肺络中余邪”而设,可代茶饮,故名“清络饮”。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用于暑伤肺经,邪轻病浅者。以身热口渴不甚,头目不清,舌淡红,苔薄白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原书云:“手太阴暑温,但咳无痰,咳声清高者,清络饮加甘草、桔梗、
麦冬、甜杏仁、知母主之。”“暑温寒热,舌白不渴,吐血者,名为暑瘵,为难治,清络
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主之。”前者咳而无痰,其声清高,是偏于火而不兼湿,用清
络饮清肺络中无形之热,加甘草、桔梗开提肺气,杏仁利肺气,麦冬、知母保肺阴而制
火。后者为表里气血俱病,属暑瘵,纯清则碍虚,纯补则碍邪,故以清络饮清血络中之
热,加杏仁利气,取气为血帅,薏仁、滑石利湿,冀邪退气宁而血可止。
  3.本方现代常用于防治中暑先兆、中暑、小儿夏季热、风湿热等,证屑暑热轻浅者。
    [使用注意]  本方适用于暑热伤肺经气分之轻证,重证不宜。
    [源流发展]  本方源于清。吴瑭《温病条辨》卷i,该卷第27条云:“手太阴暑温,
发汗后,暑证悉减,但头微胀,目不了了,余邪不解者,清络饮主之。邪不解,而人中
下焦者,以中下法治之。既曰余邪,不可用重剂明矣,只以芳香轻药,清肺络余邪足
矣。倘病深而人中下焦,又不可以浅药治深病也。”
  本方体现了吴氏“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学术思想,为其治疗上焦温病的代表
方剂之一。吴氏善于借鉴他人之长,化裁为自己之方,尤其受叶桂影响甚大,据统计,
(温病条辨》中“除仲景方(约占20%)、自创方(约20%),其他50%以上都来自叶
氏。就是仲景方和自仓。方,也都是在叶案中反复使用而受到启发,或综合几个案例而形
成的”(《温病条辨新解》)。本方与叶案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最明显的是《临证指南医
案.暑》载:“王,暑邪寒热,舌白不渴,吐血、:此名暑瘵重证。西瓜翠衣、竹叶心、青
荷叶汁、杏仁、飞滑石、苡仁。”与《温病条辨》.中暑瘵条对比,不但证候基本一致,
文字相差无几,而且用药仅多了银花、扁豆、丝瓜皮。后世医家以本方加减,用于暑病
在上焦肺经气分诸证,以及夏季中暑的预防。    '
    [疑难阐释]  关于本方的君药。本方中除扁豆花外,其他各药用量均等,何药为
君,诸家有不同看法。《方剂学》(统编教材4版)及《医方发挥》等以西瓜翠衣为君
药,《方剂学》(李飞主编)及《方剂学》(刘持年主编)以金银花为君药,《中医理法方
药精要》、《中医处方学》等以银花和扁豆花为君药,《中国医药汇海》论本方,虽未明
确君药,但突出荷叶和银花的作用,而以其他药为佐药。    、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察吴氏本意,本方证为病在上焦气
分,暑热留连肺络,以头目昏眩不清为主症。故本方君药主要作用于上焦气分,清肺络
暑热,以解除头目不清见长。方中西瓜翠衣,“人脾胃二经”(<四川中药志》),虽可清
热解暑,但以生津利尿见长,主要用于暑热烦渴,小便短少,以此作为君药,显然是不
适宜的。鲜扁豆花,解暑之力最强,但长于健脾和胃,清热化湿,主要用于痢疾、泄
泻;竹叶心,长于清心除烦,生津利尿,主要用于热病烦渴;丝瓜长于清热化痰,凉血
解毒,主要用于身热烦渴等证。以上三药均不宜作为君药。。荷叶,主人心、肝、脾经,
兼入肺经,清暑利湿,升发清阳,主要用于暑湿泄泻,眩晕等证。银花,人肺胃经,为
气分要药,长于清热解毒;张秉成释新加香薷饮曰:“银花辛凉解散,以清上焦之暑热”
((成方便读》卷3);单用制凉茶,可预防中暑。荷叶、银花列于方首,鞠通是否以之
为君药,不得而知,但二药芳香轻清,清上焦气分,祛肺络暑热余邪,除头目昏眩不
清,确为诸药之中最见长者,故当以此二药为君。
    [方论选录]
    1.蔡陆仙:“此暑热余邪不解,而病在肺之络脉也。方之主治,不名清脑清目,而
名清络,其意盖可知矣。暑热余邪不清,而法宜用辛凉芳香者,以辛能开壅,凉能清
热,芳香能通窍而醒脑目也。然此等症治,药当用微辛微带芳香,而必以性凉清热之品
之为重也。'否则过辛必散而耗津,过香又太嫌刺激而伤脑损目,均非纯正之治法矣。本
方荷叶、银花,性味皆辛多凉少,佐以瓜翠、竹叶之清解郁热,扁豆之涤暑,丝瓜络之
清络,且荷叶、瓜翠皆微带清芳,最宜清醒神经而涤暑热焉。”(《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
    2。冉雪峰:“查此方清凉清芳,似桑菊饮而不表散,似白虎汤而不凝重,似六一散
而不清泄。暑症已汗,无须再透虚表,暑症既减,无须大寒清里。而余邪未净,又未可
浓郁润沃,惟兹轻灵清芳,庶足以熄余烬而宁气泽,不散之散,不清之清,不泄之泄,
秽浊之自 ,及菁英之自复,此中分际,宜深体会。岂但暑病,岂但肺络,凡他热症向
愈,而弥漫络脉未清者,均可裁化用之。后人遇此等症,或恣投凉泄,戕贼微阳,或过
用滋腻,泥滞化机,不免轻病变重,功败垂成,反面推此,此方功能显昭矣。”.(录自《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
    3.李飞,等;“本方配伍特点,乃聚集诸辛凉轻清,祛暑解热之品于一方,尤取其
花叶之鲜嫩者,气味芳香,轻灵透发,专清肺络之邪,不仅用治暑热伤肺经气分之轻
证,尚可作为夏季预防暑病之良剂。”<《中医历代方论选》)
    4.樊鼎:“本方治暑热之轻证。以鲜银花辛凉芳香祛暑清热,与芳香清散之鲜扁豆
花为君药。西瓜翠衣清热解暑,丝瓜络清肺透络,并用为臣。鲜荷叶用边者,取其祛暑
清热之中而有舒散之意;暑先人心,故又用鲜竹叶心清心而利水道,共为佐使。方中药
物用鲜者,取其气味芳香,清解暑热之效更优。……本方轻清走上,以清肺络暑热之
邪,故名'清络饮”,。(《中医理法方药精要》)
  、5..王振坤:“暑温发汗后,暑邪因汗出而被驱除,出现脉静身凉,是谓痊愈;也有
汗出而热不衰厂脉反躁急者,气分热甚,主以白虎汤及其加减方治之;也或脉散大,汗
大出喘喝欲脱者,生脉散救治之。本条属第四种情况,经发汗,邪气部分被驱,而症状
减轻,但余邪侵入肺心之络,出现轻微的精神症状。但邪已深入,其治疗并不容易,清
络饮主治之。处方立义乃芳香轻清,达上焦心肺。取其鲜者,实为清热解暑之用,其服
法后指出:'凡暑伤肺经气分之轻证皆可用之,,说明其应用范围。发汗后,除以上四种
变化外,.若正气虚甚,也有邪人中下焦的不同情况,故原文谓:'邪不解而人中下焦者,
以中下法治之。,遇此病情,应注意鉴别。清络饮中,荷叶苦平,有升清消暑之功。双
花甘寒有清热解毒之能。西瓜翠衣甘凉,有清热消暑利水之效,俗称暑日之白虎。扁豆
花解暑化湿止血。丝瓜甘寒,通行经络,取皮达表人肺之功。竹叶辛淡甘,人心经,有
清热除烦利尿之作用,取心以达上之意。总以辛凉芳香,清暑透络化湿,达到驱除上焦暑热余邪之作用。”(《温病条辨新解》卷1)
    [评议]  注家均认为,暑热汗后,余邪未解,病在肺络,以本方辛凉轻清,芳香祛
暑为宜。蔡氏、王氏认为,病虽为余邪未解,但仍不可小视,以防功败垂成。李氏、樊
氏、王氏重视鲜品之芳香轻透,清热解暑作用。药用鲜品,自古有之,、多取其清热凉
血、养阴生津、散邪辟秽,而清代温病学派兴起以后尤盛,本方为其代表方剂之一。冉
氏弘扬吴氏之旨,谓此方“凡他热症向愈,而弥漫络脉未清者,均可裁化用之”,尚有待于临床进一步验证。    .  .
    [验案举例]  暑风  《江西中医药》(1982,4:32):某男,1岁,人院日期:1980
年7月21日,住院号:1558。患儿近1月来发热,咳嗽,气促,痰少,精神委靡,吃
乳少,大便正常,在当地治疗不效,门诊以“暑温”  (支气管肺炎)收入住院。检查:
体温:39.1℃,脉搏:160次份,呼吸4次/件,面色苍白,汗出,呼吸急促,鼻翼煽
动,胸高撷肚,口唇干燥发绀,喉头有痰声,抽搐,角弓反张,舌红苔黄,指纹红紫,
心率160次份,两肺可闻及明显湿性哕音。予西药抗菌、强心、纠酸、抗惊厥等,及
中药羚角钩藤汤加蜈蚣、全蝎等不效。至22日中午,发热40℃,昏迷,呼吸急促,鼻
翼煽动,抽搐加重,角弓反张,舌脉如前,检查:心率:200次/件,两肺有干湿哕音,
诊为中毒性肺炎。请张寿民老中医会诊,张老指出,此乃暑风,暑热若不降,抽风当不
止。先用雄黄20g研末,加工一2个鸡蛋白,调敷胸腹以清热解毒,透邪外出;次用鲜
荷叶铺地,令其卧之以解暑退热;再服清络饮,.处方:鲜荷叶6g,扁豆花6g,鲜竹叶
6g,金银花6g,丝瓜络6g,鲜西瓜翠衣20g,1剂,西药只予吸氧和支持疗法,停用抗
痉退热之药,经上述处理后,体温逐渐下降,抽搐等症逐渐减轻。7月23日,发热
38℃,神志清楚,呼吸平稳,眼球灵活,弄舌频频,有抽搐小发作,但间隔时间延长,
舌红苔黄少津,指纹红紫。张老认为,此乃暑热伤津,停止吸氧,仍守上方,日1剂,
夜1剂,西药予支持疗法。7月24日,、患儿抽搐未作,弄舌已止,能人睡,仍有低热,
烦躁,精神尚好,呼吸平稳。至此,病已转入坦途;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善后。
  按语:患儿暑热动风,病情危重,进羚角钩藤汤加味不效,.而以本方,进药1次,
病减三分,3剂之后,化险为夷,可谓、'轻可去实”。经治者后仿此法,又抢救暑风2例,亦获成功。
    [临床报道]  s]dh暑热症  本方加青蒿、黄芩、益元散、爵床、五叶莲,治疗4,JL
暑热症28例,全部获愈。服药时间最短1天,最长4天,平均治愈时间2.8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