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荒”现在为何要退耕还“荒”?|湿地|黑土地|自然生态

 昵称40301303 2022-07-07 发布于江西

2022-05-24 09:31:46

“北大荒”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承载着勤劳的中华儿女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提高生活水平等诸多愿望的一个边陲区域,当时很多军人、工人和农民响应国家号召,在保卫边疆、改造边疆、建设边疆的时代背景下,硬是将荆棘丛生、荒野遍布、沼泽众多的荒芜之地,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成为响当当的“北大仓”,为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地理区位来看,“北大荒”处于我国的东北边疆-黑龙江的东北部,北接小兴安岭、南临松嫩平原,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包含着三江平原、黑龙江的沿河平原以及嫩江流域的部分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人迹罕至,保持着比较原始的自然生态景观。特别是这里地处世界著名的黑土带上,厚厚的黑土、密布的沼泽、充沛的水源,生物多样异常丰富。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期,我们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来发展社会经济的,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比较低下,而人口的发展又非常迅速,人们群众的吃饭问题成为首要问题,于是向荒原要土地、向土地要产量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这个背景下,从1958年开始,国家开始陆续实施开发“北大荒”的战略决策,在当时的历史阶段,开发“北大荒”的确为我国提供了更加充沛的粮食供给,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过,人类的活动必须还要遵守自然规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或者破坏,可能短期内看不出什么,但是如果放眼一个较长的时期,我们就能够深刻体会出大自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反馈效应。拿“北大荒”来说,长期过度地开垦和开发,使得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很多都是不可逆的变化,最为显著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湖泊、湿地面积较上世纪50年代萎缩了近80%。湖泊对水资源的自然调蓄功能已经基本消失,湿地对区域水源、气候的调节和保障作用也大大下降,环境承载能力逐渐下降,生态脆弱性日益增加。据监测数据显示,上世纪末北大荒地区植被覆盖率比50年代降低了12个百分点,平均年降水量要比50年代减少了将近180毫米,夏季平均气温升高了近2摄氏度。


2、土地退化现象日益严重。原来这里的黑土地土层可以深达50厘米至1米,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在20厘米以下,有的地块黑土地已经消失不见。另外,由于湿地面积的减少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日益下降,造成植物覆盖率也随之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沙化、贫瘠化越来越严重,土地的生产能力在持续下降。


3、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原来依赖这里丰富的水、草资源栖息的大部分野生动物,由于大面积的开荒,失去了栖息环境条件,大部分野生动物被迫迁徙到别处,有一部分不适应这种变化而死亡,生物种群和数量日益减少,生态平衡也被打破。


4、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由于区域水汽循环条件的改变、植被覆盖度的大幅下降,加上水源涵养能力的持续降低,遇到长时间的降雨或者长时间不下雨,极易发生全区域性的洪水或者干旱灾害,不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损失,而且持续降低了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和危机。


从上世纪末,人们越来越发现治理和恢复“北大荒”自然生态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从可持续性上来看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从人民群众本身来看,是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以及环境获得感,将北大荒恢复好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受益的都是我们人类自己。


那么,对于北大荒的“退荒”,实质上就是退耕还林还草,但并非全部实行“一刀切”,而是根据实际区别对待,实行分类治理。

一方面,对于北大荒区域尚未开发的荒地,坚决停止开发,有效遏制开垦的新增量。第二,对于不适合耕种的土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还林还草还湿,比如河流、湖泊周边的土地,坡度较大的土地,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严重区域的土地等。第三,重建湿地生态系统,重新规划建立或者恢复湿地自然保护区,兴建一批有利于调蓄水源的水利设施,同时着力构建可持续性的湿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确保满足农田用水的同时,又有效保障湿地生态安全。


从以上相关措施,我们可以看出,将北大荒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基于重建和恢复这个区域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出发,在保障必要的农业生产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出规模的基础上,对于那些不适合耕作的土地进行分步骤、分区域差异化处理的有效手段,是对土地进行休养生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