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LLE七月号:十三种情绪的正确打开方式【节选】

 仰羊 2022-07-07 发布于上海

图片

PART1.社会观察:疫情之下纷繁的情绪从何而来,又如何应对?

01 恐惧

ELLE:该怎么理解疫情下的恐惧?

张沛超:因为我们这几代人没有面临过现在的局面,缺少一种相应的心理准备。当我们无法预期事情的开端和走向,就会感到失去控制,意识到自身的渺小,随之被更深的恐惧淹没。恐惧本身并不是消极的,情绪都有信号作用——告知我们正在发生什么,动员我们的身心去应对挑战。只不过人们不太喜欢恐惧,总是想方设法地绕开它,这样的绕开恰恰使我们缺少应对恐惧的经验。

ELLE:恐惧会一直存在吗?疫情之后,大家会经历什么样的心理修复过程?

张沛超:人们会慢慢适应,因为我们有一种“心理弹性”,使得那些掌控感和熟悉感回到身边。中国文化的抗逆性是很强的,有许多智慧珍藏在我们的“集体潜意识”中,像《易经》里许多的卦辞、爻辞,都是古人对于变动、不安的提示,在我们多灾多难的历史中一代代传承下来。

ELLE:你会怎么帮助“来访者”去缓解恐惧呢?

张沛超: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我们需要去接受别人的恐惧。不论自身恐惧与否,面对来访者时不能把自己的门关上。在临床当中,我们帮助来访者哪怕是绕个弯,最终还是回到恐惧本身,充分地体验并接纳它,从而掌握应对甚至使用恐惧的方式。

02失控

ELLE:失眠、贪食、囤积……如何解释疫情之下人们的这些反应?

张沛超:这些也是人们努力在拿回控制感的证明——有太多事要去应对,那我就多吃一点、少睡一点。只不过这种努力对精神来说,强度太大。中国人的囤积习惯其实是件挺奇怪的事儿,《周易》里讲储存准备的屯卦——可能是它的某种文化原型。当然,不同时期囤的东西不一样,像杂志、专家访谈这种积极的心理资源,也是可以囤一点。

03躺平

ELLE:为什么“躺平”越来越普遍?

张沛超:当小动物遭受威胁的时候,有时是战斗有时是逃跑有时会呆住甚至装死。人也一样,若是没有找到好的应对策略,就可能以“躺平”来节省能量——为了防止自己乱动,他需要先呆着不动,以便能够感受一下,思考一下……你也可以把视作休息,但这个休息不是为了永远的休息。

04噪音

ELLE:当下,怎么避免被信息淹没呢?

张沛超:还是要确立一个屏蔽机制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坏消息传更快。人们倾向于记住那些有危险性的事情,这是进化的设定。然而一有风吹草动就做出反应,我们的资源和能量很快就会耗尽——你需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参数,塑造自己的过滤器。

图片

PART2.青年心声:我该怎么认识自己,我能对自己做些什么?

05孤独

ELLE:为什么一些年轻人明明很孤独,还是选择了独居?

张沛超:当我们习惯网上交流,以“虚拟人生”会面,肉身在生活中的参与度降低,真实的人格没有露面的机会,则受到越来越少的滋养……久而久之,彼此以真实人格互动的风险增加了,所以不得不藏得越来越深。当然,作为临床工作者,那些完全不孤独的我们少有机会见到,所以不能够替他发声,说“你们只是还没感受到你的孤独而已!”我猜肯定有人活得也挺好的,很适应这种时代特性。

ELLE:作为临床工作者,怎么把那些孤独的人拯救出来?

张沛超:不是拯救出来而是走进他的孤独。朋友会说“别这么孤独好不好”,把他往外拉;我们却是走进那个孤独的世界,体验和整合他的孤独。

06敏感

ELLE:有些人洞察力强,对声音气味、对他人情绪、对批评都很敏感……高敏感是一种病吗?

张沛超:有些人先天气质就是高敏感的,在婴儿阶段就能够看出一些婴儿对外界刺激没什么反应,另一些婴儿却对细微的变动反应强烈。如果一个人恰好使用了先天的能力,嗅觉发达之人成为品酒师、对情绪敏感之人成为助人者……那运气不错。然而有些高敏感是“创伤”引起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让一个人的生命很难舒展。毕竟,哪儿有那么多蛇呢?高敏感未必是病,但若经由心理帮助降低这种过于亢奋的情感,他的内在压力会更小外在会更灵活。

图片

07焦虑

ELLE:无论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许多年轻人过度自律、过度活跃、过度交流和吸收,有“知识恐慌”或是“外貌焦虑”,如何理解这样的现象呢?

张沛超:过度本身——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就是一种麻烦,不管是哪种过度。

ELLE:面对各种各样的焦虑,应该怎么办?

张沛超:可能要问问自己,当时代快,他人也快的时候,你能对自己做些什么?

ELLE:同样注重这种“追问”意识的还有哲学,但可以看到许多哲学家尽管思想是伟大的,人生却是痛苦的,我们还应该参照吗?

张沛超:你可以听他们所说的,但无须照着他们所做的去做。中国文化讲知行合一,需要一个人的言论跟他的人生高度相符:庄子写快乐,他也真快乐;苏轼的文风豁达,人也豁达;我们的文本始终系于这个人的人生。西方的思想传统不同,文本可以脱离笔者的人生。这不代表西方思想家的思想没有价值——他们的价值不需要体现在自己的人生怎么过上。

08消遣

ELLE:当我们追星/cp/吸猫或是投身书籍/音乐/电影时,我们在做什么,这是一种自我疗愈吗?

张沛超:可能是自我疗愈,也可能是自我预防。追星啊、吸猫啊、看剧啊……从中储蓄一些积极情绪。内心没有快乐的东西的话,我们就会有更少的希望。对我而言,“深度阅读”是最好的消遣——你应该锚定在那些使自己稳定的习惯上。我每年都会重读我们学派的经典之作《梦的解析》。精神分析本身,也是对自身无意识的一种“深度阅读”。深度阅读会延展人的思维,当你的思维足够深——就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看到那些确定不疑的东西,以免你的心被那些风声和潮水推来推去。

ELLE:我们寻求专家建议,是在借专家“锚定”自己吗?

张沛超:对于专家建议,可以听,但不需要全听。我们不需要追求某位专家说他的阅读习惯是这样,所有人就得是这样。每个人都需要在自身的处境中发掘潜力,在变动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路。《易经》讲“以变为常”:在变动中去把握不变。当你对生活中的“变”感受不够,可能就对这本书不感兴趣。每一本书都有走进你生命的一个时机,当那个时机来临的时候,不要拒绝。

09自恋

ELLE: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自恋”了,是这样吗?

张沛超:受欧美文化的影响,大致是这样。积极的一面是人们更愿意彰显自我、实现价值;消极的一面则是个体会把自己孤立出来,获得了虚假的掌控感,却斩断了生命能量的流动,变得更孤独。传统中国也“自恋”:是一种更模糊、暧昧的自恋。

ELLE: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后,应该努力去修正,还是与自我和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们是不是越来越难以忍受自己的缺点了?

张沛超:有些缺点是“假的”。比如说身高183cm是好的,体重100斤以下是美的,跟这些一比都是不足的。当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很难抵抗这些由“看不见的手”营造的标准,他只要看人排队呢,就排进去,可能一开始在A队,一看B队人多就转而排B队。看起来很努力,不过是很努力地在排队。有的人自觉孤独,却不利用独处的时间跟自己亲密接触,仍然在想怎么跟别人比较、在朋友圈赛跑——他的独处就没有意义。可能讲得有点直接,对我而言呢,“直言”就是一种修行。因为临床上假的见多了,假努力、假成功……连躺平都有假躺平呢。

ELLE:以4个维度将人分为16种人格的MBTI测试,可信吗?

张沛超:MBTI”是荣格学派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但若是真懂荣格学派的呢,不会特别在意它的结果。它的信度不算很高,某种程度上却仍然是有用的——荣格认为我们自身有走向完整的倾向——MBTI也可以帮助人们在两个极端中寻找平衡。相较于其他心理量表,它也比较有趣。

图片

PART3.爱的需要: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怎样的新型人际关系?

10信任

ELLE:疫情期间或之后,“信任”应该如何重建?

张沛超:风险也都在,收益也都在,需要你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在新的位置上建立关系,确是很大的考验。你要问我对这个考验有没有药方呢?坦率地来讲,作为临床工作者,我没有一个针对 “群体”的药方。就我个人而言呢,我依然是靠深度阅读去克服的——那些文本经历了这么多灾难与战火依然存活,就证明了有些东西谁也不能破坏。

11冲突

ELLE:人会倾向于把自己放在受害的一方吗?

张沛超:一种风潮吧,一些媒体鼓励“受害者”认同,越来越多人便喜欢使用:“我弱所以你要帮我”——既吸引了眼球、降低了内疚,也无须负责。

ELLE:封控期间,如何应对和家人的冲突呢?

张沛超:在一个屋檐下也要努力营造私人空间、维持边界,而不是从早到晚“大眼瞪小眼”。别看是一家人,社交距离太近也冲突难免。如果矛盾已经点燃了,至少有一方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去车里躲是不行了,那就为自己申请一个独处的空间,以免攻击性不断放大。

12沟通

ELLE:当线下交流不得不转为线上交流,面对视频和镜头,我们失去又获得了什么?

张沛超:线下当然更有乐趣了,吃饭可以碰个杯,喝多点可以勾肩搭背;线上的话,云喝酒、云打牌没有这些乐趣,会有不真实感。但它是不是毫无价值呢?当然不是,地面要见还得有个路上的时间,这边直接开视频就有,那也挺方便。

ELLE:该如何应对亲友面临的异地或分离?

张沛超:那就充分利用线上视频的方式,幸好可以这样,放在以前要靠鸽子送信,那真是……

13亲密关系

ELLE:当年轻一代越来越独立,我们还需要另一个人在身边“相互救赎”吗?

张沛超:伴侣之间不需要相互救赎。救赎这个事情最好是交给专业人员了。伴侣是共同成长、共同应对新的议题,从而使自身更完整。很难说这个时代的人是否更难与人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这需要数据。每一位专家都有他自己熟悉的区域,他的观点超过这个区域之后将失效,我提醒所有读到这个访谈的人注意这一点。

ELLE:后疫情时代,我们可以展望怎样更理想的亲密关系呢?

张沛超:我个人是享受婚姻的,但我无法代表所有人。我的来访者们经过咨询,有的进入了婚姻有的离开了,问题不大。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有没有成长?我们不会为别人选择某一条正确的路。不论是与自己的关系还是和别人的关系,都是动态的、在不断调整中的,这可能是我们一生的任务。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