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朽的祈愿——金缕玉衣

 Kath2633 2022-07-07 发布于北京
人与人的相遇,相识,相知都是缘份,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但通过茶而结成的缘份,多少带了点“道”的韵味。无论相识与否,无论交往如何,凡聚在一起便坐而品茶。
点击上方名片添加关注
我们在茶友会等你

被神话的汉代玉器

神话故事,相信大家都爱听,嫦娥的广寒宫,女娲造人的黄土,不过听起来最过瘾,最让我们向往的就要数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了。死后成仙是古人一个永恒的梦想,这个梦想,到了受道家黄老之术,神仙学说影响的汉代,则达到了一个顶峰。汉代人极度沉迷于营造死后的生活,力图把人世间的一切带到阴间继续享用,导致厚葬之风一发不可收拾。汉人认为,玉器是大自然馈赠的宝物,它凝结了天地的精华,把玉片覆盖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便可以让死后的尸身不腐朽,这种说法或许正是汉代先人制作玉衣的初衷,也正是基于这种追求不朽的祈愿,汉代金缕玉衣盛行一时。

镇馆之宝——一件独特的金缕玉衣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目前,国内共发现的20余套玉衣,其形制大多相同,形如铠甲,包括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及脚套等部分,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这一件却有点异类,是套“最为奇特”的金缕玉衣。我们临沂市博物馆也专门给这件文物设置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国宝厅,玉衣穿在人体模型上,平躺在玻璃柜内。而之所以把它作为镇馆之宝,除了金缕玉衣本身的文物价值以外,它还有两个非常珍贵的特点。

图片

形制独特,为全国仅见

这件金缕玉衣奇特之一在于它的形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套只有头套、手套和脚套而没有四肢和上身的玉衣。玉衣由1140块玉片组成,从头罩到脚套长1.8米。该玉衣制作精巧玲珑,艺术造诣惊人,玉片以长方形为主,全部用新疆和田白玉组成,磨制得很薄,温润晶莹,每片玉片的角和边缘都钻有为穿系而制作的小孔,玉套用金丝以十字交叉式连缀而成。玉衣设计精巧,拼合得天衣无缝,艺术造诣惊人,属稀世珍品。玉衣共分成五个部分,分别套罩在头部、两手和双脚上,其用意似乎在于以点代面,即用身体最末端的几个点来代替全身,起到象征性的作用。其型制为国内仅见,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曾多次出国展出。

图片

玉衣年代早,意义特殊

再者是关于墓葬的年代,根据墓室形制与随葬品的时代特点,特别是出土钱币中仅见半两钱而不见五铢钱,所以,该墓其年代下限最迟当不会晚于武帝时期,其年代应为西汉早期。这在国内出土的玉衣中是属于非常早的,而这套金缕玉衣也正式成为我国迄今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西汉早期金镂玉衣。

图片

(工作人员复原金缕玉衣)

多层解释,为何玉衣不完整

那么这件金缕玉衣为何只有头、手、脚套,没有上衣和裤子呢?专家推测有两种可能:一是墓主人级别不够殓以整套玉衣;二是因为玉料的缺乏。该玉衣的形制与其他墓葬出土的金缕玉衣形制大不相同,这也正是它的重大考古价值之一。在全国仅此一件套,它的发现不仅使人们看到了早期玉衣独特的形式,也为研究汉代帝王贵族葬俗和玉衣制度的形成增添了宝贵资料。

墓主疑云,刘疵是谁?

说到这里,大家该问了,出土了这么高级别的一件文物,墓葬规模应该很大吧?事实却相反。整个墓葬面积小,形制简单,为石椁木棺、单葬形式,那么,这位身穿玉衣下葬的墓主人,会是谁呢?随后专家在一枚印章上发现了线索,在玉衣头部右侧,还放着一颗玛瑙印章,上面刻着“刘疵”二字。专家因此认为,这套金缕玉衣的主人应该就是刘疵,可惜的是,由于史书对此人并未有记载,所以迄今为止,专家们依然无法确切考证,有专家认为,结合该墓葬随葬品来判断,墓主刘疵可能是一位汉代宗室人物。也有专家通过墓中出土的环首刀等兵器,推测墓主人或许是为战绩赫赫的有功之臣,而“刘”姓很可能为皇帝赐姓。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该墓主为鲁侯奚涓的母亲疵。对于墓主人的身份,当地老百姓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的说法,说刘疵是汉代的一位战死在这里的大官。无论是学者的猜测还是当地村民的传说,穿着金缕玉衣的这位刘疵究竟是谁,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将等着我们去解开这个谜团。

图片

(刘疵墓发掘现场)

图片

(刘疵墓发掘现场)

图片

(刘疵墓出土玛瑙印章)

劝君莫惜金缕衣

古人云:劝君莫惜金缕衣。虽然玉衣寄托了汉代先人最美好的愿望,但遗憾的是,它并不能让尸体走向不朽,当考古工作者打开那神秘的墓室时,祈求“金身不败”的墓主人已化作一捧泥土,剩下的仅是一具精美绝伦的玉衣,看来被古人赋予玉衣的神秘力量终究也还是无法阻隔生命的终结。

人与人的相遇,相识,相知都是缘份,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但通过茶而结成的缘份,多少带了点“道”的韵味。无论相识与否,无论交往如何,凡聚在一起便坐而品茶。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