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研究】杨长风:基于素养导向的大概念教学

 老胡聊科研 2022-07-08 发布于河南


基于素养导向的大概念教学

作者: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 杨长风

新修订课程方案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素养导向”,“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是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如何践行好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设计、大概念教学,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要求“坚持素养导向”,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培育。凝练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独特育人价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

大概念教学就是以大概念为核心目标的教学,它指向培养解决真实问题的素养,大概念教学一般是以单元为单位来组织的。在其教学设计中,以往教学时设计的目标容易过高或过低,而以大概念为核心的教学,设计的目标能达成素养的形成。

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实施基本要求,应以议题为统领,抓好五条线。即活动引导线、任务横切线、情境纵主线、知识支撑线、核心素养导向线。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及单元复习时,在素养导向的理念下,坚持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当学习完《物质的量》这一单元知识之后,因为这部分知识,理论性比较强、抽象难懂、不易理解、不好掌握。基于此,为了使学生便于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进行单元小结教学时,可利用大概念教学。程序是这样的,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自主总结《物质的量》相关知识点,并写在作业本上。课堂上提问学生,进行交流展示,然后再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物质的量》可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即一个中心、两种浓度、三种关系、四个概念、五种方法、六个公式、七件仪器、八个步骤。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知识链,构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点。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大单元设计和大概念教学。如果仍然采取“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培养出来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方案要求,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明确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基于素养导向的大概念教学,并大胆尝试大单元设计教学,将是目前新课改的方向。它可以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以议题为目标、以活动为支撑、以任务去驱动,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唤醒学生的自觉和自律,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

作者简介:杨长风 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副校级督学,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主要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