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字节跳动推飞聊直面微信 社交给媒体传播带来究竟带来什么变化?

 解毒时光 2022-07-08 发布于北京

字节跳动推出了继多闪之后的第二款社交APP——飞聊,还记得不久之前三大门派多闪、子弹、马桶围攻腾讯光明顶时候的盛景,大家期望的三英战吕布,最后子弹、马桶落得败走麦城,只剩下多闪一人支撑,而此次飞聊的发布能否撼动微信+QQ的腾讯社交帝国还有待观察。

不过在中国的社交领域,大的格局基本落定。腾迅系占领着即时通讯、微博主打资讯、阿里几次入侵,最后也只打进去了一个“钉钉”。头条来势汹汹,在微视频时代强占了先机。在这些流变的现象背后,究竟社交媒体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一直以来,语言学家都在反复的考察着语言对于人类思维的反作用,而媒介大师们也在努力去揭示不同的媒体对于信息传播甚至是人对于信息理解的影响。

而当前,社交媒体的繁荣,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更让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化新闻在传统的新闻基础上,叠加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新闻触媒”的东西。新闻触媒具有形式特征、内容特征和构建特征,在这三个特征的基础上,社会化新闻才具有更强大的传播属性和传播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神奇的社交时代的“新闻触媒”究竟是什么?

媒体社会化的趋势

社会化媒体发展可谓大势所趋,随着第一次互联网浪潮即所谓Web 1.0的普及,我国已经可以在互联网的发展上紧跟世界的脉搏,甚至是超越世界的发展。在Web 2.0的发展中,以社会化媒体为趋势的网络信息渠道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目前最为主流的信息传播通道。回顾一下我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社会化媒体阶段,社会化媒体阶段和后社会化媒体阶段。

前社会化媒体阶段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到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信息还以单向传播为主,辅以具有一定社会化属性的方式,比如早期的论坛、即时通讯软件等。百度贴吧、MSN、QQ等产品也在这一阶段逐渐兴起。随后经过不断地发展,出现了问答、百科、博客、视频等平台,但初期的内容较为粗糙,互动方式比较简单,还是以单向的信息传播为主。

特别是,在这个时期博客的兴起,形成了一种人人博主的态势。单人的舆论环境在长期的压抑后,形成了一个小的爆发阶段。随后视频网站的兴起,也逐渐释放了普通互联网用户的创造力,成为互联网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社会化媒体阶段

比较明显的时期是在2008年至2010年,这三年,可以称作是真正的社会化媒体爆发,在国外Facebook、Youtube等平台被广泛接受,同时在国内SNS、微博等主流的社会化媒体也风靡一时。从火爆白领社交的开心网,到后来真正意义上的全新一代社交媒体新浪微博,开启了中国社会化媒体的新纪元。

后社会化媒体阶段

自2011年后,社会化媒体逐渐进入了移动化的后时代,社会化媒体不再单单是一种媒体属性,而是附加了更多的服务内容出现了以微信、大众点评、滴滴打车等产品为代表的移动社会化产品广泛应用。自媒体平台、联盟纷纷兴起,从而使媒体完成了社会化的更新,让社会化媒体从一个新兴事物变成了一个成熟的、被广泛接受的媒体形态。

去中心化成为社会化媒体的主要特征

旧有媒体采取传统的采编模式,主要由记者采集信息,由编辑来进行信息的筛选,最终决定发布哪些信息,如何组织,并通过固定的传播平台和渠道,如报纸、电视等,将信息发布出去。可以说这是一种中心化的组织形式,即以一个单独的媒体为信息中心,向外辐射到信息的消费者。

而社会化媒体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消灭了信息中心,不再只有一个核心信息发布源头和渠道,每一个社会化媒体的参与者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信息的去中心化的革命,新闻的传播力也由主观决策(采编模式)向客观选择(读者也是传播者)转变。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特性

媒体的社会化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对作为社会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新闻传播来说。新闻的社会化改变了人们在社会组织中接收信息、组织信息、传递信息的方式。这种方式进而影响了社会、政府在组织和决策中的行为。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孕育了一个广大的阅读人群,他们兼顾着内容的创造者、内容的消费者、内容的传播者等多重角色,同时由于社会化属性,他们在对内容的制作、加工、传递过程中,动用的并不是传统的物理通道,而是他们的社会关系。正是因为这样,阅读人群形成了一个广大的以社会关系为连接的集合,成为了在虚拟和现实空间中都有实质性关联的社群。

正是在这样的社群基础上,社会化新闻才得以快速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中,新闻的采集和编辑是在信息之外由人工来完成的:采集者负责新闻的内容的可读性,编辑者负责判断新闻的可传播性。而在社会化的新闻环境下,不再有采集者和编辑者的区分,同时这二者的工作并没有消失,只是在原有的新闻属性上,附加了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包含了新闻的可读性和传播力。

也就是说可以把社会化的新闻看做一种二元属性,其一,是新闻信息本身;其二,是关于这条信息的一种描述的信息包,附着在这条新闻之上,这种信息负责调度社会化新闻的传播形式——这第二种属性,我们可以借用一个化学概念“触媒”去描述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社会化新闻=新闻内容+“新闻触媒”

新闻触媒可以定义为促进社会化新闻在人际之间传播的要素。

新闻触媒的基本特征

在社会化媒体的环境下,新闻触媒存在着三个主要的特点:第一,新闻触媒具有强烈的形式属性;第二,新闻触媒具有内容属性;第三,新闻触媒具有可构建性,即新闻触媒并不是原生的,而是可以被构建的。

新闻触媒的形式属性

社会化新闻触媒的形式属性,即是指新闻的展现形式。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新闻的展现形式对于传播的影响并没有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大。这种展现形式包括新闻要素的展现,如标题、摘要;新闻呈现形式,如图片、视频;新闻的互动形式,如评论、转发等。

在社会化时代,信息逐渐由匮乏走向了海量,在如此大的信息流中,社会化新闻想要脱颖而出,必须要在标题和摘要当中来完成对新闻爆点的解构。所谓的标题党,在社会化新闻传播的时代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特别是在微博盛行之后,140字的限制,更需要在最简短的形式内将新闻特性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如一条体育新闻,报道美国一名女足运动员。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可能标题就是“某某某美国女足球员的绝对核心”。但在社会化媒体的时代,标题可能就是“科比梦中人是她?被誉足坛吸金一姐”。在标题中不仅完成了核心内容的提炼,同时借助另一个体坛明星的新闻吸引力,完成了这一条新闻的标题构建。

社会化媒体的另一大属性,就是逐渐走向了多媒体化,所谓进入了读图时代甚至是视频时代。一张好的新闻图片,胜过千言万语,一段有趣的视频,不需要过多的描述也可以穿透传播人群。同时目前众多媒体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图片服务以及国内诸多视频网站提供了完善的视频服务,这也使得新闻触媒的形式更为生动多样。

另外,社会化媒体的一个主要特性就是互动性。自论坛开始,信息阅读者对于信息的阅读参与、评论转发都会成为信息增加自身属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如目前使用率非常高的新闻APP网易新闻,其主要特色就是在新闻的阅读同时可以看到其他阅读者的评论,良好的评论引导可以让评论本身也会成为新闻组成的一部分,增加新闻的“触媒形式属性”。

新闻触媒的内容属性

新闻的传播往往具有一种态度,传统新闻媒体发布什么样的新闻,就代表了这个媒体的一种新闻态度,这个同样适用于社会化媒体。在社会化网络中,人们传播一条新闻,一方面是对新闻信息的传递,另一方面也在传递着自己的一种态度和观点。这部分内容就是社会化新闻的内容属性。

总的来说,新闻触媒的内容属性的独特点就是对于三个问题的回答,“这条新闻有什么特点”,“我为什么要传递这样的新闻”,“我对这个新闻的态度是什么”。

“这条新闻有什么特点”。其实是主要借助传统的新闻内容属性而产生的。新闻自身的内容属性所包含的如新鲜性、知识性、观点性、互动性、娱乐性、共鸣性等。这条新闻是否好玩,是否有知识价值,是否表达了一个明确的观点,是否可以互动,是否具有娱乐精神,是否能引起共鸣,都能够回答新闻特点是什么的问题。

“我为什么要传递这样的新闻”。这个问题相对较为复杂,正如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用自我的言行来塑造自我的社会形象,我们也会通过他人的言行来判断他人的社会形象。而在社会化的网络中,我们所使用的社会化平台当中所呈现出来的,我们在社会化网络中的形象,也构成了我们真实的社会形象的一部分,所以大部分人也都会非常重视自己社会化网络形象的塑造。所以回到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核心的表述应该是我希望通过这条新闻塑造自己的什么社会形象,也就是这个新闻背后的价值指向或者态度表述是否符合我的个人特征。

“我对这个新闻的态度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上一个问题的延展,既然我们想要呈现出一种网络的自我,那么不仅要通过对一条新闻的转述,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入自我的一个判断。通过这个判断,在网络中,人们可以判断彼此,并将彼此划入到不同的圈层。所以这种态度的表达,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或者是价值层面的定义,更是一种互动行为,这种互动行为直接左右着社会化媒体网络影响力的加强或者削弱,即通俗地讲,表达的态度决定了表达者的受众是否还要继续关注。

新闻触媒的构建属性

综上可知,新闻触媒并不是伴随着信息而自然产生的,其中包含了人为的加工、筛选以及再加工。但正是这样,一条社会化新闻才具有病毒式的传播力度,它不再简单的是记者和编辑的一次性工作,而是叠加了众多参与者的智慧与兴趣爱好,在新闻信息内涵不变的情况下,不断的被赋予更多的新闻触媒,最后形成滚雪球般的传播效果,这也正是社会化新闻传播的最核心的特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