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要多读文学书

 施训洋 2022-07-08 发布于安徽

 

老师要多读文学书

文:施训洋

  有人说现在的老师不读书,我是不敢苟同的。于我,不仅读,还时常读些大家的著作。竟从中悟出一些文字的奥妙。

文字是一种记载,文字是一种消遣,闲来练笔纯属自娱其乐对生活的感知远比不上读书,读名家大作启发深刻:写生活不拘于揭丑,写情感不拘于保守,写世俗不拘于赞美

有的文字就是在揭露人性的丑陋,自私、偏执、阿谀我诈,无不充斥其中,让人读来写得似乎就是身边的那个人;有的文字就是在褒奖生活中的美,善良、朴实、大方得体,让你感到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

鲁迅的文字里更多是讽刺,而又是大多数下层人物的顺从,其实,闰土的悲哀在于他的出身,而这又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放置于闰土以外的人,也会称呼“老爷”。昨天、今天、乃至明天,或许依然有“老爷”的存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沈从文笔下的爱情大抵也是一种向往,但更多地是对湘西风光的流连忘返。文人都有关乎爱情的文字,大抵都是相同的,自由加浪漫,或许当下的人更加自由,但却少了许多执着与坚守

不同时代的文字里总能寻得相同内容:爱情、友谊。树理的字里多是对生活的热爱,更是是对底层民众的关注和唤醒。

读书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这样才能了解他创作的时代背景,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写作意境。

有的文章似乎只有在特定时代才能体现它的意境,但有的文章却永不过时。《范进中举》中范进命运的前后变化,在每个时代似乎都有缩影。追溯到汉高祖,也是如此境遇,起先连嫂子都容不了他,后来的故事无需赘述。再到今天,起先一穷二白无人待见的人,一旦成就一番事业,就会有“前呼后应”的场景再现。古语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范进中举》的真实写照,也是不同时代的不变场景,所不同的只是程度而已。

有的文章读之令人沸腾,有如写“霍去病”的文章:十几岁便领兵打仗,而且仗打得特别好,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再如写“小红军”的文章:本该是撒娇的年龄,却爬雪山、过草地,视死如归。先前教过《倔强的小红军》和《艰苦的岁月》,至今都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读之,尤其觉得比之有愧。

做老师要学会读书,更要读好书,还要带动学生读。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要读游记和名人传。无论是宰相甘罗,还是一代女皇武则天,都有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有人说老师应该读教育类书籍,而我却认为没有文学素养,一切都是空谈。

阅读,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多读书、读好书。对比着读,会有更深刻的领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