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训洋作品:雨中闲笔

 施训洋 2022-07-08 发布于安徽

天,说变就变。昨天下午,穿着汗衫还直冒汗。今天早上,直接穿上袄子。这温差,确如预报所言,来了一次断崖式。

这一次预报精准,让人无法调侃。睡觉前就开始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我抱怨这天二八五。一旁的母亲笑着说三月还有桃花雪,栽秧还穿膀衫袄。母亲又说现在是日子好了,感觉不到以前的苦。确实,我的记忆里,到了春天,总有人家要借稻、借米,更不用说吃肉、喝汤。

一道闪电划开窗户外的天空,轰隆隆的雷声由远及近,一声巨响震得房子直颤,迅即带着余音散去,嗡嗡声由近及远。一个雷声还未走远,一道闪电又来,一个雷声又起。风大雨大,房间里暖意融融,儿子一点也不畏惧,正用画笔勾勒着春天。

确如母亲所言,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即便下枪也不用担心。

突然就想起了童年,想起了家里的茅草屋,想起了同样的天气里那种恐惧和担心。

我的记忆里,家里的茅草屋总是漏雨。母亲曾说我父亲将别人家的屋盖得是一点不漏,自家屋却是四面楚歌。我父亲是小有名气的泥水匠人,盖草屋更是行家里手,找父亲帮忙盖草屋的人家特别多。

父亲总是很忙,我家的屋便很少盖,多是哪里有漏,父亲便在那里插一把新草进去。于是,一场雨过后,我家的屋头总是像麻子的脸。我总不理解,父亲的手艺那么好,为什么不将自家的屋盖好。

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帮别人家盖屋,每次人家缺草把子,父亲便让哪家人来我家取。如此,我家每年准备好盖屋的草把子都上了别人家屋头。

正如此,每到刮风下雨,全家人便拿出各种接漏的工具。水桶、木盆、脸盆、瓷缸、甚至连碗都派上用场。叮叮当当,滴滴答答。

一场风雨过后,总有人家的屋顶被掀翻。父亲说那是草绕子没有网好,是竹篾没有扎紧。此时,我才知道盖草屋还有许多讲究。难怪上门找父亲的人那么多,本村的,邻村的,甚至老远的亲戚。

这之后,我竟然觉得接漏是一种趣事,也没有了先前的恐惧和担心。

一九八八年,我家盖起了五间砖墙大瓦屋,自此再没有接过漏。

不知谁写过春天的风柔和像极了母亲的手,那多半是没有想到母亲也有生气时。

这不,走在风中瑟瑟发抖。

七点刚过,王老师就给我发来微信,让我将改好的稿子通过微信发给他。一股暖流从心田迸发,迅即传遍全身。王老师很忙,却始终记着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真心感激。这两天改稿,收获和启发很大,稿子确实越改越有味。

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合肥市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合肥市教师资格面试专家,正是工作上遇见很多伯乐,一直鼓励我、引领我,让我成长为专家型乡村教师。

今天,在文学上,我又遇见了很多伯乐,他们给予我无私的帮助,让我快速成长。

我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更加努力,用成绩来感恩所有的遇见。

女儿的四级终于可以报名了,新建成的大学比人家慢了一步。但,好菜都是最后上。

春天,即便是风雨交加,依然无法抵挡生命的倔强,校园里的草坪上那花开得正旺,清脆的鸟鸣欢快而有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