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方戎|看病的经历

 新锐散文 2022-07-08 发布于河北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看病的经历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难免去医院看医生,难免去做各种检查。即便不生病,单位每年福利性质组织大家查体,也要去医院,去做各种检查。
我母亲是医生,我从小在济南一家医院家属院里长大,平日里看惯了病人痛苦的面容,常常听到他们因为痛苦而呻吟或叫喊,或者是死了被拉去太平间,觉得他们真是可怜,潜意识里充满了对疾病的恐惧和害怕。可能是一旦得病便可以得到治疗的原因吧,从小到大,在我的成长过程当中,没有生过什么大病,便也没因为得病吃过苦受过罪。记忆中比较痛苦的事情,大都是因为调皮捣蛋造成了皮外伤;或是因为长了龋齿需要补牙;还有一次就是大概在10岁左右还在上小学,连着几天高烧不退需要输液治疗,那是我第一次打吊瓶,那时候的输液瓶还是可以反复使用的U型玻璃瓶,个头很大,它和针头靠也是可以反复使用的橡皮管子相连接,玻璃瓶套在一个用铁丝编成的套子里挂在高大直立的铁制输液架上。看到几个医生护士滴溜当啷举着这一堆东西进了病房,我当时真被吓坏了,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要把我怎么样,我撕心裂肺的哭着,在床上拼了命的挣扎,好几个人都摁不住我。我姥姥在病房外听到我的哭喊声,以为要给我做穿刺(穿刺大概会很疼,我至今尚未体验过,但愿到死也别让我碰上),她颠着一双小脚,拼命般的跑到病房挤了进来,这时我已经被打好了吊瓶,安静的躺在床上延续完我的抽泣。我以为了不得的很痛苦的打吊瓶,其实不过如此而已,剩下的几针,一到打针了,我便乖乖的躺在床上,非常配合的伸出我的胳膊来。
长到21岁,我穿上军装到飞行学院当了老师。学院里有卫生科,正团级,内科外科儿科眼科口腔科药房全都有,两层楼,楼下看门诊,楼上是病房,一般小病小灾都能看,如是重一些的病就会用救护车送病号去部队医院了。我是姥姥带大的孩子,她非常偏心,常常在晚上一家人都上床睡觉的时候,偷偷的塞给我亲戚送给她的点心,让我在被窝里面偷着吃。可能是这个原因吧,我的牙齿一直都不好,经常被我妈带去补牙,至今看到牙科的治疗椅,听到电钻钻牙的声音,我的心都会缩缩成一团,以致浑身发抖。

23岁这一年让我铭心刻骨的记住了,因为这一年的春天,我口腔左侧上方挨着最里面的那颗后槽牙补上后,因为吃鸡被鸡骨头硌成了两半,需要拔除。从小就听我父亲讲过野战部队医生拔牙的故事。他讲到,医生把病人绑在椅子上,用一根绳子一头拴在门把手上,一头拴在病人的牙上,用手猛的关门,在病人还没有感到疼痛的时候,就会迅速的把牙拽下来了。第二天病人又来找医生了,说牙疼了一晚上,一摸才知道,医生昨天把他的一颗好牙给拔掉了。故事很搞笑,因此让我对拔牙缺失了痛苦的认知。我虽胆怯,但也还算顺利地坐在了治疗椅上,等着医生给我拔牙。给我拔牙的是五官科的李医生,中等个,微胖,一张喜庆的脸,看着就让人觉得可靠和踏实。据说他还会做双眼皮手术,学院里不少家属找他做过。
打上麻药后,静候了一小会,开始拔牙了。根本不是一下迅速就能拔完!李医生拿着钳子拔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把牙拔下来。只见他满头满脸都是汗水,大声叫着把隔壁的一名医生喊了过来,叫他摁住我,他则去旁边的玻璃柜里拿出一把凿子准备来凿我的牙,看到这阵场,我猛地坐了起来,变了声的嘶喊着问他要干啥?口腔里的血水瞬间流到了我脖子上围着的盖布上,我整个人都觉得要昏倒了一样。李医生让我放松,告诉我我的这颗牙齿的牙根长得有些畸形,不能直接拔掉,他要先将畸形的牙根凿开一点,然后才能拿钳子把它拔出来。此时此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只能再次躺倒,两只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消除着内心的恐惧和害怕,在哐啷哐啷的凿牙声里,在咯吱咯吱牙齿被拔的脱离牙床声里,终于听到李医生如释重负的说到:“小方,你真勇敢啊!”牙齿总算拔掉了。
作为一名适龄适婚适孕女性,只要不是恐婚族,就都逃不掉所谓“月下老人”牵线的那双手,早早晚晚都会把你同一个异性捆绑在一起,让你和他结婚,给他生孩子。母性之所以伟大,大抵是因为孕育生命的艰辛,生育孩子的痛苦和哺育孩子成长的不易,正是因了她们,人类才得以繁衍和不息,生活才得以美好和精彩。

怀上孩子后,不管你是多么的不愿意进医院的门,为了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你都要频繁的去找医生做孕期检查和孕期辅导。比较幸运,我的孕期反应不是很严重,整个孕期孩子的发育非常正常。那时候的孕检不像现在种类繁多,准妈妈们不是去医院做这检查,就是做那检查的,检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会有种种担心和焦虑,有时还要看医生的脸色来揣度自己肚子里的宝宝正常与否,很是不容易。
十月怀胎,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正是8月酷暑的季节。晚饭时分,我的肚子开始疼了起来。家人赶忙叫车把我送到了医院,经过医生检查,还不到生产的时候,医嘱我在医院院子里去走路,说是这样孩子会下来的快一些。老公搀着我在医院花坛绕着圆圈,我肚子的疼痛一阵接着一阵不断。我天生对疼痛敏感、怕疼,一疼我便咬我的下嘴唇转移疼痛的位置,结果把嘴唇都咬出血来了。
医院里的花坛开满了鲜花,人造假山的喷水池在喷着水,怒放的月季花的花香在夜风的吹拂下向四周散发着香味儿。花坛的作用应该是让病人看到时或许能减轻一点痛苦,让病人家属看到时或许能释放些许担心和焦虑,让医生看到时或许能在忙碌中获得片刻的休息和愉悦。可是此时被疼痛攫取的我对它却视而不见,一圈又一圈无止境的路,就像这阵痛一般没完没了,毫不停歇,而且越来越疼,终于在我疼的受不了的时候,被送进了待产室待产。
待产室里一排病床上,并排躺着五个被脱得光溜溜的准妈妈们,她们(包括我)此时均被打上了催产素,就像“待宰的羔羊”般一个个被生产前的阵痛折磨的大呼小叫,其中的一个叫喊的最厉害,边喊着疼,边骂着自己的男人,骂他只顾着自己快活,却让她怀上了孩子,此时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受着罪,他却舒舒服服的在外面等着当爹,以后她一定改了,再也不会配合他快活了。
我以前很是忌讳妇产科的男医生做产检的,此时看到男医生一会儿一趟的过来挨个听胎心音,一阵阵撕心裂肺的疼痛根本让你不能,也顾不上心理上的拒绝、害羞和矫情了,疾病和痛苦真的会使人丧失掉尊严和廉耻的,这种无助就像掉进深渊般,谁也帮不了你,你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攀爬和逃离。跟那些折腾好几天才能生出孩子的孕妇比,特别是跟那些因为难产而死去的孕妇相比,我算是幸运的,折腾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我的孩子出生了。
医学的最高目标,应该是让人们在未曾患病之前就能积极地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或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避免小病变成大病,轻病变成重病,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越来越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各级单位组织也很关注重视大家的身体健康情况,每年基本上都会组织一次查体。

因为职务得到升迁,我从而享受到了保健干部免费查体的高规格套餐,这次有胃肠镜检查。这种检查因为怕疼我以前从未做过,为避免肠癌、胃癌的发生和预防,何况又是不要钱的,我跟其他同事一样选择了这项检查。因为怕疼,我自费麻醉,然后再做检查,预约了下午一点半的检查。肠镜检查之前,我领来了一个特大号的水杯和几包泻药,按照规定,一上午的时间需要把肠道里的粪便排干净,而且有示意图让你排便的时候对照,如果达标了,这样做肠镜时才能让探头看的清楚,效果才好。
做检查当天的一大早,我便起床了。遵照医嘱,七点半、八点半、九点一个半小时内需要将三大杯泻药喝下去,如果排便的清晰度达不到要求,九点半之前还要喝下去第四大杯泻药,检查前的四个小时内严禁任何东西进入肠道。估计是怕肠道积攒的东西多了,加重排便的负担吧,头一天晚饭是不能吃的。饿了一晚上了,第一杯泻药没费啥事,我便咕咚咕咚的喝下去了。按照要求,一个小时后,稍稍费点劲,也勉强喝下了第二大杯泻药。半个小时的时间真的是太短暂了,尽管我不断地跳跃,试图让泻药尽早的从胃里进入肠道;尽管已经开始不断地排泄了,我的胃始终涨的满满的,这满满的第三大杯泻药,加上它咸不唧唧,怪里怪气的味道,如何通过我的嘴下到我饱胀的胃啊!?
但我知道,必须要喝下去!为了前两大杯泻药不白喝,为了消除健康的隐患,再上升一个高度,为了生命,我都必须要喝下去!!我开始幻想这杯泻药是一份色香味儿俱全的美味佳肴,喝了一口下去后,便有点恶心,我便立即跑去书房拿来菜谱,赶快打开鱼香肉丝做法一页(鱼香肉丝是我最喜欢吃的下饭菜之一)的精美图片,对着这“盘”香鲜滑嫩,色彩油亮的菜,我努力让自己去想象它味浓香醇、微辣适口的味道,抓紧端起杯子“咕咚咕咚”强喝下去两大口后,恶心加重了,再怎样也无法继续喝了。无论我怎样翻动菜谱,想象它是香辣蟹、酱焖黄花鱼、红烧大酱骨(全是我平时喜欢吃的菜肴),这会儿就是真的满汉全席摆在我的面前,也是白搭,被泻药涨的满满快要溢出的胃,啥啥也装不下了呀!
半个小时的时间过得太快了,眼看着就到了九点,排出的便便还是不太清晰,没达到肠镜检查的要求,第三杯泻药还差半杯没有喝下,我又恶心的不行不行的,怎么办呀?最坏的安排,就是根本不要考虑喝第四杯了,利用九点到九点半这半个钟头,不管怎样也要把剩下的半杯喝完,如此,应该就能达到检查的要求了吧!
此时的我捧着我饱胀的胃和肚子,已经不能双脚离地跳跃了,只能做掂动脚后跟和在屋子里厕所门口缓缓踏步的运动了,由于泻药的作用,需要频繁的排便,生怕来不及跑不赶趟增添麻烦。

之前做妇科检查,腹部彩超检查子宫和附件时需要患者憋尿,因为只有让膀胱充盈,才可以将肠道撑开,腹部B超才能够看清楚子宫以及双侧附件,才能避免漏诊。你就看吧,受检的妇女同志们,特别是怀孕的孕妇同志们,大家围在B超室的门口,手中端着杯子不停的往嘴里灌水,你觉得尿憋的受不了了不行,此时机器说了算。所以就会有不少人让医生轰下床来,再去继续灌水憋尿,直至达到检查标准。好在还有阴道彩超进行检查的选择,可以避免灌水憋尿体罚般的备检,但是据说可能会十分不适和疼痛,所以选择此种检查的人并不多。
我想起了做腹部彩超时医生说过的话,她说你只要不停地喝水加不断地走动,半个小时左右就能把尿憋好了。以此类推,半个小时后,胃里的水可以流到膀胱,那么胃里的泻药不是也可以流到肠道里吗?但是事实证明:不行!眼看着钟表的表针就要指到九点半了,我的胃仍然没有空出丝毫的空隙来装下余下的半杯泻药,没有办法,只有硬灌了!我大义凛然般举起了杯子,头一仰“咕咚”刚刚咽下去一口,说时迟那时快,我便控制不住的呈喷射般的开始呕吐。我试图用手掌挡住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喝下去的泻药,泻药药水却如同决堤般从我的指缝中间射向了我家的墙壁、墙上的壁画、地板上,我索性拿开手掌,让它吐个干脆利索!
可能是从前几天开始我便注意吃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吧,也可能是前期喝下去的泻药起了作用,反正检查时医生没有说什么,检查结果是肠壁光滑,一切正常。我可以连续几年不用再折腾我的肠子了!
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医学技术被研制出来。针对胃肠检查,目前一些大型医院引进了胶囊胃镜设备。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的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从而了解受检者的胃、食管、十二指肠,甚至整个消化道的情况。它的使用,克服了传统内镜给受检者带来的痛苦和不适。这真是一个好消息,等下次检查的时候我一定选择它。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上一刻还在欣喜若狂、高兴不已的你,下一秒谁也不能预测迎接你的又会是什么。一天,我的一位要好的大姐过生日,几位好朋友相约一起给她庆生。因为疫情的影响,大家好久没有见面相聚了,又都是好吃之人,美食、美酒加上知心的朋友,大家相见甚欢,说说笑笑,气氛非常热闹。当晚上了一道香煎青鱼,酥脆香辣,非常好吃,我很是中意于它,说着笑着,一会儿就吃下去七、八条,鱼刺瞬间堆成了小山包。不经意间,我的嗓子眼扎了根鱼刺,因为我喜欢吃鱼,会经常扎上鱼刺,每次我用像牛反刍般把鱼刺返上来后吐出,往往的就没事了。但是这次任由我怎么弄,我甚至找服务员要来醋喝了,大口咽下一口饭等等办法都没有用了,我感觉它就扎在我的舌头根部,因为我说话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它的牵拉,我想等回家的时候照着镜子,应该就能看到它,到时把它拔出来就是了,所以当时没有在意。
到家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老公把放大镜拿来,台灯加手机电筒照着,却怎样也看不到它。于是又是喝醋、大口吞咽馒头等等一番折腾,几轮折腾下来,刺还在那里扎着,我却撑得够呛。已是后半夜了,以我从小在医院家属院长大的经历和认知,此时去医院看急诊,一是没有必要,二是就是去了,因为术业有专攻,你碰上的值班大夫也不一定能帮你手到病除的。还不如学学鸵鸟,假装没有这回事情发生,先去睡觉,明天起床再说吧!
第二天是周末,跟往常一样睡了懒觉,起床收拾停当由老公陪同一起去往医院。此时的我感觉同昨晚差不多,说话的时候能够感觉到鱼刺的牵拉,只是嗓子因为昨晚的折腾稍微有点不适。

想当然的挂了口腔科的号,医生一问病情,告诉我们挂错号了,于是一边嘀咕着为什么,一边转挂耳鼻喉科的号。耳鼻喉科诊疗室外好不热闹,有吃鸡被鸡骨头卡住的,有啃排骨被碎骨头扎了的,小孩子居多,排在我前面的小幼儿,是把花生塞在鼻子眼里弄不出来了,由于不适,孩子一个劲的哭闹着。轮到我看了,医生用纱布扯着我的舌头看了又看,也没有发现鱼刺的踪影。他一边看还一边给我做着医学科普,告诉我,可能因为我昨天晚上的一番折腾后,让鱼刺扎的更深了,所以这可能是他看不到的原因;他还告诉我,幸亏鱼刺还在原地扎着,如果我折腾的它动了地方,它扎在食道上或者扎破食道的话,一是检查起来麻烦,二是就有可能出现进食梗阻,严重的造成食道周围纵膈的感染化脓,从而发生危险。。。听得我直冒冷汗,一个劲的后怕不已,同时也不停的感谢上苍对我的眷顾,没让我扎的鱼刺动了地方。。。老公借机一个劲的抱怨反击着我:“看到没?医生都看不见,昨晚你还赖我老眼昏花,不能把鱼刺帮你拔下来!”此时遵照医嘱在去做鼻内镜的路上,我的心一直在打鼓,不知鼻内镜是怎样的一个检查?做这个检查会不会疼?我根本顾不上接他的茬。
用来看病时壮胆的老公被拒在鼻内镜室外,只让我一个人进去,室内有一名男医生和一名女护士。坐下来,医生让我张开嘴伸出舌头后,一只手里拿着一根软管,一只手就要将软管头上的探头往我右鼻孔里塞,我紧张的一伸手死死地抓住了他白大褂的下摆。他让我放开手,告诉我别紧张,我问他会不会疼,他告诉我,在我之前下到三岁的小孩,上到八十多岁的老人他都已经做了三十多个病人了,他不屑的问我你还做吗?我说当然做了,只是自己有点害怕。他便让护士拿来一块纱布放在我的舌头上,叮嘱我用手使劲往外拉住千万别松手,于是我的手有了别的用途,自然而然地松开他的白大褂去拽舌头了。检查很快结束,同时取出了鱼刺。
大疫三年,世界上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死亡;我的一个平时看上去非常壮实的同事,到加油站加油的时候,突然倒地心脏猝死;我的一个女同学,因为肺部感染逝世,只有五十三岁。。。我们身边发生的太多的无常让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和体会更深了,从而越来越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身体健康,无病无灾,一辈子平平安安,就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免疫力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钱财再多,买不来生命;利益再大,换不回健康。最大的财富,就是活着;最大的幸福,就是平安。记住这些,你就一定会快乐多一点,健康多一点,寿命长一点......

作者简介:方戎,军龄二十余年,曾担任过飞行学院教员、院刊编辑,现从事行政机关管理工作。喜爱读书旅游,闲时经常涂鸦,在刊物、报纸发表过短文、诗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