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贫穷不应该感谢 ——由王心仪的《感谢贫穷》谈反向立意与突转

 兰勇讲语文 2022-07-08 发布于重庆

王心仪,一个贫家女子,考上北大了,写了一篇文章《感谢贫穷》,有人感动、赞美,正常;没想到还有人质疑、批评。为何?

“贫穷”有什么值得感谢的?这是最大的质疑。

雨果的《悲惨世界》、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张承志的《心灵史》、余华的《活着》……这些伟大的作品无一不是关注人生磨难、社会焦困的,人们能欣然接受,并纷纷膜拜,为何就不能理解王心仪这一小女生的“感谢”呢?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非也。

每一年新闻媒体都会有意识地报道寒门学子跃龙门事件,今年就有这王心仪以及那个在工地上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致老师们成群结队去“看望”其人的崔庆涛。问题来了:到底是家庭殷实的考上名牌大学的多还是家徒四壁者考上的多呢?显然是前者。顺风顺水者就不值得表扬唯逆境成才方能歌颂?其次,为什么都是这些考上北大、清华的寒门学霸见诸报端呢?那些拼了命才上二本、三本的寒门学普就不值得嘉奖、鼓励了吗?还有,清北出个科学家不稀奇,出了一个卖猪肉为什么就一定得上头条呢?学校、媒体是不是在进行有意筛选呢?这种选择的动机是什么?这是公众质疑的最重要原因。

其次,并不是因为崔庆涛没有发声,王心仪表达了感谢之意,她才受到“攻击”的。我想公众质疑不是王心仪的能力与品质,而是这篇文章的写法以及写法背后所藏匿的写作意识。这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

王心仪的文章前面部分大多在讲述苦难,引得人们一片唏嘘、无比同情、由衷赞叹,但到要结束时,突然转了向——歌颂起“贫穷”来了。让人觉得突兀,这是此文被批评的技术原因。

这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吗?是受命文学抑或主题先行写作的“习惯”呢?受谁之命?为为什么要主题先行?这“习惯”是不是一种长期训练而形成的套路呢?我觉得最后这种可能性极大——无论什么文章都要有一个光亮的尾巴。

前文提到的那些伟大作品,读者是能清晰地感知主人公自经历的苦难所获得的磨砺与滋养,他们的选择自然而合理,所以读来自然而深刻;王心仪的文章囿了篇幅未能完整呈现自己的心路历程自然容易让人生疑。

         后半部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