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该不该煽情? ——陈可辛的《三分钟》与贾樟柯的《一个桶》

 兰勇讲语文 2022-07-08 发布于重庆

今年的《一个桶》是苹果连续第五年面向中国消费者推出的新春广告片了。2015 年的《老唱片》中,讲述了一个孙女听到奶奶年轻时录制的唱片后,将唱片中的歌曲改编并用 iPod 重新录制,再给奶奶听。2016 年的苹果短片里,台湾著名歌手李宗盛和徒弟李剑青、白安拿着 iPad Pro,把新年歌曲《恭喜恭喜》改编成了《送你一首过年歌》。2017 年则是《新年制造》系列短片,由六支广告讲述了不同的苹果产品新年场景中。2018 年的春节则是陈可辛的《三分钟》。我想说一说的《三分钟》与《一个桶》。

陈可辛与贾樟柯,虽然一个香港导演,一个国内导演,都是知名导演,同宗同元,所拍摄的作品都具有很浓的中国味。但在故事的处理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苹果手机去年请的是陈可辛,今年请的是贾樟柯,陈导拍的是《三分钟》用 的iPhone XS,贾导拍的《一个桶》,用的iPhone XS

《一个桶》讲述了:在城市工作的儿子回乡团聚。临行前,母亲带了一个塑料桶。这个桶又大又重,用抢眼的黄色胶带密封着,一路颠沛流离。这个桶装着母亲的心意,考验着儿子的耐心,跨越山河,终于打开了……

《三分钟》讲述了一位列车员母亲(孔令美饰)过年期间在列车上值班,无法与孩子团聚,仅凭列车靠站的三分钟与儿子相聚的故事。没想到,儿子见到妈妈的竟背起了乘法口诀,原因是小姨之前对儿子说,如果不会背诵口诀表,就无法上镇子里的小学,也就见不到妈妈。

都挺感人的,仔细品评,发现两部作品还是些微有些差异。坦率地讲,陈导的《三分钟》更催泪一些,为什么呢?按理说,设备更好了,拍出的效果应该更感人才对啊!

《三分钟》的故事有原型:她叫刘钟,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九客运段深圳至乌鲁木齐车队Z229次列车的一名列车员,她也真有一个儿子叫丁丁!2017124日,媒体以《站台上4分钟的爱》报道了刘钟在列车经过湖南老家,停靠衡阳站的4分钟里,见上儿子陈泓锦(小名丁丁)的故事。编剧读到,哭了;陈导看到,也哭了;拍成《三分钟》后,大家全看哭了……

贾导使用了以下技巧:

之一:缩时。陈导将四分钟缩短为三分钟,完全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时间更短,更能激发起观众对主人公的同情。记得央视新闻直播间有一年做的亲情节目“为了多看你一眼”,讲述一个军嫂李佳妮及儿子涛涛与春节期间仍在守卫乌鞘岭隧道武警战士不能团聚,仅能在火车经过时,以红围巾示意六秒钟的故事,完全不需要煽情,观众就感动得一塌糊涂了。时间在这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之二:将现实中丁丁给妈妈看拼音写的“ma ma wo ai ni”改为了短片中丁丁给妈妈背《九九乘法表》。这个改变很重要,它具有时间性,能将观众一步一步地拉入导演预设的情境之中。加之倒计时法,让观众的心跟着数秒,一点一点的沦陷。此法运用甚多,如某年春晚《真情30秒》。随之演员的倒计时,全国观众都在数数,最后一起泪奔,齐声呐喊:“妈妈,过年好!”

之三:大量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镜头多次闪过乘客与亲人团聚的欢娱场景,加之万家团圆这个背景,观众不知不觉就开始同情起主人公,甚至主动代入,感同身受啊。

与新闻故事相比,它更有技巧,更加圆润,更加催泪。在新闻中,丁丁一眼就看见了妈妈,根本没有在站台上奔跑,更没有穿梭逆行于人流之中。倒是火车开动后,爸爸抱着儿子有一段奔跑。我以为那样更自然、更感人。

相反,贾导用了六分钟才演绎完的故事要冷静得多:故事似无波澜,平静地叙述,平淡的情感,甚至还有不和谐的观念冲突呈现。看完影片的第一感觉是儿子不太愿意带这个沉重的塑料桶回城:先说城说里什么都有,接着途中差点把它遗忘在公交车下,当那桶滚下陡坡时,他停在那儿看了很久。能将它带回来,全凭本能的亲情。

贾导为什么要这样演绎呢?明显不讨巧啊!

我以为妙处在于此,贾导就不是一上煽情的人,他是一个爱思索,更加直面现实的人。不得不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人乡土情结已经越来越淡薄了。

可惜贾导还是受商业效果的影响。不要以为影片最大的亮点是那鸡蛋,还有蛋上的日期与笑脸。选择鸡蛋没错,选择沙子做何解释呢?为什么不是更轻的刨花或谷草?为什么不是虽然同样重却更实用的米或面呢?日期是生产日期还是保质期?如果是后者,贺岁片的意图就太直白了。估计之所么选择家乡的沙,而是土,是因为土太粗糙了,但又要追求文化象征意义,就沙吧!但这恰是矫饰,是败笔。导演最后的预设是儿子领会了母亲的深情。再以字幕的形式硬解内核:“离不开的这是一份家味。”这家味是什么?是厚重的乡沙(土)、浓重的乡音、纯净的山水、醇醇的亲情,抑或是腊肉、香肠还是红辣椒?还是对亲人的牵挂?导演好歹最后用彩蛋的形式让它落了地。

《三分钟》以情动人,《一个桶》以思辨服人,皆为佳作,但都有遗憾。前者矫饰过重,后者思虑太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