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78)桓温崛起

 金色年华554 2022-07-09 发布于江西

上接前文——

结果仅仅六日之后,司马绍就病逝了,年仅27岁,太子司马衍即位,是为晋成帝。太后庾文君把持朝政,外戚庾亮上位,跟历经三朝不倒的王导共同辅政。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简直就是东汉时期的翻版!先帝猝然离世,新帝年幼,外戚辅政!但有一点不同,就是权臣不止外戚一家!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78)桓温崛起

之后,太后庾文君也没能将朝政把持太久,不到三年就随先帝而去,庾亮和王导开始争权夺利,但这二位还算底线之人,权利争夺战仅限于朝堂,并未引起太大的祸乱。之后王导、庾亮相继去世,东晋朝廷再没有一人的威望足以震服众卿,此后,东晋内部顿时争斗战乱不断,好在北方五胡乱华,也没人有机会南下征讨东晋,华夏南北各打各的,彻底割裂起来。

此后,康帝、穆帝、哀帝尽皆英年早逝,算上之前的明帝、成帝,东晋这五位皇帝,不是幼年登基,就是在位两三年就病逝,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难道这些皇帝的基因有问题,都是病秧子不成?但真相到底如何,史书并未记载……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78)桓温崛起

对此,鄙人大胆猜测,能使这么多皇帝英年早逝的原因,很可能是——五石散!或者说是它的衍生品。前文提到过,东汉时期很多皇帝早夭,很可能都是因为服食五石散的原因,但嗑五石散一般都会有神智不清的症状,可东晋的这些皇并未如此。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78)桓温崛起

那么就可以合理地揣测——两晋时期,魏晋名士、清流士子们大行其道,他们最钟爱两种东西,其一是清谈,就是正事不干只吹牛逼;其二就是嗑五石散!这两样在东晋高层风靡一时,成世家子弟的最爱。

两晋朝政腐败,跟这些世家子们不务正业有很大关系。晋朝政体,是九品中正制,世家子们根本就不用读书奋斗,按品轶高低就能做官!结果这些天生的官儿,每天只顾着吹牛嗑药,这政务谁来处理?朝廷偏安江左,晋室的官员就这个状态,国家焉能不败?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78)桓温崛起

话题扯远了,继续说五石散。五石散风靡多年,其配方早已成熟,发明这种毒药的道士,连这种吃几十年才能吃死人的毒药,都做得出来!那么,那种让人一吃就死的毒药,岂不更容易做出来!因此,东晋这帮没实权的皇帝,吃到一两颗这样的“丹药”,也就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既然有这样的“丹药”,就有炼丹的人,这就扯出了中国古代一个大名鼎鼎的组织——天师道!天师道自东汉末年开始盛行,发展到东晋时期,已遍布全国,无论是男女老少,还是勋贵草莽,信奉者不计其数,堪称彼时华夏的第一大教派。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78)桓温崛起

道教真正的创始人——张道陵

东晋朝廷内外信奉天师道者甚众,而信奉天师道的信徒,多会在名字末尾加一个“之”字,就跟信佛的人很多都姓释一样。如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他们皆为虔诚的天师道信徒(也嗑五石散),当然,他们这样的名人,也只不过是天师道实力的冰山一角……天师道的实力由此便可见一斑!

既如此,实力同样强大的世家大族(北方士族),就自然就跟天师道产生了冲突,二者从东汉末年一路明争暗斗直到西晋,谁也奈何不了谁!结果“永嘉之乱”后北方大乱,二者同样不容于胡人,同样不容于南方士族。背井离乡,还有了共同的敌人,于是,士族跟天师道就顺理成章地交织在一起,结合成了利益共同体。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78)桓温崛起

其结果就是,天师道可以在世家大族之中发展信徒,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世家大族也可以借用天师道的信徒,以及——使用包括五石散在内,所有天师道发明(或掌握)的丹药,为己所用!这两大势力一联手,东晋朝廷内部还有什么搞不定的事!如此一来,东晋为什么几代皇帝连续壮年暴毙,就不言而明了!

然而,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身为傀儡的司马家又能翻出什么浪花呢?东晋皇室,连帝位都是假他人之手,才能坐得了一时!至于天子尊号、皇家威严什么的,跟厕纸毫无分别!然而,东晋这种臣强主弱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另一个权臣——桓温的出现,才有所改变。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78)桓温崛起

这里并不是说桓温有多么忠君爱国(所谓的忠臣,在九品中正制的政体下,是不可能出现的),而是他的势力太过强大,强大到让其他士族都联合起来,也无法与之匹敌,以至于各大士族不得不借用皇室之名制造舆论,才能跟桓温抗衡一二!

桓温,出身谯国桓氏,东晋四大家族之一(王庾桓谢),史称其姿貌伟岸(又是个帅哥)。在西晋时期桓氏并非高门望族,至多算是个中等世家,桓氏的地位全靠桓温一手打拼而来。“苏峻之乱”时,其父为叛军所杀,年仅15岁的桓温带人偷偷潜入叛军营中,手刃仇人为父报仇,从此名扬天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78)桓温崛起

后荆州刺史庾翼北伐(庾亮之弟),为石虎所败,庾翼因此忧愤而死。桓温因名声在外,为朝廷大员赏识,出镇荆州(主要还是权利斗争的结果,各方大佬不希望庾家再壮大了)。桓温素怀大志,誓要干出一番事业。

彼时,成汉李氏政权占据益州日久,桓温打算剿灭成汉,为自己匡扶天下的梦想跨出第一步。成汉,由氐族人李特建立,“八王之乱”时,北方大乱,流民自北方南下,世代居于巴地的李特,趁势收复流民,割据汉中,后又攻取成都,自立为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78)桓温崛起

后为河间王司马颙所杀,其子李雄继承乃父之志,继续反抗西晋朝廷。但此时的西晋内乱不止,已经没有心思顾及李雄了,李雄再次攻取成都趁势坐大,并逐渐占据整个益州。后李雄在成都称帝,定国号为成。

李雄死后,李氏宗族争位,成国大乱,国势大衰。后李雄的族弟李寿笑到最后,登基为帝,遂改国号为汉,是以,史书将这个李氏建立的政权称为成汉。到了桓温讨伐成汉之时,已是李寿之子李势在位,此时的成汉已经衰落。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