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台月(散文)

 管用和 2022-07-09 发布于湖北

琴台月散文

外地来的朋友常问我,武汉什么地方最值得一游?我总是随口回答说:古琴台,那儿极富诗意。其实,古琴台如何富有诗意,我也茫然。我迁居武汉后,整日忙忙碌碌,除参观展览匆匆去过两次外,还未特意游览观赏过古琴台的风光。然而,一想到古琴台这个名儿,以及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就自觉那地方有着古风古韵幽逸高雅的情调,有着浓郁的诗意。于是,就下定决心要到哪儿去体验一番。

管用和于汉阳琴台

有一天吃罢晚饭,忽然心动,想去观观琴台夜景。便乘了公共汽车,直奔汉阳文化宫。步入院里,也顾不上光顾一下那些听书的,吃茶的,清唱的,热之闹之乐哉悠哉的情景,也不择路线,径自穿堂过室,由“印心石屋”入琴台碑廊,快步来到琴台旁边单檐歇山顶式的殿堂跟前,仰目扫视了一下匾额上的“高山流水”四字,便奇迹地发现,那弯弯翘起的檐角上挂着一轮圆月──这闹市里罕见的幽景,刹时将我吸引住了。

看这月亮,虽是圆满,却并非像飞镜重磨那般皎洁。细辩夜空,也非晴碧澄清,似有氤氲雾气。故月光并不像净水般的透明,显得迷离、澹泊、柔和,却又不灰不暗,柔和得恰大好处。沉浸于月光里的一些楼宇亭阁树木,有几分清晰,又有几分朦胧。光影交错,重重叠叠,融融合合,若真若幻,恍如梦境。几对情侣,款款而行,轻轻盈盈,影影绰绰,如飘似浮,更增添了一些梦幻色彩。

一转身,望见了月湖。满湖月光粼粼,闪闪烁烁,犹如流珠浮玉。水中倒映着远远近近的灯光,曲曲折折,宛若动荡着的白蛇、银剑。再看远些,小小的梅子山山影迷糊黝黑,却又透出斑斑点点的光团,浓淡有致,极富墨韵。我这才悟到,这古琴台美,就美在有山有水,而此时此地,更添有一轮清素姣好的美月。我不禁记起这么两句诗:一月映池池映月,月明池静寄幽思。

我寻思古时那个伯牙,的确会找地方,在这么个幽寂美妙的地方弹琴,是够风流雅致的了。兴许,有不少这样的夜晚,他就是在此对月抚琴的。见月思亲,见月思友,他定是边抚弄琴弦,边思念他的知音挚友子期。思悠悠,情切切,于是,琴声也就悠悠切切了。

选自互联网

据《吕氏春秋》记载,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可谓心心相印。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摔破了琴,终身不再弹。多么打动人心的故事,谁听了也会唏嘘喟叹啊!

俞伯牙与钟子期  选自互联网

文革时期,我在汉阳县文化馆工作,汉江畔有个地方名铁铺墩,村头有一青砖拱门,门上刻有“集贤村”三字。传说那就是伯牙与子期相会的地方。后来,那个拱门毁了,文化馆想保护文物,要修复。但有人不同意,说钟子期是个樵夫,普通的劳动人民。而伯牙是个大音乐家,高级知识分子。古时候,这劳心者与劳身者居然也能相互理解,结为挚友,是不可能的。历来知识分子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劳心者治人,臭老九和贫下中农毫无共同之处,伯牙与子期结为朋友纯属胡说八道。自然,这话在当时是极为正确的了。君不见一时节成批的“臭老九”下放“劳动改造”,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吗?今日想来,可悲可笑可叹。

想着,想着,这溶溶月色之中,这粼粼波光之上,似有丝竹之声飘来。初如泉溪入谷,微飔穿林。渐渐地乐曲激越起来,如雨打荷荡,马奔平川。我以为是自己发思古之幽情产生了错觉。但管弦之声愈来愈为真切,这才想起武汉即将举行第三届琴台音乐会,必是琴手们正在文化宫排演操练。我寻思,人生在世,的确知音难得。伯牙是幸运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想到此处,望望天上的月亮,又听到优美的乐曲,禁不住诗兴顿生,想写一首有关知音的歌词让作曲家谱曲唱唱。就迫不及待地赶回家,连夜写下了一首《琴台月》:

琴台琴,月湖月,

高山流水音未歇。

千载月缺月又圆,

世上谁解心头结?

日日盼,情深深,

夜夜望,意切切,

年年月月不断绝,

琴台琴啊月湖月!

月湖琴,琴台月,

月色湖水都皎洁。

喜有人间知音在,

阴晴圆缺光不灭。

语相通,意绵绵,

心相溶,思相接。

情谊永久坚如鉄,

月湖琴啊琴台月!

词写好之后,请一位作曲家看看。他说,阳春白雪,和者甚寡,俞伯牙毕竟只钟子期一个知音,也太寒碜了。而琴台音乐会,将有成百上千的听众。江南江北,友人聚集,知音比比皆是,你应该改一改。于是,我听取了他的意见,将歌词改了:

花影上栏杆,

今夜月儿圆。

今月曾经照古人,

伯牙抱琴对月弹,

一心思念知音苦,

寂寞琴弦咽露寒。

风动花落泪,

云生月儿残。

灯火映楚天,

今夜月又圆。

古人不知今时月,

喜照琴台奏管弦。

众心相印声相和,

山水共鸣唱新篇。

人舞花含笑,

歌润月更圆。

这改了的词不久就在报刊上发表了,也有人谱过曲,但没有听到人演唱。我一直为此感到十分遗憾。

而今,古琴台所在之地,已建设为一个十分美丽壮观的武汉琴台文化艺术中心,具有现代风格的琴台大剧院和琴台音乐厅,巍然耸立在月湖之滨。这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国家级文化展示中心,也是一个修整一新的幽美无比的生态公园。一眼望去,高楼大厦,湖光山色,桥亭水榭,洋洋大观。而小小的古琴台却被淹没其中,失去了原有古色古香的韵味,这也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吧。

琴台大剧院   选自互联网

我呢,每每经过此地,总是想到那则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人们的故事。我想,人们其所以感动,不是羡慕俞伯牙的高超的琴艺,而是羡慕他遇到了一个能听懂他的琴声的人──钟子期。人世间知音难得啊,心中总想为它写点什么。直到有一天,我陪同友人到琴台观光至晚,一轮新月当空,月影映入月湖,使人感到月亮特别的高洁,湖水特别的深湛。

这琴台水月,又勾起了我的心思,回家后情不自禁地一气写了十二首古琴台的诗:

流水高山过客寻,

期牙相遇感知音,

人琴俱去台空寂,

一曲流传千载心。

千载月湖映月明,

伯牙琴断寂无声,

高山流水曲犹在,

谁解此中不了情。

鼓琴一曲千年闻,

信步登台感慨深,

且让真情弦上发,

不愁世上无知音。

月湖静水映牙亭,

曲岸围栏蔓草生,

观览琴台游客众,

谁能悟得古人情……

写了十二首,意犹未尽,那嘈嘈切切的琴台琴声,总响在我的意念里,萦绕着,缱绻着;那明明晕晕的琴台月儿,总悬挂在我的心空中,游弋着,显现着……

选自互联网

管用和

1937年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县。在汉阳县当过中小学教员,县文化馆干部,县剧团创作员20余年。以后在武汉文联工作,直至退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文集、画集34种。美术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学馆、北京、广州、福州、株洲、武汉、澳门等地参展,被举办方收藏。在武汉市、孝感市举办过个人画展。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