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静不生慧,我们能做的唯有静心

 刘如培 2022-07-09 发布于河北

头脑中往往存在的,是一些过去的记忆念头,和未来的一些揣测念头,这些无形的无常的无意义的组成体,就是我们常常以为的我自己。我们活在这些认知中,就像待在水深火热里,时而急躁,常常不宁。

当我们一直身心不宁,一直都是一个急躁不安向外寻求的状态,我们就无法认出灵感的嫁接与自由的输出,就像在漆黑的夜晚摸着石头过河一样险阻。外在一切,都是我们思维的投射,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这样的视角过于受限,过于束缚,过于狭隘。

还是要归于自心的平静,干净,达到一种安定的心境,我们才不会被头脑的评判左右,我们才可以看见世间一切的无常和自然流动,我们紧紧抓住不放的或流逝或未到来,根本没有一个什么东西能够被我们抓住、捆绑,或占为己有。我们只是一个世间的过客,所有的存在,都是自心的投影,这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玩的一场升级的游戏一样,多彩。

当生活中的问题出现,不要再向问题表面出击,我们要能看到的是自己当时的情绪困扰,是自身急慌慌的样子,是头脑中喋喋不休的评判,是心神不安的举动,是一切急躁慌乱的状态。我们能做的是静心,让身心自然安宁,外在的境遇自是身心整体状态的一种反应,所以我们需要向内安,向外观,不再向无常的表象中作无意义的用功,而是内观,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站在整体的视角去看待变幻莫测的表象。

当然,我们不是在追求文字的一种表象意义,我们不是非要咬文嚼字,我们也不是在通过文字批判自己。那是什么,我们只是通过文字获取一种独特感悟,这份感悟对于自己来说有所帮助,那就去运用,一旦无感,那就立刻忘掉,我们不去做无意义的纠结困扰,我们不被任何存在事物的捆绑,我们都是自由的,都是丰盛的,都是醒觉的,都是具备所有的创造力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根本没有一个它方等着我们追寻,根本没有一个高度等着我们达成,当下这一刻,当下所有的存在,当下的一切感知,自成圆满。我们不可能在圆满之处去寻找一个圆满之处,就像我们拿着手机找手机一样,并非我们没有手机,而是太活在执念中,忘掉了身上的手机。

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创造全新的生活,只是我们还未看清自己的欲望和无休止的攀比和评判,当我们的头脑安静下来,不再思考,当我们归零,内在的平静和智慧就会凸显出来,灵感的迸发也会被我们自然地表达,且平静丰盛的流动。真正痛苦的不是内在的自心,而是虚幻的念头,真正丰盛的不是表象世界的物质,而是内在的圆满状态,心静万事平,心安事事休,这便是所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