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元代画家喜欢隐居山林,真的是消极吗,真相居然是这样!

 泊木沐 2022-07-09 发布于辽宁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它是由少数民族蒙族统治的中华,实现了民族大融合,但是却采取了一些非常手段,比如实施民族等级制度,歧视政策,这让汉族人感到很烦,无心与这样的统治合作,很多知识分子便归隐山林,过上了神仙般的生活,还有很多人也加入道教,出世,远离世俗社会,失去民心这让元代统治很快就瓦解了,不到100年的时间。

很多有志向的汉人还想着报效祖国,结果一个个被压制,打压,最后都是失望而归,许多抱着“学而优则仕”思想的汉族文人更是受到多方面的打击,这让学者们很失望,最后有了直接远离政治的想法,比如黄公望,王蒙等等,倪云林一开始就没打算进入政治,他看得比较透彻。

蒙族统治者不进排斥汉族人,还排斥汉族文化,这大多表现在前期,后期有所改善,一些皇帝还有了以汗治汉的思想,只不过那些人没有实力权利而已。但是元代虽然时间短,但是其艺术却了不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比如元四家的等等。

了解元代艺术的,比如元散曲、元杂剧,无不展现着元代文化的勃勃生机,元代绘画正是孕育于这片土壤之中,而这个时期的元代绘画出现了很大的不同,其中以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元代绘画把宋代出现的文人画发展壮大,其中山水画表现得尤为明显,与宋代山水形成双峰并峙的局面,花鸟画却没有以前那么昌盛,画家个人的作品也会有很多风格。比如赵孟既有青绿风格,又有水墨风格。

虽然看起来有点乱,但是仔细梳理一下,可以有着四类,董巨传派、李郭传派、二米传派和马夏传派,元代绘画大概就有这么四个派系,而其中以董巨传派影响力最大,重要的画家如赵孟及元四家等都属于这个传派,他们把这一派继承并且发扬光大。

画史上有过赵孟和钱选的对话,指出了元代绘画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就是文人画,元初山水画坛的主要代表画家,钱选和赵孟对南宋留存下来的画风极其不满,进行了评价,认为南宋后期的院体画“用笔纤细,赋色浓艳”,没有艺术的本质,当然这不能说整个设色艳丽的绘画都不好,只是其中一部分,就是南宋后期的作品,而他们就是极力去纠正这些遗憾的画家,但是说回来,赵孟和钱选同样也是南宋后期的画家,而钱选就是细笔的,但是设色却是艳儿不俗,同时,赵孟等人对于禅宗画家的作品也不甚满意,认为其笔法过于粗犷,缺少应有的法度。

这一点但是有点,禅宗绘画确实是有点粗,这个和今天好多画家的作品很像,看起来不俗不堪,当然禅宗画粗也有道理,他们经历了亡国的复杂情绪,他们极力提倡“复古”,用“古意”“士气”来纠正南宋院体的种种弊端,但是他们的做法却是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而钱选呢也是一个特殊的画家,他的画主要以花鸟画为主,与南宋院体画区别不甚明显,但是他的山水画则相反,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力排除南宋院体繁杂浮华的技巧,采用了另外一种,就是看似笨拙实是质朴的造型方式,重拙大的精神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