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太极拳是哲学拳

 winriman 2022-07-09 发布于中国香港

        王宗岳《太极拳论》之所以将“太极”与“无极”相提并论,并不是以大概念的“太极”来说小概念的“太极拳”,而是用“无极”与“太极”的“动”“静”关系来论述太极拳的阴阳开合原理。这完全是因为王氏承袭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无极”命题而彰显道教自然观的结果。把王宗岳《太极拳论》与周敦颐《太极图说》两相对照,很容易看出,两者都是从“动静之机”为出发点来观照“无极”与“太极”的关系。《太极拳论》第一段文字是从《太极图说》第一段文字演化出来的。它为以易理为拳理的太极拳引入道教“无极”观而确立了儒道兼容的文化标志。

      太极拳是以易理为拳理,在进、退、顾、盼、定的轻灵圆活的运动中,运用沾连粘随,舍己从人,后发先至,柔以克刚的方略,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的技击方法克敌制胜的拳术。由于太极拳的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分别对应八卦“坎、离、震、兑,乾、坤、艮、巽”,并与人体的“肾经会阴穴、心经祖窍穴、肝经夹脊穴、肺经膻中穴,大肠经性宫穴、脾经丹田穴、胃经肩井穴、胆经玉枕穴”相对应。太极拳的五步“进、退、顾、盼、定”分别对应“五行”“水、火、木、金、土”,并与人体的“肾经会阴穴、心经祖窍穴、肝经夹脊穴、肺经膻中穴、脾经丹田穴”相对应。太极拳运动无不牵动人体经络穴位,由内而外促进人体气血运行,从而协调人体各个器官的平衡。长期习练太极拳内外兼修,有助于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而达到长生久视之目的。

      太极拳的拳理功法来源于《易经》阴阳学说的整体思维、变易思维、辩证思维和象数思维等哲学原理;同时蕴涵着老庄自然哲学的无极观、无为观、柔弱观、逍遥观、上善若水观,以及道教内丹术、吐纳术、导引术、养生术等等文化基因。

图片

本文作者拳姿 

      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不同于高大上的廊庙儒学。道教信徒行走在幽谷山林,结草为庐,与闲云野鹤为伍,澄心静虑地修炼在寂静的溪流岩石,上思环宇,下接地气。他们把上自古老的原始信仰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下至八卦太极、老庄阴阳、内经黄庭、导引吐纳、神仙方术、养生针灸等统统纳入到道教教义的大熔炉,形成了驳杂广大的道教文化大系。

      鲁迅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棠》的信中说过一句话:“中国根抵全在道教。”这虽然是带贬义的“名言”,却也道破了道教文化在我国广泛的影响力。其实,太极拳的根抵也在道教。从魏晋到隋唐,儒释道三教论衡,佛道争锋,少林寺形成了护寺武僧的少林拳。道教何曾不在发展道士用以养生护体的真功秘法!

      且不说《越女论剑》所记载的“杖箖箊竹”与越女比剑的“袁公”是何等高人,就众所周知的高道名隐所创功法秘籍就足以说明道教武术之辉煌:东晋葛洪所创“太极法术”和“太极秘法”,南北朝韩拱月所创太极功法“小九天”,唐代许宣平在“小九天”基础上扩编的“三十七”,李道子所创“先天拳”,五代陈抟所创“六合八法拳”等等。这些拳已初露太极拳的端倪。

      在道教文化肥沃土壤中孕育的武术,不同于佛教文化滋养的武术。少林拳披坚执锐,金刚捣锥;道教的秘籍功法则避实击虚,气韵绵长,体现了“道法自然”,“柔弱克刚”,“与道合真”的教义特征。

      道教在唐代因老子与李氏王朝的同宗关系而备受殊遇,但也因此而使数位皇帝信奉道教服丹身亡,促使道教对外丹术的反思而转向内丹术或内外丹兼修。内丹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人体为鼎炉,阴阳二气为药物,在体内凝炼结丹的修行方式。这种内修方式起源很早,从黄帝求道于广成子的记载算起,已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史。

      道教由外丹向内丹或内外丹兼修的转型过程中,吕洞宾和陈抟极具影响力。吕洞宾倡导内外丹兼修。他的修炼诗广为传颂,对以内外丹兼修为特点的北宋道教修真理论的确立影响颇深;陈抟将内丹理论系统地建立在对老庄和周易的阐发上,把《周易》卦爻变化的节序性、规律性与《老子》论道体的自然无为思想相结合,系统地构筑起人物生成及修炼还元的理论体系。他的《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直接影响到周敦颐的理学思维。

      道教的转型不但为周敦颐援道入儒,革新儒学,开启理学道统提供了契机,也为金元全真教的崛起开了先路。全真教的教主王重阳认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他在山东等地组织“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三教七宝会”等,极力推进“三教合一”,把儒释思想融入道教教义,经过“全真七子”历代掌门人的努力,道教面貌焕然一新。元代大量的以传播道教教义为模式的道教剧的产生,正是道教鼎盛时期所特有的文化标志和艺术结晶。

重振内丹术,新道教崛起,儒释道三教合一,促进了源远流长的道教以内在修炼为特征的武术走向成熟。张三丰的出现和内家拳的创立正是在这种文化大趋势下的必然结果。

      张三丰,元末明初真人,武当派开山祖师,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元惠宗敕封“忠孝神仙”;明成祖敕封“犹龙六祖隐仙寓化普度天尊”;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明熹宗封号“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明史·方伎》卷二百九十九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子其道号也。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头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年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皆毁於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届之,已而舍去。”

       张三丰融儒道佛为一体而修道甚纯。他认为:“儒也者,行道济时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他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他将易理与道家哲理融会贯通于武术技击,对教内拳法进行提炼升华,创造了集内丹术、吐纳术、导引术、养生术之大成而以“太极十三势”为代表的武当内家拳,形成了中国武术史上“南尊武当,北崇少林”的武林奇观,掀开了太极拳发展的历史篇章。

       现在回过头去看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就不难懂了。根据道教将太极观与无极观兼容的宇宙自然观,太极生于无极,静为无极,动为太极,由静而动的变化,产生阴阳。所以,一静一动的玄机就是阴阳的母体。比如太极拳的桩功,混元桩思在宇宙外为静功,太极桩意念在丹田为动功,因为意念在丹田就有孕育阴阳的玄机,犹如太极拳由预备势到起势,由静而动。太极拳的动静开合、阴阳虚实、刚柔曲伸、缓急随应,变化万端,无不都是“一静一动,互为其根”,所以说“理唯一贯”。“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这是《太极拳论》的立论依据,是《太极拳论》的拳理核心和哲学定位。

       太极拳从道教中来,流淌着道教文化的血脉,传承着道教文化的基因。太极拳是植根于道教文化的哲学拳。太极拳的渊源和根柢在道教。所以,离开道教文化去去谈太极拳的渊源无异于缘木求鱼。

监制:柯超

编辑制作:刘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