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500年来第一人,山水画让大师爱不释手,大千因他而犯错

 泊木沐 2022-07-10 发布于辽宁

他是500年来第一人,山水画深得国画大师喜爱,张大千更因为他名扬上海!

韩拙曾经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说明笔墨对于山水画的重要作用,但是拥有过硬的笔墨还是远远不够的,它只能保准你绘画的表现形式超越别人,但不能保准你的内容,你的思想也优越,而中国画最终拼的还是思想的高度。

要论绘画技法,笔墨本身,估计中国到处都是大师。

南北朝时期的画家,画论家谢赫也在代表理论“六法论”中对用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就是“骨法用笔”,这只是衡量好画的标准中的一条,而且也不是核心部分;不管怎么样作为一个画家,对于用笔用墨这关必须得过,过不了说明你还没有入门,根本谈不上创作,更别说什么意境了,就仅仅用笔,也是有很多知识点需要掌握和学习,比如用笔中的“提、按、顿、搓,中锋行笔”等多种作画运笔技巧都需要我们去熟悉。

不但如此,还要讲究所谓的“笔绝而断”之“筋”、“起伏成实”之“肉”、“生死刚正”之“骨”、“迹画不败”之“气”的“笔势”。这都说明我国古人对于用笔的研究达到了顶峰,只要我们继承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搞什么个人主义,创新,你在创新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对于笔墨的研究到了明代末年,董其昌等人的主张,让笔墨成为绘画的主要内容,皆以笔墨论画,而石涛更是收到董其昌影响,他的《淮扬洁秋图》就是他的一个代表作品,画作写的是淮扬秋天的景点,画中“秋水”的茫茫一片和芦苇的丛生遍地是画作的主景。这忙的场景,做些用一疏一浓的对比把秋天的萧瑟刻画淋漓尽致,把秋天的那种意境完美地展现出来,掩映在树丛中的数间屋舍,体现出了生活气息,枫叶的红成了点睛之笔,把秋天的特征表现了出来。

当然远处江面上驶过的一叶孤舟,舟上渔翁的闲情逸致将整幅作品的意境升华,有一种野水无人渡,空舟尽日横的意境美,让国画内涵一下子凸显出来。

而《淮扬洁秋图》这幅画,从绘画表面来看,仅仅从笔墨技法来看,石涛采用“拖泥带水皴”,连皴带擦,浓淡、干湿并用,用变幻多的笔墨营造出了湿润沃疏的质感,房屋用粗笔,芦苇用细笔的不同用笔方式将画面的层次感生动地体现出来,然后用尖笔画出草丛,让画面萧森郁茂的氛围一下子凸显出来,体现了淮扬秋景的豪情奔放的壮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