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

 豆20710111103 2022-07-10 发布于广东
0:00 / 08:33
上海师范大学

2.2.3 家庭不同发展阶段的互动模式:家有学龄儿童阶段

2021-07-02
展开
主讲教师:李燕
作者:李燕、朱晶晶、张惠敏、扶跃辉
责任编辑:杨阳
共22期

往期节目

  1. 1.0
    1.0 课程导语
  2. 1.1.1
    1.1.1 家庭的本质
  3. 1.1.2
    1.1.2 家庭功能的执行情况
  4. 1.1.3
    1.1.3 家庭发展任务
  5. 1.2.1
    1.2.1 父亲的角色
  6. 1.2.2
    1.2.2 母亲的角色
  7. 1.2.3
    1.2.3 父母角色的满意度
  8. 1.2.4
    1.2.4 产后抑郁
  9. 1.2.5
    1.2.5 手足关系
  10. 2.1.1
    2.1.1 鲍姆林德关于父母教养行为的研究
  11. 2.1.2
    2.1.2 父母养育行为的影响因素
  12. 2.2.1
    2.2.1 家庭不同发展阶段的互动模式:新婚阶段
  13. 2.2.2
    2.2.2 家庭不同发展阶段的互动模式:初为人父母阶段
  14. 2.2.3
    2.2.3 家庭不同发展阶段的互动模式:家有学龄儿童阶段
  15. 3.1.1
    3.1.1 养育行为相关理论:系统理论
  16. 3.1.2
    3.1.2 养育行为相关理论:行为主义
  17. 3.1.3
    3.1.3 养育行为相关理论:精神分析 埃里克森
  18. 3.1.4
    3.1.4 养育行为相关理论:依恋理论
  19. 3.1.5
    3.1.5 养育行为相关理论:依恋质量与儿童发展
  20. 3.1.6
    3.1.6 养育行为相关理论: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21. 3.2.1
    3.2.1 父母训练:沟通分析法
  22. 3.2.2
    3.2.2 父母训练:STEP

简介

本课程从儿童发展心理的角度出发,阐述家庭与社区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协调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三方资源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选期

  1. 1.0 课程导语

    1.0
  2. 1.1.1 家庭的本质

    1.1.1
  3. 1.1.2 家庭功能的执行情况

    1.1.2
  4. 1.1.3 家庭发展任务

    1.1.3
  5. 1.2.1 父亲的角色

    1.2.1
  6. 1.2.2 母亲的角色

    1.2.2
  7. 1.2.3 父母角色的满意度

    1.2.3
  8. 1.2.4 产后抑郁

    1.2.4
  9. 1.2.5 手足关系

    1.2.5
  10. 2.1.1 鲍姆林德关于父母教养行为的研究

    2.1.1
  11. 2.1.2 父母养育行为的影响因素

    2.1.2
  12. 2.2.1 家庭不同发展阶段的互动模式:新婚阶段

    2.2.1
  13. 2.2.2 家庭不同发展阶段的互动模式:初为人父母阶段

    2.2.2
  14. 2.2.3 家庭不同发展阶段的互动模式:家有学龄儿童阶段

    2.2.3
  15. 3.1.1 养育行为相关理论:系统理论

    3.1.1
  16. 3.1.2 养育行为相关理论:行为主义

    3.1.2
  17. 3.1.3 养育行为相关理论:精神分析 埃里克森

    3.1.3
  18. 3.1.4 养育行为相关理论:依恋理论

    3.1.4
  19. 3.1.5 养育行为相关理论:依恋质量与儿童发展

    3.1.5
  20. 3.1.6 养育行为相关理论: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3.1.6
  21. 3.2.1 父母训练:沟通分析法

    3.2.1
  22. 3.2.2 父母训练:STEP

    3.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