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级文化建设:陪伴18班三年的那三句话

 晴耕雨读爬格子 2022-07-10 发布于江西
2020年7月,我带的第一届毕业生正式参加高考,由于疫情的原因,高考推迟了一个月。第二届学生在20209月份如期进入新的班级。
对于上一届学生,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充满了愧疚,由于自己的经验、能力有限,带班方式简单粗暴,同时,也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非常不和谐。在临毕业时,我给了一个笔记本给学生,让他们写下对我过去三年的评价,由于快毕业,学生也写的比较真实,里面的评价跟我的预期相差很大,很多时候我以为自己尽心尽力地去做了,但是在学生眼里看来并不是那样的,通过阅读和反思,我发现不是我做的事情本身存在问题,而是我做事的方法、和学生沟通的方式、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出了问题,导致我认为尽心尽力做的事情,在学生眼里看来根本就不是那一回事的结果。所以,如何带好第二届学生?如何避免出现和第一届学生一样的问题?如何和第二届学生相处融洽?这些都是我在带第二届学生之前急需要思考的问题。在高考后的暑假,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不断地反思,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思考,在开学之前我也做了一个大概的规划。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无论何时,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我去处理时,都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要多思考研究,而不能条件反射式地、依靠本能去处理。在班级文化建设时,我也根据我的阅读和思考,做出了特别的安排。可以用三句话概括:
1.因为付出,所以热爱。
2.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3.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和你最终想要做成的事,是同一件事情吗?
一、因为付出,所以热爱

这句话是在高一的时候我极力推崇的,也是我自己的思考,甚至我还把它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上方的国旗两边,让同学们抬头就能看见。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很多事情不是因为热爱,才去付出,而是因为付出,才会热爱。在学习上尤其如此,六门学科,对于很多人而言,不可能一开始就热爱,但是,如果我们持续不断地付出,最后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热爱上了六门,或者至少两门以上。平时在找偏科生聊天的时候,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自学不好是因为自己不感兴趣,因为不感兴趣,所以就不愿意付出时间,因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会觉得很痛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我一直在班上倡导“因为付出,所以热爱”的理念。
二、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这句话是针对上一届班上的凝聚力不够而运用的,这句话是李镇西老师说的。上一届有同学在留言本上提出班上的凝聚力不够,有很多小团体。凝聚力的形成不是靠口头教育就能形成的,要班上同学一起经历过很多事情才能形成。于是,我就把“多搞活动多谈心”这句话在心里默念,有计划地组织过很多班级活动:评选道德模范、评选学习标兵、举行班级辩论赛、为过生日的同学庆生、举行班级晚会等等,同时,积极进行谈话,基本上班上的每个学生都单独谈过,现在正做的事情是花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给学生写一封信,勉励他们在高三继续努力。当然,还有请他们吃夜宵、吃零食,昨晚还请全班同学每人喝了一瓶饮料。而“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是为了鼓励同学们多主动为班级、为他人做好事,互帮互助的氛围一经形成,班上的凝聚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和你最终想要做成的事,是同一件事情吗?

而今进入高三了,离高考越来越近,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卯足劲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在高三成立后的第一晚,举行完“我的大学梦”主题分享之后,我就立马提出了这句话: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和你最终想要做成的事,是同一件事情吗?
这句话意在提醒全班同学要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有利于实现自己目标的事情上,经常反思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有利于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现在的行为与目标相左,那就修正行为,多做有利于实现自己目标的事情。
这句话也一直在指导我自己的工作。作为老师,如果想要成为一个负责任、受学生喜欢的老师,我就得反思每天做的事情是不是有利于帮助自己实现这个目标。如果,我每天都在批评打击学生,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带着偏见对待学生,办事情不公平,那么,这些行为就离我的目标越来越远。
这三句话,就是我三年来在班级文化作出的布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