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能考上吗?

 神龙浪子zxm 2022-07-10 发布于甘肃

“举人”是古代科举考试过程中的“功名”等级,而“科举考试”类似于现今的“公务员考试”。因此,不能用今天的学历进行比较。但能肯定的是,“举人”的含金量要远远高于“研究生”。

“范进中举”,作为《儒林外传》中一篇较为典型的讽刺小说。少年时期,我们或许只知范进荒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明确得知“举人”的真正含义以后,才知道范进为何会疯。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举”?

“中举”,即拥有了“举人”功名。所谓“举人”,即“被荐举之人”,也就是地方官员向朝廷、向皇上举荐的有才之士,是有资格进入仕途、担任官职的读书人。

科举制度,是朝廷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基本类似于现今的“公务员考试”。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能够获得更高级别的官职,甚至能够直接进入朝廷职能部门,担任重要官员。

也就是说,“科举考试”的含金量要明显高于现今的“公务员考试”。清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等级: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其中,“童试”又包括县试和府试。注意,“县试”和“府试”并不等同于县级、市级公务员考试。

通过这两级考试只能证明你拥有了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能够获得“童生”称号。成为“童生”以后,可以参加“学院”举办的“院试”。

“院试”基本相当于省级考试之前的选拔赛,困难程度要远远超过前两级考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院试”,就拥有了“秀才”身份,也就是“生员”。这代表着你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普通平民身份,进入到“士”的阶层了。这不单单是身份的转变,还是社会地位的根本性提高。

2、早在清顺治年间,朝廷就有过关于“生员”优待政策的专门要求。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和地方官以“以礼相待”,还可以“免丁税”、“厚廪膳”。

也就是说,成为“生员”以后,不但见了地方官不用下跪,不缴纳丁税,官府还会给予一定的膳食补贴。

但在“学院”的学习结束后,还有一场非常关键的考试,基本相当于“毕业考试”。考试合格,进入下一级考试——“乡试”。

考试不合格,予以惩罚或者直接取消“生员”资格。所以,“乡试”就是各州县选拔出的“秀才”在各省省会,每三年参加一次的考试。

通过“乡试”考试者,便是“中举”,便拥有了“举人”身份。成为“举人”以后,便可以拥有以下几个资格:

1、具备做官资格,可以直接进入县衙担任学官、佐官,或者还有可能直接出任“知县”。

2、具备参加于京城举办的“会试”资格。

3、免赋税、免徭役、见官不跪,获罪不得擅上刑具、随意责罚。

也就是说,成为“举人”以后,就算是不愿意当官,也是能够横着走路的“老爷”了。也就是说,单从考试层面而言,“举人”是通过“省级公务员考试”的佼佼者。

如果想做官基本都能成为副科级到正处级的县级官员,就算不想做官,也是拥有着诸多特权的“士绅阶层”。

在“皇权不下县”的清朝时期,“举人”更是协助官府管理基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成为“举人”以后,你的社会地位已经相当高了。

很明显,研究生并不能达到这个程度。更关键的是,“举人”还拥有参加于京城举办的“会试”资格,进行新一轮的淘汰赛。

所谓“会试定去留、殿试分名次”,只要通过“会试”,成为“贡士”,就能成功进入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阶段。

进入“殿试”阶段,只要你不主动作死,最次也能混个“同进士出身”,再好点能混个“进士出身”。

如果一不小心混到了前三名,获得“进士及第”的称号,考个状元、榜眼、探花什么的,就能直接授予官职。

状元,直接授予稍高于正处级的“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直接授予正处级“翰林院编修”。这就是我们俗说的“翰林官”,能够进入史书、光耀门楣的辉煌。

所以,“科举考试”不是普通的升学考试,甚至有别于现今的“公务员考试”。因此,“举人”的含金量和级别要高于“研究生”,甚至是“博士”。

参考文献:

《清史稿·选举志》、《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