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人讲坛」“《伤寒论》度量衡的形成”讲稿(三)

 三和行者 2022-07-10 发布于宁夏

《汉书·律历志》在写的时候,怎么去确定汉两汉斤的度量衡?他采用了一种方法,叫黄钟累黍法,黍米的黍,黄米。这是怎么一个方法?这些方法就是我们以后在考证《伤寒论》时候,用的四大方法之一,最终会得出一个结论。黄钟是乐器当中一个调,我们经常说黄钟大吕,是不是?发出黄钟调的铜管,因为不同的长度口径,它音调不一样,所以《律历志》规定,拿一个铜管,能吹出一个黄钟调的这样一个铜管,九寸长,往里面放入黍,放入多少呢?放满1200黍。倒出来就是一两。累黍是什么?拿中等大小的小黄米一百颗,把它横排,一尺的长度,然后你求出尺,自然后面的寸分就全部都出来了。虽然说是这样子的,但是这个黍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样的黍呢?它也受到品种的限制。所以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好不容易用考古把黍找出来以后,跟我们现在的黄米差不多,就是那个样子。

文章图片1

我们讲第二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钱衡制在古代的变化是这样,那我们中医的剂量的变化在这历代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以现在目前可看到的文献为基础,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在《伤寒论》前面的。比它(《五十二病方》)更早的,武威汉墓出土的汉简,包括张家山的,包括湖北云梦,我是现场去看过,还有我们经常看到的《黄帝内经》的13方,这些处方差不多都是在秦到西汉这个年段。这些年段,你们发现一个问题没有?它里面的度量衡是什么样呢?很有意思,它大部分采用估值、拟值、形容值,只有少部分用到长度和容量。什么叫做估值和拟值呢?在《伤寒论》当中也有,但是现象不多,比如说“一尺” ,这就是估值。什么叫拟值呢?“大如指”。《伤寒论》里面有没有用到这种拟词,“如棋子大”有没有?还有呢?比如说采用数量值,数量值也很常见,比如说栀子几枚,杏仁几枚这种。还有用“你自己看着办”的,比如三指撮、两指撮。我要是手很大的话,一撮下去就不得了,要手很小的话就好少,是粉末就一点点,你要拿这三指来撮钞票就一大堆。

所以在西汉的时候它出现了这种,但是它有个别的数量值,说明什么问题?说明秦始皇发布了这种行政命令,你就把命令设计出来的话,有个问题,你要制造大量的衡量器,然后把这衡量器送到各地去,让各地开个厂生产,各种乱七八糟,然后卖掉,大家拿到的话要教怎么用,还有相应的一些数学方法,至少培训个七八年,然后交流起来,你这卖多少我卖多少度量衡才能行事是不是?要推广必须这么干,秦始皇他还没有开始就下台了,紧接着就是刘邦上位,也是打来打去。所以说西汉这个朝代,度量衡可能在流通上面并不是很完美。

然后到了东汉以后,我们看东汉的代表作——《伤寒论》。我们一直考虑《伤寒论》是张仲景写的,那张仲景是什么年代的?书也未考,也没有记载《伤寒论》的作者是哪里,为什么说写《伤寒论》的是东汉人呢?因为东汉出书的《汉书·律历志》里面出现了国家的这种度量衡规范,《伤寒论》里面体现了它的这种规范,它里面的重量、度量衡,这些全部跟《汉书·律历志》里面的体系是一致的,这个成为佐证,这本书是在这个时代出现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现在拿一张处方拿出去给人家看,上面写15克,12克用量,还有另外一张用大写的字写三钱六钱,那我们一看,我们说这个是共和国以后的,另一个可能是民国以前的,我们通过这个一下就能断代。

到了三国和南北朝以后,东汉的这种数值有没有变化?有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导致了后面非常多的影响。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你不能因为你现在要依据《汉书·律历志》的记载把重量还原出来,然后再拿《伤寒论》说你看我这个度量衡就是《汉书·律历志》的,然后这个剂量就算得出来。反对方有一点就可以给你反对,他说“是是是,它们很相近,《伤寒论》虽然用的单位是汉书的,但是你要证明它采用《汉书·律历志》的那种制度,你要证明它采用,就是当时的医药行,他们药物的交易都是采用这种政治制度啊”。

有没有证明?有,在南北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里面,他就写了,说“古秤唯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等等,最后写了一个“从来均之已久,正尔依此用之”。什么意思?就是南北朝的陶弘景,他说的药房里面的古秤,就是所谓的神农秤,这个已经确证,用的是铢两斤这种制度。但是陶弘景在这个论述里面搞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开头,他说的神农秤是怎么样?十黍为一株,这个时候后世的日本人的汉方,一个依据是就是从这里来,我们待会把这个给破掉,因为算出来很可笑。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序言里面出现了一个词,就是“分”。是什么呢?在宋之前,咱们在看古书的时候,也就是宋以前的古书,里面的“分”是“分量”的意思,特别是在做丸散膏丹的时候,写的比如说这个三分那个两分这个四分,这个是一份一份的,它们没有重量的标识。“分”到了宋朝以后才把它弄到这个里面去,把它变成一个量词。

我们再来看一个唐代的《通典》。这《通典》主要是记录什么?里面有一个《食货志》,意思就是地方给朝廷进贡的东西。《食货志》里面记载有一段话很有意思,我给大家念一下:“上党郡贡人参三百小两”。你记住“小两”。“高平郡贡白石英五十小两,……济阳郡贡阿胶二百小斤”,这个什么意思?你看在斤两上面写一个小,那就是说唐代的时候,在实物当中存在的大小市?

文章图片2

唐代的《唐会典》,就是唐朝的法律里面,最后翻出一些规定的话:“凡积秬黍为度量权衡,调钟律,测晷景,合汤及冠冕之制用之;内外官司,悉用其大者。”什么意思?小制规定在三个方面应用,天文的测晷影,音乐当中的测律管,还有和汤药医药交易用小制,剩下的用大制。这种情况在唐代的后期就乱了,就是有一些医生,他们在开处方的时候他就注明,比如说做一个丸散的时候,他注明“大斤”,“皆二十四大斤”。最常见的是王焘的《外台秘要》,里面写的凡是汤丸剂的,都有标注,比如说它里面有个十四味代茶散(代茶新饮方),就可以泡茶的,他就写了,凡十四味选择干净的地方捣碎,“然后称大斤两”。因此,我们在看到唐代的书或者是宋代的书的时候,书的计量里面就会看到小两、大斤、大两,这个就是唐朝的度量衡。我们今天看到这个地方就明白了。也就是说,《汉书·律历志》、《伤寒论》里面的斤两,通行的医药界的这种斤两,从秦汉的时候,大家都是用拟值,直到东汉以后,《伤寒论》里面各种斤两数方面都非常的规范,规范的这套东西用了多久呢?用到了唐代。

到了宋以后就出现乱象了,因为出现了朝廷颁布的方式,原来唐代还认为医药可以沿用原来的,到了宋代以后不行,不管你是什么,你全部都要用朝廷的这套,这样就涉及到折算的问题。到了宋代的这种折算为什么会出现我们现在的《药典》?因为我们《药典》跟宋代的是有关系的。

宋代有一个伤寒名家叫庞安时,庞安时写的《伤寒病总论》,他的书里面说了一个问题,就是说因为宋之前是五胡乱华,乱了好几百年,所以各地的交通都非常不方便。这个时候他就说,各地药石往来不便,就变汤为散。所以我们看到的宋代的书籍叫什么?叫做《和剂局方》,它里面有大量的散剂。

中医的这种处方剂型通过了几次变化,第一个在《伤寒论》之前都是大量的散剂,并不是用汤剂来吃的,然后变成了汤剂,汤剂又吃了一段时间以后,吃到唐代以后又流行是散剂。为什么?就是跟药物的价格和交通方不方便有关系,这些是跟整个历史有关系。由于到了宋代以后流行散剂,又加各种交通不方便,所有的中药它就往小发展,越来越小发展,也有效果。所以我们往往看到在战乱的时候或者国家持续不稳定的时候,中医的剂量都小,国家平稳安定的时候,中医的剂量就越来越大,这个跟大家所获得的这个东西容不容易有很大关系。庞安时的 “吐槽”也是反映了当时是有这种情况。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