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能造无畏舰大炮,到了国民党执政时,中国怎么就不会造大炮了

 雁过长空2013 2022-07-11 发布于北京
二战时期,各主要参战国均制造了数万门至数十万门大炮,中国在整个八年抗战时期造了多少门身管火炮呢?说出来你也许不信,中国在抗战时期仅生产了4门20毫米高炮和94门37毫米平射炮。
也许有人会辩解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军工实力差,但是,清朝能造铁甲舰,能造巨炮,张作霖、阎锡山、陈济棠、刘湘这些军阀们建立的兵工厂、钢厂也能生产山炮、榴弹炮,怎么到了国民党执政时,中国的造炮能力却经历了一个从有到无的痛苦历程呢?
清朝的军工能力
提起清朝末年在抵抗列强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的清军,很多人首先吐槽的就是他们那糟糕的装备,大多数人肯定以为清末时期清军绝大部分还是装备大刀长矛。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20世纪初清军主要部队的装备早已经实现了近代化,有些部队的装备甚至比八国联军侵华时德军的装备还好。
图片
上图为清末开封兵工厂仿制的丹麦麦德森机枪,这一款机枪现今仍然在巴西警察部队中使用。民国时,广东兵工厂计划建一个年产3000挺麦德森机枪厂,预算是40万大洋,而国民党却热衷于进口每挺1000--1500大洋不等的天价捷克式。
今天不说机枪,说说大炮。关于机枪的话题,可以看我前一篇文章:抗战时,中国军队使用过多少种轻机枪?总量有多少?说出来别不信
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就已经充分认识了西洋兵器的威力,在外购西洋军火装备部队的同时,他们也积极开展了建设中国自己的重工业、军事工业的努力。
在19世纪60年代,江南制造局就已经可以生产西洋12磅一直到32磅的大型前装滑膛炮。到了1878年就已经可以生产英国阿姆斯特朗40磅钢膛线膛炮,而且还采用了热套工艺。
1880年更是生产了80磅和120磅的巨型阿姆斯特朗重炮。这是一种150毫米口径的大炮,全炮重量也达到了4.5吨的体量。1886年生产 203毫米口径的180磅阿姆斯特朗大炮则更是一口气就生产了56门。
图片
19世纪80年代,金陵制造局开始仿制奥匈帝国的格鲁森37毫米架退炮,这也是近代中国制造的第一型后膛火炮。这个时候,美国还在生产老式的前膛炮。
图片
光绪十六年(1890年),江南制造总局开始制造12英寸阿姆斯特朗超级重炮,这种炮是英国阿姆斯特朗12英寸重炮的仿制品。口径305毫米,全炮重58.5吨,发射800磅的超重炮弹(重达365kg),能发射的炮弹种类包括榴弹、榴霰弹和散弹,射程12公里。
图片
图片
该炮威力巨大,可以击穿480毫米厚的铁甲。在当时世界范围内是最先进的火炮之一,同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制造的体量最重,口径最大的大炮。这款炮每门造价8万两白银,清朝一口气生产了70门。
图片
江南制造总局的炮厂车间,相当现代化
20世纪初,上海的江南制造局炮厂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向世界看齐,能够生产同口径同技术水平的火炮了。1905年仿制成功的克虏伯式14倍75毫米山炮,基本实现了零件全部国产,累计生产了600余门。
除此之外,清朝还生产了阿姆斯特朗120毫米口径速射炮,150毫米口径阿姆斯特朗快炮,230毫米口径升降后装线膛炮…...
至清朝灭亡,清朝共计生产了近代化火炮3900余门
清朝可以制造装备200毫米以上大炮的平远号铁甲舰,如果再有10年时间,造出来无畏级战列舰也不是不可想象的。宣统时清朝财政收入是3亿两白银,钱不是个问题。
英国陆军在1901年拥有了马克沁,而清朝1895年就已经开始装备国产马克沁重机枪和麦德森轻机枪。清朝灭亡时的1910年,清军海陆军装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比较领先的。
图片
清政府虽然有一支装备先进的军队,但是这支军队却屡战屡败,使清朝末期成为中国历史上遭受外来灾难最悲惨的时期之一!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清末系统性的腐朽,不在本文范畴。
民国造了什么炮?
民国期间,六大兵工厂中,四川军阀刘湘麾下的民营企业华兴机器厂主要生产的是启拉利和捷克式机枪,没有造炮能力。不过要注意的两点是,抗战爆发后该厂被国民党兵工署收购,连设备带库存带厂房等,总计42万法币,在转产捷克式前,该厂利用库存材料又生产出1900挺启拉利机枪;另一点是,抗战期间刘湘创建的钢厂竟然在大后方倒闭了。这说明了什么,自己体会。
一、沈阳兵工厂
整个民国期间,中国大概生产了身管火炮约4600余门,其中1200门都是1924年到1931年东三省兵工厂生产的,口径和质量基本上是民国期间最好的。但东北沦陷后,这个兵工厂成为鬼子的军工厂,侵华日军所使用的大部分武器弹药都是沈阳兵工厂和太原兵工厂所生产。
沈阳兵工厂制造的大炮计有
1、辽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生产370门;
2、辽14年式75毫米山炮,1925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成功,至1931年生产72门;
3、辽14年式77毫米野炮:1925年至1931年生产300门;辽13年式75毫米野炮:1924年至1931年生产108门;
图片
4、1924至1931年生产105毫米加农炮12门;
5、1924年至1931年生产100毫米榴弹炮300门;1925至1928年生产105毫米榴弹炮16门;1925至1931年生产150毫米榴弹炮21门;1931年9.18前,刚刚试制2门240毫米榴弹炮。
图片
“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在沈阳兵工厂与240毫米重炮炮弹生产线合影
另外,沈阳兵工厂还试制了4门高射炮。
二、太原兵工厂
虽然太原厂技术设备及生产的火炮较落后,质量不佳,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其自带钢厂,可以自产炮钢。太原厂生产的火炮有:
1、晋造75毫米山炮:太原兵工厂1923年至1924年生产晋12年式200余门,36年,37年又生产200余门(抗战后停止);25年至28年生产晋13年式800门;28年至29年生产晋17年式700门;47年、48年生产晋36年式191门
图片
八路军缴获的晋造75毫米山炮
2、1927年至1929年生产晋16年式105毫米山炮30门;
3、1929年至1937年,生产晋18年式88毫米野炮150门;
1932年,中原大战失败下野的阎锡山复出,考虑到中日战争不可避免,日军的入侵迫在眉睫,阎锡山主动提出将太原兵工厂(附带钢厂)交中央,利用国民党控制的财力、物力、人力,升级扩建兵工厂,扩大生产。经一番讨价还价后2200万元成交。
图片
太原兵工厂仿造日本九二式重机枪
然而,国民党的大员们去太原转了一圈后,说算了吧,俺们要在湖南建一个世界一流的兵工厂,生产世界一流的大炮。于是,计划、计划再计划,一直计划到日军攻入湖南,仍然在计划中。
曾经有位跟我吹株洲炮厂生产的德国大炮是多么的先进,威力是多么强大,我问他,抗战时株洲炮厂生产了几门炮啊,1门?2门?3门?......他说他不知道生产了几门。
三、江南制造局
1、沪造克虏伯75毫米山炮,江南制造局1905年仿制成功,1907-1928年累计生产494门;29年至31年约产120门。1932年丧失造炮能力;
2、解放前,上海兵工厂试制了2门20毫米高炮;
曾经能够造巨炮的江南制造局,被国民党整废了。
四、汉阳兵工厂
人们的印象中,号称亚洲最大兵工厂的汉阳兵工厂是生产汉阳造、中正式步枪的,其实,汉阳兵工厂原先也是会造炮的。
1、1929年,汉阳兵工厂试制成功37毫米平射炮,生产约200门(性能不如辽14);
2、克虏伯75毫米山炮,1925年,汉阳兵工厂生产该炮6门。
3、汉造10年式75毫米山炮:1921年仿制成功,至1928年止累计生产68门。29年到37年约生产160门;
图片
另外,江南制造局、汉阳兵工厂也生产了一些75毫米野炮,数量不详。全面抗战爆发后,汉阳兵工厂失去了造炮能力。
五、扈江制炮厂
陈济棠花费了1100万元建设了扈江炮厂(广东第二兵工厂),试制成功75毫米榴弹炮2门,105毫米榴弹炮1门。然而,1936年二期钢厂建设还没开始,陈济棠下台,之后,在蒋介石国民党接管下,扈江兵工厂竟然停产了,一直到抗战爆发。
当时,国民党买一门博福斯75毫米山炮,全炮下来带炮弹,需花费10万元。购买110门的价钱就可建一个生产榴弹炮的扈江炮厂,购买220门的钱就可以买下年产200门以上山炮、野炮的太原兵工厂附带钢厂,国民党出于何种考量,望有人能答疑解惑。
扈江炮厂内迁后,改名为兵工署第50兵工厂。其后利用东北军的库存,生产了一些150毫米重迫击炮,由于不属于身管火炮范畴,迫击炮不予计算。
抗战期间,50兵工厂利用战前库存,制造了4门20毫米高炮和94门37毫米平射炮。就这么多,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就生产了98门身管火炮。
1947.11,50兵工厂仿制成功36年式57毫米无坐力炮,至49年11月约生产95门。
日本投降前,日本总计生产了各式机枪12万挺(日本很少进口),而中国连带战前购买、生产的机枪,中国军队共有20万挺以上的机枪。中日双方军队在武器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重武器方面。
抗战前,国民党购买了三万多挺捷克式机枪,购买了几百门博福斯75毫米山炮和莱茵金属37毫米平射炮。仅购买捷克式机枪的钱,就足够购买88个年产2000挺启拉利机枪(带厂房带设备带库存材料)的华兴机器厂,足够购买3个年产200门以上山炮、野炮的太原兵工厂(附带能自制炮钢的钢厂),足够建设6个能造大口径榴弹炮的扈江炮厂......如果把购买外国武器的钱用在国内制造生产武器,哪怕只用一半的钱用于国产武器制造,排开几十万挺机枪、五千门大炮,小日本还有胆量进攻卢沟桥吗?
国民党是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不向国外购买,怎么能拿回扣?怎么能发财?至于发展民族工业,富国强军抵御外侮,买办们没心思考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