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疗面点.食药同源

 杜德春焙烤博士 2022-07-11 发布于内蒙古

食疗面点.食药同源

首发|杜德春

五色五味

《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食入五味,各走其所喜的五脏,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咸味入肾。日常所食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中都各具有五味所属。本文以五行生克规律,说明了五味与五脏疾病的关系,故名。

《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药食同源”指的是许多食物与药物同属一个来源,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食物和药物都能够防治疾病。

《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

药食就是食品都是药,四气,五味,只有中国的5千年总结的智慧财富,大道至简,把食品按五行,五色入五脏对应了就是大药。

这是唯一的道,根茎叶果,果,果是种子,种子的生命力是宇宙之力。

食疗面点

中国的食疗源于先秦。《周礼·天官》记载,周王室中设有“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而周天子的食品中,有、饵、糁等面点,亦在食医“掌和”的范围之中。因此,中国面点与食疗的联系,也可以追溯到周代。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医书中对大麦、小麦、荞麦、粳米、糯米等谷物的性味及疗效记载较多。但具体面点的食疗资料保存较少。当和大量《食经》、《食方》亡佚有关。

隋唐五代时期,食疗迅速发展。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序论中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卷七十九)惟其如此,这一时期的食疗著作尤甚多。

如隋代医学家马琬有《食经》三卷、崔禹锡有《崔氏食经》四卷,唐代医学家孟诜有《食疗本草》、昝殷有《食医心鉴》,五代时的医学家陈士良有《食性本草》等。尽管这几部著作有的已亡佚,但从现存的《食疗本草》、《食医心鉴》辑本来看,面点在食疗中应用得还是较多的。两本书中有数十种面点,如傅饪、索饼、馄饨等,可以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的多种疾病。

(一)《食疗本草》中的面点

《食疗本草》为唐代同州刺史孟诜所撰,后又曾经张鼎增补。古代有三

卷和A)之说。

《食疗本草》早已亡佚。近代中外学者罗振玉及日本人中尾万三等据唐、时一些医书中的引文进行辑佚,曾出过一些辑本。1984年,中国的中医药专家又合作出版了《食疗本草》新辑本,共收食药260味据《食疗本草》新辑本,里面共收食疗面点近十种。举例如下

(1) 山药傅饪: “治头痛,利丈夫,助阴力。和面作馎饪……’

(2)姜末馄饨: “(治冷痢)取椒之为末,共干末等分,以醋和

面,小馄饨子,二七枚。先以水煮,更之饮中重煮。出,停冷吞之。以

(3)艾叶馄饨:“若患冷气,取熟艾,面裹作馄饨,可大如弹子许。”粥伙下,空腹,日一度作之良。

(4)枸杞面粉糊:“(枸杞)洗去泥,和面拌作饮,煮熟吞之,去肾气

尤良,又益精气。

(5)鼠李饼:“()谷胀,和面作饼子,空心食之,少时当泻。”

以上食疗面点中的食药,本身就具有各种疗效,再与面粉配合制成各种面点后,便于人们食用,于不知不觉中治病。食疗面点确实是中国人的一个发明创造。

采撷《食疗本草》、《黄帝内经等。

杜德春:

焙烤食品工程系统专家

米稻麦主食营养工程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