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托命 译莎报国

 湖畔书香阁 2022-07-11 发布于山东

1947年秋,中文版的第一部《莎士比亚戏剧集》,分三辑(喜剧、悲剧、杂剧)计27部剧本,由当时还在上海的世界书局出版后,惊艳了全世界,迎来的是如潮好评,西方世界赞叹曰“没想到中国人,能用汉语译出这么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

这个事件影响之大,其背景也深厚,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已有很多人们用难以计数的文章、电影、人物传记、视频、论文等形式,用多种媒体都早已说明过,在此值“新时代阅读+”创合之际,再用最普通的汉语文字做一复述,也是对那些用文化保国、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先驱、先贤们的纪念。

在鲁迅、胡适、梁实秋、朱生豪等各位先贤,用才华和智慧奋力彰显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那个年代,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就是报国的壮举。

大背景是,二十世纪初,日寇开始对中华大地的进一步入侵,而在1909年日本作家坪内逍遥用日语译完《莎士比亚全集》40卷,并在以后的20余年时间内完成第二次新译,成为闻名全世界的莎士比亚学者,到1928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坪内逍遥在70寿辰之际,极高调地赞赏了他将莎士比亚全集翻译完成的功绩,建立了戏剧博物馆,这足见当时日本人的骄傲。此时,日本人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入侵中华东三省,并宣扬中国是个“没文化的野蛮国家,连莎士比亚戏剧的全译本都没有”,也成了它们入侵中华的借口。

在此关头,首先发声的是伟大的鲁迅,他先连发三篇文章,篇篇如投枪,直刺读者心玄,呼吁我国也能出莎士比亚那样伟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并找人把莎士比亚戏剧集译成中文,但因为没有找对人,无果。

很快,胡适,在有了经费以后,在三十年代开初就积极策划翻译莎翁全集计划,组建团队,探讨策略和方案,但团队没能组建,倒是只有一人担负起了这项文化托命,他就是不凡的梁实秋教授,他一边在当时的国立青岛大学教书,一边开始了莎翁戏剧的中文译介,很快便大有成绩,到1936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他译的莎士比亚戏剧7种。抗战全面爆发时,他完成了8部,4部悲剧4部喜剧,抗战期间又完成了一部历史剧的翻译,而其后基本中断,直至他后来移居台湾......

在另一条战线上,几年后,一位杰出的青年也担当起了这种文化托命,他是受命于他刚任职不久的上海世界书局,他名叫朱生豪。

1935年堪称上海文化界的“翻译年”,别的人和翻译的事这里不说;是年,23岁的青年翻译家朱生豪着手开始了译莎戏剧重任,和梁实秋一样,也是独自担当!

鲁迅先生受命的人,虽然有英汉双语的功底,但没有译莎的举动,他要“等老了再说”,这令鲁迅先生很懊恼,从此和此人绝交,至死未再见面。

年轻的朱生豪凭自己的优越的中英文水平,尤其是古汉语文言文和现代汉语转化而成的独特文字风格,他译得很快也很出色,但时局动荡,外敌入侵,首先是武力,然后是文化,日寇占领了朱生豪工作的上海世界书局,破坏了那里的设施,焚毁了朱生豪的莎剧中文译稿。

朱生豪在流亡和失业状态中重新开始译莎剧大业,他认为这是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也是回击日寇侵略的另一种斗争形式,是一项民族英雄般的壮举,尤其是他重返工作岗位后,在上海租界内担任《中央日报》副刊的回击日寇侵略军的“小言”撰稿人,不但以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小言”短文,唤起民众抗日侵略的决心,鼓励军民勇于继续抗战,同时,业余继续重新开始译莎剧。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租界,炮火击毁了朱生豪重新翻译的莎剧译稿,日报社停刊,朱生豪逃出租界,再一次流亡,又处于失业状态,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译莎剧使命,在颠沛流离失所,生活极度困难中再次重新开始译莎剧伟业。

在此抗战艰苦的岁月,梁实秋暂停了他的译莎工作。在敌占区,在惶恐无助中,在生存生活都成问题的艰苦环境里,朱生豪继续坚持译莎剧不辍,躲避日本人和汉奸的侵扰和迫害,朱生豪曾遗留在一个山洞里三麻袋莎翁戏剧的中文译稿,直至战后才被人们发现,这颇能说明当时朱生豪的译莎决心和工作环境。

这同样说明,朱生豪的译稿是三次丢失,那么他也是三次重新开始翻译莎剧的。

1942年,朱生豪在同学、老师和书局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和前来寻找他的诗友、校友和长达10年相恋的爱人宋清如完婚,婚后,生活安定,在自己家的老宅里,这一对“柴米夫妻、神仙伴侣”一边照料家人,一边共同继续译莎失业,还整理编撰唐诗宋词和自己的诗词,作为业余的消遣,同时,在敌占区,生活和生存是个难题,这一家人的生活极度拮据,有时清如得回娘家寻求接济。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生豪继续着翻译工作,因为和书局有合约,可以预支部分稿费和稿纸,但书局也是在那个艰苦的时局里艰难地维继着,生豪只好自己节约在节约翻译经费和生活开支,好在有了以前翻译的底子和基础,这回,朱生豪的译莎工作进展顺利,夜以继日的艰苦的脑力劳动,没有可供参考的书籍,老家没有可资为师请教的师友,只有妻子宋清如帮助生豪生活和稿件的誊抄和润色。

也正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和艰难艰苦的生活,营养跟不上,朱生豪在儿子出生不满周岁时,再也不能坚持了,长期的脑力的工作和三番三次的重新翻译组稿,累垮了他的身心,1944年12月26日,朱生豪在译成莎士比亚戏剧27部又半后,心力交瘁,不治而殉道。从1944年底到此时,朱生豪十年三译莎翁戏剧,成绩斐然,三次译稿被毁(丢失)三度重新开译,那份使命般的执着,令人感叹不已。

朱生豪正是一直以一位“殉道者”的信念,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了译莎不辍,成绩客观,到此时,他是第一位较全面地最多地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年轻翻译家,享年32岁。他的影响对后世不可估量,巨大无比。

梁实秋的接续译莎工程是在他移居台湾后的1959年,胡适先生的翻译计划和委托,自家老父亲的鼓励和要求,妻子的默默辅助,他“硬着头皮,非干不可”,他还特别担心天不假自己以年月,完不成这一任务。再经过一年的最后冲刺,终于在他预定的年限内告成大功。1967年8月他完成了37本莎士比亚全部戏剧作品的翻译,由台湾远东图书公司出版。这项工程发起人胡适曾许诺等全集译成将举行酒会庆祝。遗憾的是,胡适先生已于五年前逝世,无缘参加由多方参与的盛大庆祝会。梁实秋又用了一年时间译完莎士比亚的3本诗作。至此,40部的莎氏全集全部译完,前后长达38年。

我们回顾一个中国人在英国遭遇的尴尬和痛心的事实:1942年,作家兼当时而战斗战地记者萧乾,在英国的伯明翰参观莎士比亚的外国译本展览。他看到在东方国家的译本中,最完整的就是日本的坪内逍遥的那套全集,除剧本外,还附有传记、年谱、研究专集等精装烫金的洋洋大观数十册,而“紧挨着的就是中国,在空荡荡的台子上,摆了薄薄的一本中华书局出版 《罗密欧与朱丽叶》,译者是田汉”,这让战地记者萧乾感到很丢脸,从展览会“赶紧溜出”,当时的萧乾一路在想:“一个国家的国力不仅仅表现在大炮军舰的数目上,也不光看它的国民产值多少。像世界公认的这样经典名著的翻译情况,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

梁实秋和朱生豪,在整个国家和民族当时的危难之际,勇于担负起文化使命,抱着为国争光的情怀和托命的担当,以民族文化自信的顽强毅力,为人类贡献了自己母语的莎翁全集译本,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