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档电视综艺节目好火。 一个是教人读诗词的《中华诗词大会》,另一个是教人写信的《见字如面》——都是现在的人不大会做的事。 你们啊,连email都写得少了吧,更不用说纸面上的信了。写情书向女孩告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波叔很怀念。 情人节快到了,波叔突然很想读一读情书。 读谁的呢? 有个人写的情书,既孩子气,又不失霸道总裁风范。现在的年轻人不就好这一口? 这个人就是—— 朱生豪 此人一生短短32年,做了两件事情。 一是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二是给爱人写了满满一本情书集,共有540封。 一个能让莎士比亚开口说中文的人,必是个颇具浪漫情怀的人,所以能写出海量情书也就不奇怪了。 写情书的对象,当然是他最爱的妻子。 朱生豪1912年出生时,朱家已是家道中落,谁知道他又10岁丧母,12岁丧父。 想改变这不幸的命运,唯有勤学苦读。 朱生豪自小学习成绩优秀,17岁即被保送进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副修英文。 这个浑身才气的少年在大学第二年加入了“之江诗社”,才情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许,被誉为“之江才子”。 大四那年,才子遇到了生命中的才女——宋清如。 宋清如比朱生豪小三届,年龄却比他大半岁。是地主之家的大小姐,家庭背景跟穷小子朱生豪可是一个天一个地。 宁可不要嫁妆也要坚持求学,她在1932年考入之江大学文理学院。 之后便是才子佳人,以诗为媒,相知相爱。 然而好景不长,朱生豪很快就毕业了,之后去了上海,就职于世界书局。 刚开始热恋就分隔两地,异地恋的苦谁尝过谁知道,不好受。 那时候没电话没手机没微信,那怎么倾诉相思之苦? 写情书。 朱豪生忍受着分别的苦楚,三天两头就给还在大学里的宋清如写信。 他在信中谈自己的生活、工作,也谈对人生、爱情和对社会的看法。无论谈及什么,都包含着对宋清如深切的思念。 在朋友的眼里,朱生豪是个“没有情欲”的木讷书生。 其实,只不过是因为没遇到那个点燃他情欲的人而已。宋清如,就是点燃他情欲的火花。 他在情书中的情感炽热得让人吓一跳。
又要把人家欺负得哭不出来,又要把人家抓起来打一顿,却还说自己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 又孩子气,又霸道,甜腻腻的,哪个女孩子读到不羞红了脸? 再看每封情书前面给对方取的那些随心所欲的称呼:
“清如”、“宝贝”都是平常的,连“祖母大人”、“婆婆”、“爷叔”都胡乱叫起来。毫无逻辑,但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人不就是这样吗? 还有“宋神经”、“女皇陛下”……不知收信人宋清如作何感想。 反正波叔觉得萌死了。 更让人喷饭的还有最后面画风清奇的署名:
“你脚下的蚂蚁”低到了尘埃里,“黄天霸”又霸气十足;“综合牛津字典”带有一丝自得,“厌物”又充满让人怜惜的气息。 朱生豪,想不到你是这样会撩妹的汉子。 太苏了。 可你别以为人家只会你侬我侬,不务正业。 1935年,朱生豪与世界书局签订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合同,开始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工作。 两年之后,他译完了莎翁全集的第一部分,也就是9部喜剧。 这时,日本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扩大了侵华战争。他的寓所被战火炸毁了,译稿被烧掉了。 第一次打击。 欲哭无泪的朱生豪回到嘉兴乡下,咬咬牙,再起炉灶。1938年,他重返世界书局,继续未尽的工作。 多事之秋,命途难测。翻译工作才持续了两年,1941年,日军占领上海,朱生豪又丢失了全部资料和译稿。 第二次打击。 先后两次呕心沥血的工作,到头来却是一场空,这连番的打击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幸好,有宋清如陪在他身边。 1942年,在坚持了9年的鸿雁传书之后,都年过而立的大龄青年朱生豪和宋清如,终于走到了一起。 在朋友的见证之下,两人完婚。仪式虽然仓促,却仍然是甜蜜的。昔日诗社的老师、一代词宗夏承焘为他们题词: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婚后,朱生豪一心一意地继续翻译莎翁。他也曾邀宋清如一起译,但她以自己英文水平不及他为由婉拒了。 看着丈夫夜以继日地伏案工作,这个一代才女,默默地退到丈夫的身后,为他校对誊写译稿,精心照顾丈夫的起居。 可惜悲剧还是发生了。朱生豪积劳成疾,患上了肺结核。战争年代缺医少药,肺结核在那个年代近乎绝症。 1944年12月26日午后,朱生豪轻轻唤了句:
便撒手人寰。 他留下结婚才2年的妻子和13个月的稚子。 朱生豪的离世,给宋清如留下无尽的伤痛。心灵的孤寂不用说了,更实在的是,他留下了180万字的译稿有待整理校勘,还有他们的爱情结晶嗷嗷待哺。 莎士比亚一共有37部作品,朱生豪译完了31部半,还有五部半。不完成丈夫的遗志,宋清如是不会甘心的。 日子过得再绝望,她也要替他完成未竟的事业。 1955年,宋清如向当时所在的单位杭州商校请了一年事假,回到四川,由朱生豪弟弟朱文振协助,潜心翻译朱生豪未完成的莎翁历史剧。 她完成了吗? 是的,她完成了。 但我们永远无法看到宋清如的译文。因为历史竟然如此相似,文革抄家,像丈夫之前两次的译稿一样,宋清如的译稿尽被毁去了。 然而,波叔想,对宋清如来说,重要的是过程吧。 她只是想重温丈夫翻译莎翁的岁月,以及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对贫贱夫妻难能可贵的真情。 无论如何,她沿着丈夫开辟的道路走了下去,而且独自走完了。至于结果如何,她已经不在乎。 她可以毫无愧色地告慰丈夫。 无论如何,朱生豪那540封情书,见证了他们伟大的爱情。 那是搁到现在都令人羡慕的感情。 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电话、信息、微信、视频聊天,极大地缩减了异地交流的时间和成本。 可你翻翻自己的聊天记录,有几句是值得铭记的? 但情书不一样。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不信?波叔就说一句:“你好哇,李银河”——你是不是立马想起了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 可惜,那种凭借书信传情、时光慢慢流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那些美丽的情书却会一直流传下去,里面记录的爱情与哀伤也会随之流传,直到永远,永远。 情书的故事看完了,波叔提醒你,记得给身边人一个拥抱,不在身边或者尚未成事?发给那个他/她看看吧。
点击蓝字,阅读更多人物故事 好多菠菜问波叔群入口怎么找,点击??下图即可 明天情人节,一定要打扮得靓靓的 这款皂你值得拥有 ▼点这里,去杂货铺逛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