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骚读札:“关关”何意?

 吴营洲文存 2022-07-11 发布于河北

诗骚读札 

吴营洲

“关关”何意?

一部《诗经》,首篇是《关雎》。《关雎》的首句,则是“关关雎鸠”。我想,这句“关关雎鸠”对国人而言,皆是耳熟能详的。

那么请问:其中的“关关”,究是什么意思?

此时此刻,我忽地想起一句话来:“你不问我,我还明白;你若一问,我倒有点蒙圈了。”

一笑!

待我回过神来,恐是会这样回答的:这个“关关”,不就是个“象声词”吗?不就是“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鸣叫声”吗?所有的《诗经》译注类文字都是这样解释的啊!

然而,然而,我新近在一篇旧文(《关关、复关、间关——〈诗经〉疏证之一》,载《文史知识》1994年第9期,作者胡振华)中,却读到了另外一种说法,称“关关”,并非“相互应和鸣叫”,而是“相依相连”。

该文作者何以会这样认为?

他称:“首当寻找'关’之本义,再求得转喻和引申。”

他称:“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关,以横木持门户也。’意即用横木将门与户墙连为一体,关是连。”

他称:“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说明了关之本义。段氏言:'凡立乎此而交彼曰关。’其本义当为动词。”

他称:“只有准确地理解了'关’的本义,才能正确地认识'关’在《诗经》中的意义。”

他称:“《诗经》时代较早,其字义当比较接近本意。”

随后他写道:

关关,应为相依相连。它是动词叠用成形容词,表明雎鸠间相依的状态。对此,我们有必要了解雎鸠的特性。

《本草纲目》雎鸠:“雄雌相得,挚而有别,交则双翔,别则异处。”

《朱子语录》言雎鸠:“状如鸠,差小而长,常是雌雄两两相随不相失。然亦不曾相近,须隔丈来地。”

徐弦《虫鱼图》云:“雎鸠常在河洲上为俦偶,更不移处。”

相亲相爱是雎鸠的主要特性。“关关”,在诗中修饰的是雎鸠,而不是它们的叫声。由诗意可见:“君子”看到了河洲上雎鸠“两两相随”,从而引发了想与“淑女”配成双的情感。这是视觉共鸣而非听觉共鸣。若是听到什么所谓的“和鸣声”而引发,那么“在河之洲”这一视觉意象便不能出现。

所以,我认为叠用是状雌雄雎鸠两两相随,相依相连。或可引申为相濡以沫,相依相偎。

这样的分析有道理吗?我的回答是:自然是有“道理”的,而且“有理有据”。

然而问题又来了:对这“关关”一语,我是该认同“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还是该认同“雌雄雎鸠两两相随,相依相连”?

前者是“听觉”,后者是“视觉”,固然没有可比性,但,设身处地地想,我觉得前者更“合理”些!

试想,当你走在河边时,或许很容易就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雌雄雎鸠的“和鸣”声,则不易看到雌雄雎鸠“相依相连”的身影。也许不等你走近,雎鸠就飞走了。

再者说,一群女孩子在河里采荇菜,又说又笑,又打又闹,又唱又叫,场面定是会十分热闹的,那些雌雄雎鸠,怎会安安静静地在某处“相依相连”?只能是飞在空中或落在树丛中“关关和鸣”。

当然,在河洲上相互依偎着一唱一和的雎鸠,自然也是有的,自然也是寻常能够看到的画面。

相关链接:

《螽斯》:一首锋芒锐利的诅咒之歌

《君子偕老》的一个标点

《无衣》是首“厌战诗”

《墙有茨》的“本义”

《东山》是何时写就的

《黄鸟》背后的“腥风血雨”

《汝坟》中的“王室”

《候人》“题旨”一解

《二子乘舟》琐谈

《东方之日》小议

《东门之杨》断想

为什么是“羊牛下来”

新译《诗经》· 写在前面的话

新译《诗经》· 兔爰

新译《诗经》· 羔羊

新译《诗经》· 正月

新译《诗经》· 考槃

新译《诗经》· 杕杜

新译《诗经》· 东方之日

新译《诗经》· 葛藟

新译《诗经》· 匏有苦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