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

 菊斋 2022-07-11 发布于江苏

李商隐将灯挑得更亮了些,他又看了一遍自己的家书,想着写的是不是太含蓄了些。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他犹豫了下,笔顿了几顿,最终还是觉得直白一点好。既然已经是老夫老妻了,那么清清楚楚的告诉她自己想她了也没什么不好,他想。

于是李商隐咬了咬牙写了一封信:

晏媄:

见字如晤。

你的家书我已经收到了,你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我很想告诉你一个准确的时间,但很遗憾,我也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回家。

我此刻能告诉你的只有巴山的夜雨,和被雨水涨满的秋池。

我并不是不想告诉你此刻我有多么想你,只是我想将现在的想法留到以后,留到某个你我共剪烛花的夜晚。

到那时,我便将今夜想到的所有关于你的事,娓娓道来。

   商隐

    辛未秋



李商隐恋爱了,对象是牛党官员的女儿。

那是公元837年的一天,李商隐受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去到他家里做客,然后就在王家府邸里,他邂逅了自己的爱人——王晏媄。

当时的李商隐25岁左右,进士新中,可谓是年少有为,而王晏媄作为名门之女,端庄有礼,亦是无可挑剔。

于是在和王晏媄相识后不久,李商隐大胆示爱,他直接写了首情诗送给了王晏媄。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李商隐《荷花》

在这首诗里李商隐含蓄却又直白地表示了自己的爱慕,这首诗最后一句“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的大概意思是:你在立秋前将要因事离去,我不知道你我下次相见是何时,但这不重要,我知道我们下次相见的地方是哪里——应该是在我的梦里吧。

李商隐的这一番主动出击直接将王晏媄的心门敲开。

确实,像李商隐这样优秀又主动的男人怎会不被爱呢?

于是在之后的时间里李王的感情不断升温,再加上老节度使王茂元的主动撮合,终于一年之后二人喜结良缘。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朝中就有一些官员不乐意了,他们开始批判和攻讦李商隐的感情生活。

但李商隐和王晏媄却也没法反击什么,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他们确实属于一对“禁忌之恋”。



李商隐出身贫寒,少年时期曾经靠“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来贴补家用。

按理来说以他的家世背景即使真有奇才也不会那么早就金榜题名,他能在25岁就青年得志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他的骈文老师令狐楚。

作为一名资深星探,令狐楚非常欣赏李商隐的文才,对其十分器重,也正是由于他的延誉,李商隐才能早早地就得中进士。

对于在自己一穷二白时出手提携的伯乐令狐楚,李商隐也始终想着感恩和报答。

他曾写下《谢书》,表达了对令狐楚的感激和对自己未来仕途的信心。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李商隐《谢书》

但世界上是没有免费的午餐的,李商隐受了令狐楚这么多的帮助他自然也需要做点什么,比如说加入令狐家所在的“牛党”

当时的唐朝党争分外激烈。整个官场分为“牛”“李”二党,这两个党派相互斗争、绞杀、水火不容。


然而就在李商隐及第后不久,默认为“牛党”身份的李商隐却爱上了“李党”中官员的女儿王晏媄。而且还为了迎娶王晏媄接受了王茂元的聘请,做了节度使的幕僚。

这自然为很多“牛党”的人所不容,很多人开始攻击李商隐“忘本”、“背叛”。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更是对李商隐恨得咬牙切齿。

而且更糟糕的是如果李商隐真的娶了王晏媄,那么“李党”的人同样也不会接受这么一个“牛党”扶持起来的人物,李商隐的前途会变得非常糟糕。

但最后,李商隐不为所动,他已决意和王晏媄成婚。

不久后两人洞房花烛,天地同庆。



由于李商隐在党争中做错了选择,牛李二党不能对他予以信任,他开始被两党排斥。仕途一再受阻,官职再三被贬,接连不断地被发配至偏远之地,也因此他与王夫人聚少离多,长年只能靠书信往来。

但时间和空间并没有隔绝住两人的爱意,李商隐如是写道: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无题》

虽然你我远隔千里,但你我心有灵犀,对彼此的美好回忆早就刻进了脑海,你我互为知音,便是全天下的有情人看见咱俩的缘分说不定都得羡慕。

虽然在李商隐工作后两人聚少离多,但那份爱意却始终存在两人心底。



好事难久,不幸地是在李商隐38岁那年,王夫人就早早地病逝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这是李商隐在年近半百时写的一首诗,很多人认为其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指的是他对过世妻子的怀念之意。

美好的东西总是不够长久,尽管李商隐和王夫人的感情是那么深沉和真挚,但是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是那么脆弱,生老病死难以逃脱。

也因此,这首诗里写庄子梦蝶、写望帝啼鹃、写鲛人泣珠、写良玉生烟,无一不在写人活一世,面对美好事物虽尽力争取、却总会失去的命运。他想或许正是因为人本身太过脆弱,所以显得一些情感是那样美好吧。

王夫人死后,西川节度使柳仲郢见李商隐一个人鳏居十分清苦孤独,便想把才貌双全的年轻乐伎张懿仙赐给他。但李商隐写信婉拒了,他说:至于南国妖姬,丛台妙妓,虽有涉于篇什,实不接于风流。

李商隐告诉柳仲郢也告诉了世人:我的诗里虽有香艳之作,但我并不是一个轻浮的人。

直到去世,他都没有再续娶。



在李商隐远游巴蜀的某天,他突然收到了一封王夫人的来信,信上问他何时归家。

他看了看信封,发现信是很早就写好的,也许是在他出发没多久这封信就寄出了,而后远远地跟着他的足迹走了好久后方才到了他的手里。

李商隐掂量了下手里的信后不由地露出了笑容,他当即决定回一封信给妻子。

于是在巴山雨夜他提起笔来,写了一首诗和一封信,第二天一并寄出。

在寄信的时候李商隐忍不住想到妻子看到信的模样,或许是安心,又或者是害羞?确实,他自己写信的时候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想到这他不由地又笑了。

但李商隐不知道的是,王晏媄已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这封信注定不会被她看到了。

编者按:
就史实而论,李商隐在牛李党争中的处境较为复杂,《夜雨寄北》和《锦瑟》是否是李商隐寄妻之作也无定论。关于这些无定论的内容,支持作者在文学范围内有所发挥。本文观点不代点本号观点。

作者:聆思

本文为菊斋原创首发。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