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从不焦虑的人,到底做对了什么?

 明经方 2022-07-11 发布于湖北

Image

作者|和小畏
编辑|张罐子
责编|天雅 陈沉沉

 
在心理行业待久了,经常会被人问到: 

到底该怎么缓解焦虑啊!
 
我也曾一度猜想,那些从不焦虑的人,是不是天生就拥有神奇的本领,让他们总是泰然处事。
 
但随着接触各色各样的人,我才发现:
 
总是从容的人,并没有什么奇妙的能力;
 
真正让他们和普通人拉开差距的,其实是一个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特质:
 
了解并接受自己能力的边界。
 
即:清楚自己哪些事情办不到,哪些事情办得到。
 
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现实中很多人却做不到——
 
我们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经常把极其困难的事情,认定为自己「理所应当」要做到。
 
结果费尽力气也做不到,事后还不断谴责自己,导致身陷焦虑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
 
  
Image
不了解能力的边界
就会被“理所应当”围攻
 
 
我曾在咨询中,遇到过一位非常焦虑的妈妈。
 
身为老师的她,每天都在思考: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教好我的孩子?
 
我问她,“在你心目中,怎样才算'教好孩子’呢”。
 
她说了很多标准:

女儿要比别人更加自觉学习;

女儿要比别的同学成绩要好;

女儿愿意接受妈妈给她的任何生活建议;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女儿都要愿意和妈妈讲……
 
我对她说,即使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心理学家来培养,也未必能够培养出这样的孩子。
 
但她却说:可我是老师呀,所以我的女儿不能差啊!
 
原来,在她周围,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都对她抱有着一个期待:你是老师,就理应把孩子带得很好。
 
被说多了,她也逐渐认同了这种期待,把外界标准当成了自己的内在标准,认为自己理应把女儿教好。
 
就这样,她不断给自己制造焦虑,把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视作理所当然——

我必须要把女儿“教育好”。
 
结果是,她在持续的焦虑和崩溃中挣扎,最终还导致了女儿的反叛——离家出走,而且找回来后,一句话也不愿和她说,母女间的隔阂非常厚。

Image

从这位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当下许多人共同面临的处境。

每天被周围人各种“理所应当”的期待充斥着:

工作时间越久,就应当在职场混得越好;

到了某个年龄,就应该有车有房有伴侣;

对方身上的小毛病,应当很容易就改掉;

和孩子讲简单的道理,他应当很快就搞懂……
 
很多时候,这些期待的目标,是跟我们的实际能力存在巨大差距的。
 
当我们顺从这些期待,并以此去要求自己时,常常会沉浸在一种「不确定的希望」中:
 
误以为自己很有可能实现这些高难度目标,但实际上这种希望伴随着强烈的不确定性,甚至几乎不可能达成。
 
这时,人往往会很容易掉进一个“隐形陷阱”:
 
做到时,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不会因此而肯定自己;
 
做不到时,会认为自己很糟糕,因此强烈地否定自己。
 
这,就是焦虑感的来源。
 
  
Image
能力边界之外
充满不确定性
 
  
很多人之所以盲目地去做能力以外的事情,是源于和别人比较,总怕被拉开差距。
 
但却忽略了,如果一直盲目做能力以外的事情,结果只会榨干自己的能量。
 
甚至可以说,「不确定的希望」比「确定的绝望」更加伤人。
 
我的来访者小A,因为纠结是否要离婚一事,已经接近崩溃。
 
其中原因并不复杂。
 
小A想法丰富、乐于分享,但她丈夫却个性木讷寡言。
 
结婚12年来,每次小A真诚地与丈夫分享交流,丈夫的回应几乎都是“哦”、“原来是这样子”。
 
刚开始,小A还会耐心跟丈夫说,自己想要的回应是怎样的,丈夫也总是表示自己愿意改。
 
然而,事后还是老样子。
 
终于,不满积攒,小A开始爆发。
 
但当她提出离婚时,对方又会紧张地表示,自己确实有问题,以后会改。
 
这又让小A重新燃起一丝希望——说不定这一次,他真的能改?
 
但结果并没有。
 
终于,经历了无数次的期望—失望—再期望—再失望后,小A的心理能量被消耗殆尽。
 
她也彻底怕了,哪怕对方再诚恳地保证,她也期待不起来了,而是终日处于焦虑中:

他这次说的是真的吗?

万一他又做不到怎么办?

还有什么办法让他改变吗?
 
对此,我坦言:
 
在我看来,你之前试过的方法,都非常真诚、到位,我实在想不到如何去优化了;
 
而且你是否有想过,或许你的丈夫就是无法改变的。
 
事实上,在自己掌控不了的事情上,投注大量的期待,正是小A持续崩溃的根源。
 
因为,丈夫12年都改不了,说明这件事情仅是表面上看起来简单,实质上难于登天。

Image
 
当我阐明这背后的真实难度时,小A尽管很痛苦,但也开始慢慢地接受事实。
 
最终,她决定彻底放弃了改变丈夫的念头。
 
那一刻,她感受到的是「充满确定感的绝望」:
 
一方面,她终于接受了丈夫无法被改变的事实,这确实让她非常痛苦,
 
另一方面,这种痛苦又给了她一种确定感,她从此不用每天都去瞎猜丈夫的想法,也不用去想新的沟通技巧了。
 
相比于之前的胡思乱想,现在她只需要思考一个问题——

自己能否接受这样子的丈夫?
 
如果能,就继续过下去;
如果不能,就决心分开。
 
当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选择怎样的生活”上,主动权在自己,事情变得可控多了。
 
相信大家从小A的变化中也能看出:
 
学会给自己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感」,对缓解自己的焦虑至关重要。
 
 
Image
缓解焦虑
接纳自己的能力边界
 
 
那么,该如何找到「确定感」呢?
 
在我看来,有以下3个比较现实的做法。
 
一、承认自己的「能力边界」。
 
具体来说就是,一旦察觉到能力跟不上,即将陷入焦虑时,可以试着跟自己说以下两句话:
 
1、这事很难。
 
事情的难度,并不是由别人的看法决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的实践结果决定的。
 
很多看似简单,但尝试了很久都没有结果的事情,说明它们确实很难。
 
及时承认事情的难度,可以让我们减少自我苛刻。
 
2、这事我管不了。
 
如果一件事情不仅很难,还给你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那么不妨试着去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
 
就像小A。
 
后来她和我说,如果能够早点意识到自己管不了丈夫,也许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因此,找准时机对自己说“这事我管不了”,至关重要。

二、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去要求自己「应该做什么」,而是先问问自己:
 
我能做些什么?
 
焦虑的反面,是具体。
 
想要缓解焦虑,我们可以把目光锁定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并且越具体越好。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当老师的妈妈。
 
如果想要从痛苦中走出来,那么她可以试着去思考:
 
在教育女儿这件事情上,我能干预到的是什么?
 
比如,在听女儿讲话时,可以少一点评判,多一点好奇孩子的真实想法。
 
毕竟,任何父母都无法确保孩子想得和自己一样。
 
很多时候,盲目追逐高大上的目标,其实是内心太虚,急着去证明自己。
 
而真正的强大,反而是能够面对事与愿违,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
 
把注意力集中在力所能及的、具体的事情之上,脚踏实地一步步往前走。
 
三、接纳自己的能力边界。
 
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后,便要学会放下高期待,接纳自己的能力边界。
 
但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对此,我想分享一个方法——学会欣赏自己已经做到的事情。
 
曾有心理老师分享过一个案例。
 
女大学生小柳找心理老师咨询她的困扰——如何让自己晚上能够集中注意力看书。
 
小柳她原本计划每天晚上看书充实自己,但实际上计划总是被打破,不是忍不住玩手机,就是看连续剧。
 
每次计划落空都让她很自责:怎么这么简单的事情我都做不好?!
 
通过简单沟通,老师很快就发现,小柳平时肩负的工作,远超于其他同学。
 
她既是学生会干部,又是钢琴社团的副会长,同时还兼任班上的学习委员,
 
一般来说,背负这么多的事情,晚上想腾出一些时间让自己放松一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在小柳看来,这种正当的小憩,却是罪不容恕的。
 
老师试着引导她明白,她的期待已经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小柳虽然理性上认同,但心里依然非常痛苦。
 
她总觉得,一定还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让自己专心看书,只是自己还没有找到。

Image

后来在沟通中,老师发现小柳很聪明,工作只要交给她,几乎都不会出差错,并且她很多才多艺。
 
于是在每周咨询中,老师除了和小柳探讨如何专心看书以外,还会花大量时间去讨论她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

学生会的工作这么繁忙,你是怎么坚持过来的呢?
 
学钢琴这么多困难,你是怎样一个个克服过来的呢?
 
是什么原因让你能够如此坚持地要求自己不断精进呢?
 
在小柳心目中,这些事情原本都是应当的,自己也不曾因此而自豪。
 
但老师的提问,一步步破除了她的“理所应当”的思维。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小柳也开始放慢脚步去欣赏自己。
 
这样的沟通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小柳在一次咨询中说:老师,我想通了,晚上看不进去书就不看吧,我不去改变它了。
 
老师好奇背后的原因。
 
小柳说:我意识到了,如果是能做到的事情,我早就会做到了学钢琴、处理学生会事务那么难我都做到了,我这么久都做不到晚上认真看书,说明它就是做不到的。
 
产生这个变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小柳之所以想强迫自己看书,是因为她对自己不够满意,需要通过实现更多目标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自己的原有价值,是很难接受自己的能力边界的。
 
换个角度来说,当我们能够停下脚步,去细细端详自己已经取得的成果,便能慢慢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放下高期待,也更能与自己的无能为力和解了。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分享一个我特别喜欢的说法——
 
人一辈子会成长3次:
 
第一次,是发现自己并非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第二次,是发现有些事情,及时竭尽全力去做,却依然会没有结果。
 
第三次,是知道即使不一定有结果,但依然会选择全力以赴。
 
前两次成长,是在击破“理所应当”,并接受“事与愿违”。
 
而第三次成长,则是当我们不断把目光锁定自己能做的事情上,
 
一步步去努力,去感受、见证自己的能力与成长,就会变得越来越有能力去面对世事的变幻莫测。 END 

Image

作者: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