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职前阅读与职后阅读的异同

 直通一线王国己 2022-07-11 发布于甘肃

职前阅读以兴趣导向为主,职后阅读以问题导向为主。

职前阅读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主要以兴趣为主,对什么感兴趣就读什么,面比较广,选择范围比较大,甚至完全跟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也成为一个阅读重点。这种阅读看似目的性不强,焦点也不突出,发散性比较强。但对于日后却并非没有好处,相反,它可以为以后从事教育教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在某一个恰当的场合就用到了。职后阅读则以问题导向为主,阅读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具有即时性与目的性特征。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类问题开展阅读活动,如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困惑或针对某类知识寻求教学方法等。这种阅读专业性强,目的比较明确,焦点突出,聚敛性强,容易深入、透彻地开展系列阅读。

职前阅读以共性阅读为主,职后阅读以个性阅读为主。

职前阅读以共性为标记,如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完成共同的课程设计等开展的阅读活动比较频繁。或者也可能受教师或导师推荐的影响,共性阅读成为职前阅读的主要特征。职后阅读则因为个人面对不同的阅读环境和具体的问题而开展,带有更加强烈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提高的特征,不再受或较少受共同任务或共同环境的影响。有些集中于本体知识提升,有些聚焦于学科教学知识提升,有些则聚焦于通识教育的提升,各自的需求不同,阅读环境不同,阅读体现出更强的个性特征。

职前阅读带有强制性特征,职后阅读带有自觉性特征。

职前阅读可能更多地为了学业的完成,课程的需要,同侪的激发,阅读环境的影响,而不得不读,带有一定强制性。职后阅读则更多的处于自我提升与自我发展的需求而进行阅读。为了尽快做好本职工作,获得同行与领导的认可,在学生中树立更大的威信等开展阅读活动,带有更强的自觉性和个性化特征。

掌握职前阅读与职后阅读的特征,有利于组织和开展更符合教师需求的阅读活动,更有利于开展教师的阅读培训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