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255)风云突变(附音频)

 沉映香 2022-07-11 发布于湖北
点击此处,边看边听
公元451年三月十五,拓跋焘回到平城,祭祀祖庙,将南征经过报告祖宗,又把从刘宋裹胁来的五万多户百姓分别安置在京畿附近。
拓跋焘归国经过彭城时,派人对城中道:“我们粮食吃完了,暂且回去,等你们麦熟时我们会再来。”刘宋江夏王刘义恭信以为真。
等到麦子成熟时,刘义恭想把小麦全部割光,将所有人都转移到城中。镇军录事参军王孝孙反对道:“胡虏绝不会再来,即使真的来了,此事也不可实行。百姓被关在城中忍饥挨饿已久,正值春暖花开时节,可以挖野菜、摘野果充饥。一旦再让他们迁到城里,马上就会饿死。百姓知道自己会被饿死,我们又怎能控制他们呢?倘若胡虏一定来进犯,我们等他们来了再收割也不晚。”张畅也赞同他的意见。
最终,刘义恭取消了这个计划。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可看出刘义恭的能力和见识,畏首畏尾,杯弓蛇影,完全不是大将之才。
东晋雍州刺史鲁宗之投奔北魏后,儿子鲁轨官至荆州刺史、襄阳公,镇守长社,时常想要回到南方,只是由于当年杀了刘康祖和徐湛之的父亲,不敢回去。鲁轨去世后,儿子鲁爽承袭了他的官爵。
鲁爽自小就有武略,和弟弟鲁秀都深受拓跋焘的宠爱。之后,兄弟二人因为犯罪受到拓跋焘的盘问和斥责,一直担心会被诛杀。
鲁爽和鲁秀跟随北魏军从瓜步返回,来到湖陆时,向拓跋焘请求道:“我们与南方有深仇大恨,每次大军南下,都害怕殃及祖坟。借此机会,我们想把祖先棺木移葬平城。”拓跋焘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回到长社后,鲁爽和鲁秀杀了几百名北魏戍卒,率领所部以及愿意跟随自己的一千多家部众投奔汝南。
四月,鲁爽派鲁秀前往寿阳,送信给刘宋南平王刘铄,请求归降。
刘义隆听说后十分高兴,立刻以鲁爽为司州刺史,镇守义阳,鲁秀为颍川太守,其余的弟弟、侄子等也一并封官授爵,赏赐丰厚。
得知鲁氏兄弟背叛,北魏军一气之下捣毁了他们的祖坟。
为了国家大局,徐湛之没有计较刘义隆重用鲁爽兄弟,但杀父之仇不戴共天,他请求辞官归隐,刘义隆不准。
五月,刘义隆重新起用刘义恭,领南兖州刺史,将州府迁到盱眙,加督十二州诸军事。此时,距离他被降职不到三个月。
五月二十五,刘义隆以尚书左仆射何尚之为尚书令,徐湛之为仆射、护军将军,又下诏命徐湛之与何尚之共同受理裁决公务。
何尚之因为徐湛之是皇亲国戚,深受刘义隆的宠信和重用,所以每次遇到大事都全部推给徐湛之。
所以,何尚之虽身为尚书令,朝政实际上由徐湛之一人裁断。
因为战败,萧斌和王玄谟都被免官。后来,刘义隆得知了其中内情,问沈庆之道:“当初,萧斌打算斩了王玄谟,你为什么要阻止呢?”
沈庆之回答道:“大将纷纷退逃,没有谁不怕受到惩处。假如有一个人因为回来了却被处死,那么其余将领肯定会四处逃亡不再回来。出于这个考虑,臣才阻止了萧斌这样做。”
一番话说得刘义隆连连点头,从此对沈庆之更加刮目相看。
十月,刘义隆主动派使节出访北魏,拓跋焘也派殿中将军郎法祐前来修好。所谓不打不相识,和平都是打出来的。
十二月,刘义隆派沈庆之将几千家彭城难民迁移到瓜步,又派征北参军程天祚将几千户江西难民迁移到姑孰,以吏部郎王僧绰为侍中。
王僧绰是王昙首之子,从小就胸怀大志,刻苦好学,心思细致缜密,非常熟悉典章制度,大家也都认定他是国家栋梁之材。
成年后,王僧绰娶了刘义隆的女儿东阳公主为妻。在吏部任职时,他了解并熟悉各种各样的人才,推荐选拔人才也都非常恰当。
这一年,王僧绰才二十九岁,却已官至侍中,但他为人沉着稳重,处事有分寸、有度量,从不因才能高人一等而对他人傲慢无礼。
此时,刘义隆年纪渐高,身体也偏弱,因王僧绰尚年轻,就想把国家重任托付给他,所以朝中无论大事小情都让他参与讨论。
自刘义隆亲政以来,最宠信的人先是王华、王昙首、殷景仁、谢弘微和刘湛,后来是范晔、沈演之、庾炳之,再接着是江湛、徐湛之、何瑀之,直到王僧绰,总计十二人。
按照常理来说,第二次北伐败得如此之惨,刘义隆就是不甘心也该等一等,但谁也没想到,他的第三次北伐竟来得如此之快。
其实,刘义隆之所以迫不及待的发起第三次北伐,全都是因为拓跋焘和拓跋晃父子竟在短短数月内都病逝了,给了刘宋可乘之机。
拓跋焘长期在外征战,经常由拓跋晃监国,但拓跋晃只信任左右近侍,私下里还经营庄园农田,以谋取利润。
高允为此劝谏道:“天地因为不存私心,所以能覆载万物;帝王因为没有私心,所以能容养百姓。殿下身为储君,应该垂范天下,却私下经营田地,养鸡养狗,甚至派人摆摊贩卖,与市井小民争利,以致于谤满天下。国家早晚是殿下的,您富有四海,何必要与贩夫走卒争利呢?过去,虢国快要灭亡时,神灵将土地赐给它;汉灵帝私自设立钱庄,招来颠覆之祸。前车之鉴,令人生畏。周武王宠信周公、召公、齐公和毕公等贤人,才在天下称王;殷纣由于宠信飞廉、恶来等小人,才导致国破家亡。如今,太子宫中俊杰之士有很多,但近来侍奉左右的人恐怕不是合适人选。愿殿下排除奸佞,多同忠良亲近。将您所占有的田地庄园,分别赏给贫苦百姓;将您做生意卖的东西收起来或者尽早分给百姓。如此才能增加声望,消弭非议。”
对于高允的恳切进言,拓跋晃并没有接受,依然我行我素。
拓跋晃为政精明,洞察细微,但拓跋焘身边的中常侍宗爱却阴险暴躁,多不法之举,两人相看两厌。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受到拓跋晃的宠信,都掌握不少权力,也跟宗爱不能和睦相处。
宗爱担心被仇尼道盛等检举揭发,便先向拓跋焘诬告二人有罪,拓跋焘被其蒙蔽,下令将仇尼道盛等绑到街上斩首示众,东宫官员有很多受牵连被斩首,引得拓跋焘对拓跋晃很不满,怀疑是他暗中指使。
是年六月十五,拓跋晃忧虑而终。一段时间后,拓跋焘慢慢获悉拓跋晃并没有犯法,后悔莫及。
十二月二十七,拓跋焘封拓跋晃的儿子拓跋濬为高阳王。不久,因为拓跋濬是嫡亲皇孙,不应封为藩王,取消王爵。
拓跋濬少时聪明敏达,深受拓跋焘的喜爱,经常把他带在身边。看着他一天天长大,拓跋焘对拓跋晃的愧疚更深,时常念叨。
对于宗爱来说,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万一拓跋焘将拓跋晃之死迁怒到他头上,他将万劫不复。恐惧之下,宗爱决定铤而走险。
公元452年二月初五,宗爱秘密刺杀了拓跋焘。
这一年,拓跋焘只有四十四岁,本是大有作为的年纪,却以如此不堪的方式结束波澜壮阔的一生,实在是北魏的一大损失。
事发突然,当时谁也没想到拓跋焘竟然是宗爱杀的,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音同哑)、薛提等人因皇储未定,秘而不宣。
讨论继位人选时,和疋认为拓跋濬年纪尚幼,打算立年龄稍大的君主,于是征召秦王拓跋翰入宫,把他安置在一个密室里。
拓跋翰是拓跋焘的第三子,为人忠诚正直,百官畏服。但薛提认为拓跋濬是嫡亲皇孙,不应废黜,众人反复讨论,许久都没有定论。
宗爱得知消息后,自认已得罪于拓跋晃,而平时一向就讨厌拓跋翰,只跟拓跋翰的弟弟南安王拓跋余关系密切,想要立他为主。
宗爱先把拓跋余秘密接进宫,然后假传赫连皇后的命令,召见兰延等人。兰延等人认为宗爱一向地位低,根本没有怀疑,全都随他进宫。
此时,宗爱已经派三十个宦官手持武器在宫中埋伏起来,兰延等人入宫后,全被他们所杀。接着,宗爱杀死拓跋翰,拥立拓跋余登基。
即位后,拓跋余尊赫连皇后为皇太后,以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及领中秘书,封冯翊王,宗爱由此大权独揽。
听说拓跋焘去世的消息后,刘义隆非常兴奋,打算再次北伐,报仇心切的司州刺史鲁爽极力赞成。
刘义隆为此征求百官意见,太子中庶子何偃认为:“淮、泗几个州郡疮痍未复,不应轻举妄动。”刘义隆不以为然。
五月十九,刘义隆下诏曰:“胡虏穷凶极恶,古今罕见。如今,不用我们武力征讨,他已遭天诛。拯救快要淹死的百姓,荡涤世间污泥浊水,正当其时。即令骠骑、司空二府各率所部北伐,东西呼应。对于起义立功、回归本土的人,按照功劳大小奖酬。”
此时的北魏,皇帝暴死,宦官专权,可谓是至暗时刻,刘义隆能把握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一雪前耻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