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叔说字——人篇(足)

 春天来了hovy5i 2022-07-12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小腿和脚    

   人篇   



字源演变



图片



说文解字



“足”,象形字。甲骨文的“足”字,像一个脚趾、脚掌、小腿部分俱全的人脚之形。金文字形略有变化,除仍保留脚掌、脚趾的省略形状外,小腿部分则以一个圆圈表示腿肚子。小篆一脉相承,楷书缘此写作“足”。

“足”的本义为小腿和脚,如成语中的“画蛇添足”,其中的“足”即为腿。现代汉语中,则有“插足、立足、手足、足球”等词语。词义扩大后,“足”泛指器物的腿足。如“鼎足而立”一词,这里的“足”便表示器物的支撑部分。由于双脚踏地方有稳妥、结实之义,所以,“足”又申为充足的意思,如“富足、满足”等;由充足之义又引申出了够得上、值得之义,如“足够、足智多谋、微不足道”等等。

汉字中,凡从“足”之字,都与腿脚及其动作有关,如“跟、踵、郾、践、促、捉、浞”等箸

从文字发展的源流来看,应该是先有“止足”,然后才有“脚”。“足”字是在“止”的基础上构成的,“脚”字的产生很晚,可以肯定这与“止”、“足”的本义引申、扩大有关。由于“止、足”有了新的含义,所以人们就又创造了一个新字,造出了“脚”这个形声字。有意思的是,按照产生的先后顺序来比较一下“止”、“足”、“脚”三个字,便发现产生越早的字,本义保留的就越少。



古文释义



《说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注:徐锴曰:口象股胫之形。《释名》:足续也,言续胫也。《易·说卦》震为足。疏:足能勤用,故为足也。《礼·玉藻》:足容重。注:举欲迟也。

又《广韵》:满也,止也。《书·仲虺之诰》:矧予之德,言足听闻。《诗·小雅》:既沾既足。《礼·学记》学然后知不足。《老子·道德经》:知足不辱。

又不可曰不我足。《吴语》: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

又草名。《尔雅·释草》:虃,百足。注:音纤 。

又姓。《战国策》:足强。注:韩人。

又《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又《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时,苗足本。注:足,犹拥也。

又《广韵》:添物也。《类篇》:益也。《前汉·五行志》:不待臣音,复谄而足。

又《韵补》:叶子悉切。《易林》:欲飞无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为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