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5年,陈诚临死前写下一个纸条,妻子看后吓得不知所措

 CYC2008 2022-07-12 发布于湖北
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退居台湾,蒋介石带走的都是自己曾经的心腹爱将。可这些人跟随蒋介石到台湾之后,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和重视。
蒋介石生性多疑,跟随他的很多人都被进行了调查,审讯,还有甚者直接被清除。可老一辈人当中却有一个例外,被蒋介石留了下来,他就是陈诚。

图片

陈诚
陈诚不仅没有坐冷板凳,反而得到了蒋介石更深的信任,还提拔他做了国民政府的二把手,权力地位仅次于蒋介石。可就是这么一个深得信任的老国民党党员,死亡之后却留下了一张令人震惊的字条,吓得妻子不知所措。
字条的内容到底是什么?陈诚又为什么可以得到蒋介石的偏爱?
陈诚1898年出生于浙江省,因为其长得矮小又体弱多病,家里人都不太重视他,让他做家务,做农活,还让他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弟弟。
可陈诚从未放弃过生活的希望,也没有放弃过读书,平时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经常偷偷看书,自学成才,后来瞒着父母去报考了师范学校。从师范学校毕业的他又想继续报考陆军士官学校,可是因为他身体的原因,申请被校方拒绝了。
好巧不巧的是,陈诚一筹莫展之时正好得知父亲的朋友杜志远当选上了国会议员,于是便想让杜志远帮自己这个忙,为此还亲自上门拜访请求。

图片

陈诚
好在杜志远顾及和其父亲的友谊,带他一起去了北京,还帮忙想办法给他弄到了参加考试的资格,可惜陈诚最后没有通过考试,没能被学校录取。
杜志远知道这个消息后,利用自己的职位和学校里的许多官员领导进行了打点疏通,最后成功让陈诚进入到了保定军学院的炮兵科。
陈诚非常清楚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所以非常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在校期间加入了国民党。1922年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了浙军,不久后知道了自己在保定学校的恩师邓演达正在上海组织新军。
冲着二人之间的这份情谊,陈诚擅自违反命令离开了部队,跑去上海帮助邓演达。
1924年,陈诚和邓演达在和桂军的一次作战中不幸中弹,被送入医院进行紧急治疗。

图片

邓演达
当时的蒋介石还只是越军的参谋长,他正好在野战医院慰问伤员,得知陈诚这边的情况之后,又赶去慰问陈诚,二人就这样相识了。
黄埔军校成立之后,陈诚被送到了黄埔军校,成为了重点培养的人才,毕业之后,因为邓演达的引进,成功担任黄埔军校的教官,职位已是上尉。
不久后,黄埔军校成立了炮兵营,因为陈诚是科班出身,又和蒋介石有过一面之交,所以担任了炮兵连的连长。
后来在蒋介石讨伐陈炯明的时候,陈诚和他的炮兵连奋勇杀敌,表现良好,因此深得蒋介石赏识。
在惠州战役之后,蒋介石放心大胆地把大量的火炮交给了陈诚管理,还把他提拔为少校营长。1930年,因为陈诚在中原大战中表现英勇,年仅34岁的陈诚就被任命为了国民革命军18军的军长。
1936年,陈诚依照蒋介石的命令担任陕甘地区的“剿匪”司令,行动失败之后,蒋介石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再次把他调回了自己身边。
陈诚和蒋介石可以说是如影随形,有蒋介石的地方就能看到陈诚,就连在西安事变的时候二人也被扣押在一起。可能也正是因为那段黑暗时间的陪伴,使得蒋介石对陈诚产生了超乎于普通部下的情感。
淞沪会战之时,蒋介石电令陈诚来到南京和他一同商议抗战计划,还任命其为第三战区的总指挥总司令。

图片

陈诚
在陈诚的带领之下,国民党相继出兵50余万精锐部队同日军作战,可结果都是败多胜少。1938年,国民党政府由南京迁至武汉,命令陈诚为总司令,负责保卫武汉。
陈诚这次不负众望,先后取得了上高战役,湖北战役的胜利。抗战结束的时候陈诚无疑是国民党里经验最丰富,资历最老的一个将领
全面内战爆发之后,陈诚被任命为国防部参谋长,眼看着国民党在东北战场上节节失利,东北保安司令熊式辉更是多次主动请求辞职。可奈于蒋介石一直不同意,这时陈诚主动请缨去到东北战场。
一开始,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因为他的到来恢复了一些士气,开始反击。可是陈诚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指挥官,他的作战技术千年不变,很快就被我军摸到了规律,国民党部队也因此屡次遭受重创,损失惨重。
因为在东北战场上指挥不力,陈诚被召回了武汉,也许是在战场上受到了打击,回来后的陈诚就辞去了参谋长的职务。很快,国民党大势已去,而蒋介石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觉得自己很难再留在大陆,所以开始谋划转移到台湾。
他要把自己的财产和自己的心腹都带到台湾去,他最开始的打算是让陈诚作为先头部队,先去台湾地区探路。
任命陈诚为台湾主席,等到他在那里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之后,自己再带着其他人赶过去。可陈诚事先并不知道蒋介石的安排,突然接到蒋介石命令的陈诚也非常惊讶,他没有信心胜任这个职务,因此,一再推脱拒绝。
可蒋介石似乎早就料到了他的反应,一再发电报给他施压。电报里说道:不能因为你自己的失误推脱,导致我们整个党国计划的失败,就算是为了党国事业的千秋万代延续,你也必须走马上任。
最终出于大局考虑,陈诚只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差事,他可不想成为党国的千古罪人。

图片

而这并不是蒋介石强迫陈诚所做的第一件事,陈诚现任妻子——谭祥,并不是他的原配。谭祥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第三个女儿,1930年,谭延闿因为脑溢血去世,临死之前便把自己女儿的后半生托付给了其干妈宋美龄。
考虑到谭延闿曾经对党国的贡献,更何况他还为自己和蒋介石的婚姻做出过贡献,所以照顾谭祥宋美龄责无旁贷。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多次商议之后,把乘龙快婿的人选缩小到了胡宗南和陈诚两个人之间。
胡宗南虽然也很优秀,还是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但是考虑到他之前有过反蒋前科,蒋介石害怕他居心不良,所以一直对他有所怀疑芥蒂。
而另一方面陈诚虽然早就已经结过婚了,可是陈诚的妻子只是农村一个没有见识的妇女,蒋介石认为这种婚姻关系不要也罢。而且如果把谭祥嫁给了陈诚,还可以进一步拉拢他,增进二人之间的关系,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在蒋介石和宋美龄二人的撮合之下,陈诚和谭祥二人光速结婚,陈城自然知道蒋介石的用意。

图片

陈诚和谭祥
除了考虑蒋介石的面子以外,他自己内心对这门亲事也是同意的。毕竟,家里那位没有见识的土姑娘和眼前这个美丽如花的俏佳人没有可比之处,他也并不吃亏。
1965年,陈诚不幸因病离世,临死之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把自己的三个遗愿交代了出来。他的这几个愿望大家早就已经预料到了,可他在最后留下的一张纸条,却让人大惊失色,纸条上写着:“陈死火葬”
火葬在我们现在看来非常的稀松平常,可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尤其是像陈诚这样有头有脸的人物,用最高礼仪进行土葬才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俗话说得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赋予了我们这副身体。我们死的时候也要完整地把它带走,火葬是对自己的不尊重,那个年代的人几乎都是土葬,没有人会采用火葬的形式。
妻子谭祥在看到这个纸条之后非常的为难,首先,她自知并不是陈诚的原配。

图片

谭祥
她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资格替他做选择,而且自己的身份非常高贵,丈夫选择火葬的方式并不符合她这样家庭出身人的礼仪。于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颜面,妻子偷偷把这个纸条给撕毁了。
可谭祥的内心依旧是百般纠结,毕竟火葬是丈夫的愿望,她这个做妻子的也不好忤逆,最后还是决定让国民党方面把陈诚的遗愿如实公开。蒋介石知道之后,按照陈诚的遗愿把他的遗嘱和火化心愿一同公示了出去,还为他举行了最高级别的葬礼。
陈诚的一生算不上多么辉煌无比,可他能得到蒋介石如此关怀照顾,也一定有着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