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学书法最难攻克的问题,他用一句话就让大家理解了

 昵称58395974 2022-07-12 发布于上海


几乎所有初学书法的人都分不清行与列。

字距与行距的练习是很基础的训练,但基础不等于低级,它是书法学习的根基。为什么这个练习如此关键呢?因为章法中所有变化的前提,就是行的关系。

我们可以把一件作品看成一个统一体。首先第一个层次是这件作品的整体,第二个层次就是行。所以行与行之间的疏密关系,也就是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实际上取决于每个人的习惯。这个习惯在古代与风格有关,另外与功能也有关。

图片
杨凝式《韭花帖》罗振玉藏本

我在《韭花帖》专题班中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韭花帖》宽松、疏朗的行列关系,实际上是因为一种包含特殊社会功能的书仪造成的。再比如一些金文,它的行与列不太清晰,甚至有些错乱,排布的方式也是左右穿插。所以我们要去分析,自古以来有哪些排列的模式。

图片

唐代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中呈现出的字距、行距均匀排列。

图片

宋代米芾《苕溪诗帖》中呈现出字密行疏的排列方式。

图片

清代邓石如隶书中呈现出字疏行密的章法。这种横向紧密,纵向疏松的章法在隶书作品中很常见。

图片

汉简中的章法排列。

图片

明 徐渭 自书诗文册(选页)

图片

王冬龄 乱书 逍遥游 

365 × 432cm 纸本水墨 2015

后来演变到明代徐渭的那种章法,把行距和字距混为了一体。再到当代的王冬龄老师创作的“乱书”,把行与列完全混合,这也是一种章法上的尝试,但在实际上也是一种回归。为什么?

图片

散氏盘(局部)

我们看到商周时期的金文,它是很混乱的。为什么金文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混乱的感觉呢?因为不自觉。这是个不自觉的时代,他们基本没有美的意识,保留着一种原始的状态。这里给大家推荐邱振中先生的《笔法与章法》,里面谈到章法的演变,其中他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奇异连接”。

图片

邱振中《笔法与章法》

夏商周时期的人在认知里没有章法的概念,字与字的关系也不那么清晰,所以形成了金文中出现的对不齐的现象。这个时期一般分为两种对齐方式,一种是以中轴线对齐,另一种是以单字部件对齐。大家可以看到,只要是独体字,他们就能对的比较齐,而左右结构的字就对不齐了,所以在不自觉中就产生了一种所谓的章法。

图片

章法训练营第二期·中期回顾直播视角

后来发展到了唐代,楷书已经十分成熟了,这个时期已经不太可能出现商周这种不稳定的章法。他们几乎可以准确无误地将上下对齐,所以我们把它称为一个自觉时代。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九成宫》中这样稳定的章法:“字距略紧,行距略松。”这样既形成了一种行与行之间非常清晰的关系,又能保证字与字之间不因会过度紧密而产生压抑感,所以到了唐代就成熟了,一直到宋代,到元代中期,这种章法形式都是主流的。

图片

章法训练营第二期·中期回顾直播视角

即便摇曳生姿的王铎书法也是如此,虽然充满了变化,但是行的关系交代的很清楚。

图片

明 王铎 忆过中条山语轴

几乎所有初学书法的人都分不清行与列。所以这个练习是用来治病的,这个练习是从历代作品中分析得来的。如果这个关系没写明白,再去做字的大小变化、轴线摆动、墨色变化等训练,只会把字越写越“糊涂”。

用一句话教你把章法写好,就是:把字距缩紧,把行距拉开。

(以上内容根据龙友博士2022年4月26日章法训练营直播课程部分录音整理、修订)


学员随堂训练前后对比

以下图片按拍摄质量挑选

图片

张一 训练营随堂练习前后对比

图片

贺春华 训练营随堂练习前后对比

图片

梁平 训练营随堂练习前后对比

图片

黄忠 训练营随堂练习前后对比

图片

周训光 训练营随堂练习前后对比

图片

石安 训练营随堂练习前后对比

图片

朱江 训练营随堂练习前后对比



训练营群内趣事

图片
作起诗来的群友


图片
应答作诗的群友


图片

不一样的“打卡”



图片
看完龙老师写字想扔笔的书友


图片

龙老师与书友群内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