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22年以来,全国养殖户亏损面继续加大,猪市行情低迷,形势复杂:国际局势影响饲料原料价格波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加速,非瘟、蓝耳、伪狂犬等疫病肆虐,养猪人面临着一轮又一轮行业变革浪潮。后非瘟时代是产业升级的转折点,行业更需要发掘卓越理念,传递正能量。 猪场动力网栏目《对话 | 中国猪业》实地走访中国养猪业优秀企业,对话行业精英,探讨时下行业热点,展望未来行业发展。此次猪场动力网团队线上对话养猪行业专业的数字化服务厂商——广东欣农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建。 广东欣农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赵建 猪场动力网记者周忠威:养殖行业的数字化相对比其他行业起步比较晚,当前智慧养殖行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对于从事智慧养殖的企业来说,什么是可以在市场上立足的核心竞争力呢? 赵建:中国的智慧养殖行业起步较晚,目前还处在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和西方国家“殖民农业”的集约化养殖不同,在中国五千年来的农耕文化里,占主导地位的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是家庭式农场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的规模化程度较低。但是农牧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前提就是规模化,没有规模化就无法形成标准体系,数字化、智能化也无从谈起。 中国农牧业的现代化、数字化是近20年才开始兴起的。随着温氏、牧原、正邦等一些养殖头部企业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功,智慧养殖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而且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未来智慧养殖行业也会迎来较快发展。 作为专业服务农牧业数字化转型的厂商,我认为要在市场竞争中致胜,有三个方面很重要: 一是要懂行业。想要真正为企业做好服务,如果没有对深入农牧行业进行了解,在服务的过程中就容易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只有真正懂行业,才能为农牧企业带来效益的增长,为企业实现经营的长远发展赋能。 二是要懂客户。每个客户都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核心竞争力。例如温氏的核心模式是公司+农户,牧原是自繁自养的集约化养殖,他们的管理模式不一样,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也不一样。就算模式一样,例如温氏和正邦都是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但在养殖生产的管理、流程、方法上也存在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要真正的深入客户,走进客户,理解客户,才能提供有利于客户的解决方案。 三是要有沉淀和实践。传统的养殖行业,由于传统养殖生产管理更多的是依靠人的经验判断,没有形成标准化体系,所以不能像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工业制造业快速实现数字技术和现代化设备的应用。如何把客户的养殖生产管理的流程提炼出来形成标准化的制度体系,帮助农牧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这就需要服务商具有一定的行业沉淀和实践。例如欣农互联的团队经常会深入到养猪场一线,了解养殖生产管理的全流程,把不规范的、可以优化的操作提炼成标准化流程,在此基础上欣农互联总结出的「农牧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就可以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的现场调研、SOP操作手册建立、数字化系统搭建等方面提供指导。 这些也是欣农互联能够立足行业的根本。我们既有金蝶20多年服务农牧行业坚实的技术经验做基础,也有温氏集团丰富的场景洞察做指导。欣农互联是用最前沿的数字化技术+最贴近养殖企业应用的场景为客户的转型升级赋能。 猪场动力网记者周忠威:现阶段全国智慧养殖普及情况如何?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赵建:目前全国的智慧养殖普及率较低,主要集中在大中型规模的养殖企业。这几年猪周期让行业处于下行期,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智慧养殖的普及。但同时这也意味着智慧养殖未来会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数字化的意义在于提质增效,降低成本。如何利用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这是伴随养殖企业规模化进程而来必然需要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管理者思维理念的问题。 养殖企业在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随着猪只养殖的数量成倍增加,饲喂、防疫、猪场管理等问题也随之增多,仅仅依靠人工管理办法已经无法有效完成。这时候就需要把养殖生产管理流程化、体系化,利用数字化系统把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再通过数据分析为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和帮助。 猪场动力网记者周忠威:如今,整个养猪行业都处于盈利低微的状态,猪企都在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而数字化系统的前期投入也比较大,数字化养猪对于传统养猪模式的优势体现在那些方面? 赵建:行业下行时期,养殖企业都处于微利甚至是的亏损状态,对于猪企来说,在这样重大的压力下,再投入费用进行数字化转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但是不是意味着欣农互联没机会呢?我认为恰恰相反。因为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降低养殖和管理成本。 在微利时代,如果养殖企业还依靠传统的方式方法降低成本,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养殖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从本质上分析就是要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管理的绩效,降低养殖成本。例如一个人用传统养殖方式只能管理100头猪,通过运用数字化管理手段之后可以同时管理300头猪,这就是提升了人效;通过我们提供的精准饲喂解决方案,减少了饲料的浪费,直接降低了养殖成本。 数字化其实就是将“智慧”运用到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和效益的地方,帮助养殖企业提质降本,实现“成本领先”。 媒体来源:猪场动力网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