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意 | 曾经的糖酒厂,我们不妨改造一下,叫临洮西城台文化创意园区

 这里是临洮 2022-07-13 发布于陕西

前言

旧厂重生,美丽蝶变。随着经济的发展,那些承载时代记忆、烙上工业印记的老厂房、老车间在时代进步的滚滚洪流之下消沉寂静,所幸的是,一座城市旧工业的转型选择了文化创意产业区,从前的老厂区完成了从废弃仓库到艺术园区的华丽转身。

临洮西城台工业艺术园依托临洮全域文化旅游的前进方向,以工业遗产为依附,在保持原工业元素及主要建筑的基础上,修旧如故,园区内,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历经沧桑的工业建筑,也有新潮的创艺产品,两者相辅相成,又有强烈的反差,让临洮糖酒厂老厂房焕发了新的活力。力求将工业与文化旅游的多重碰撞完美诠释,并依托兰州后花园与马家窑文化小镇资源,整合临洮特色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具有临洮文化特征,集文化、创意、创作、传承、展览、销售、展示、互动、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希望建后的临洮西城台工业艺术园成为了临洮的旅游文化地标。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甘肃临洮城市化进程加剧,呈现快速扩张的趋势,正在或将要面临被拆除的原先上个世纪保留的临洮糖酒厂(原洮阳酒厂)旧厂房,是铲平成为开发住宅或写字楼,还是对旧建筑进行合理的翻新,以改造设计代替大规模的拆迁,保留改造后再利用,是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性选择。

如何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对临洮洮阳酒厂内的建筑和景观进行保护性的改造,使之能延续建筑文脉并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

本文以临洮糖酒厂(原洮阳酒厂)厂区的改造现状入手,通过调查分析,研究通过何种方式能够复兴临洮当地文化活力,再现老旧工业区昔日的繁荣景象。对如何保留原有工业历史符号的同时提升土地的空间利用率,对厂区的空间肌理、文化肌理和社会肌理的探究,对引入现代的生活空间和生活理念,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思路。 

临洮糖酒厂(原洮阳酒厂)位于甘肃临洮县洮阳镇西南门外30号,毗邻西湖公园和原临洮城墙遗址西城台,交通便利,始建于1970年初,最初以生产加工糖萝卜为食糖为主,进入80年代后期,食糖行业竞争激烈与原料不足,食糖生产连年亏损,为了扭转企业亏损,1993年筹资新上了洮阳酒生产线,1994年正式投产,当年生产洮阳系列酒90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49.52万元,实现税金45万元。由于酒厂使用附近千年名泉海眼泉泉水,酿造生产的洮阳酒、洮阳头曲、洮阳醇、洮阳特曲、洮阳吉酒醇香味浓,曾经成为陇上著名的品牌,到2000年以后,后来由于改革与经营问题,正式停产,厂区成为闲置厂房。

为了实现资源的重新转换布局、接待展示文化功能的增加以及远期土地再利用。 

本案规划设计了展示临洮工业文化遗存,供人们参观学习的区域,设置旅游服务接待区,配备游客接待中心,利用原有厂房设计改造成为临洮公社食堂及娱乐设施;提供住宿功能,成为青旅和民宿,设置专区打造运动场所,健身设施,恢复海眼泉,以活水贯穿整个厂区,将部分厂区改造成工业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展览馆、遗存资料馆、创业孵化工作室、年代体验馆及相关文化创意产业,营造成一个既具有历史气息又带有现代年轻特色的工业文化创意园区,实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厂区的具体分区设计上,根据不同功能区域划分,设置不同功能的景观轴线,并保留厂区生态植物环境和泉水系统,增加公共活动空间,丰富休闲生活。

临洮西城台文化创意园区航拍图 ©梁建拍摄

以游客接待办公区、临洮工业文化艺术展示区、旅游服务休闲区、创业孵化工作区、文化创意体验区四大点作为本案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解析,以下将深入介绍这四个最具代表性区域的景观规划设计: 

游客接待办公区

游客接待办公区是临洮西城台文化创意园对外的形象建立和交通主要组织点,包括入口区和管理办公区。

保留上世纪的酒厂大门,加以设计改造,沿着小路到达烟囱,烟囱上设计为临洮西城台文化创意园广告字,爬山虎均保留。大门左侧位置改造成外为商铺,内为停车位,在此地小广场重新挖掘海眼泉,立一小碑,设计临洮古城铜制沙盘,树立临洮工业雕塑哥舒翰,通过一面雕塑墙将临洮成为全省第一个文化县的报道报纸浮雕出来,周围选用临洮方言设计为雕塑,打造地域特色,保护方言文化,成为日后游客摄影的标志性地段。

酒厂大门右侧为办公室管理处,依旧沿用传达室的名字和老牌子,厂区所有植物均保留,顺应大自然,整体呈现出郁郁葱葱,生态宁静的景观。

临洮工业文化艺术展示区

工业文化艺术展示区,呈穿插进行,位于烟囱后一排厂房和厂区东北角,该区域主要展示临洮工业遗存文化。 

厂房遗存的酒窖均予以保留,进行加工设计,搜集临洮轻工机械厂、农机厂的工业构件进行重展示,搜集洮香、地毯、酥糖、制陶等成为临洮轻工业展示,背景均吸收对应相关生产场景设计,均成为临洮工业遗存的主要符号,相关临洮人文浮雕背景墙与老照片、影像穿插其中。

在主干道利用原先的磨盘铺设路面,磨盘下为涓涓泉水流淌,磨盘中的孔隙保留,使其下雨季节可以成为地下排水系统,旧物利用,缝隙中间载植野花草坡即可,主干道两边放置铁质不锈钢座椅,花纹符合马家窑彩陶纹,亦可作为休息停留场所,视觉轴线上设置金属构架或器械作为工业文明的遗存及标志物,既能引导参观访问者有序进入厂区观摩学习,又能作为展示区与休闲区的完美过渡与延续,征集原先的猪食槽加以改造,养鱼和种植花草,放置在周围,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

临洮工业文化艺术展示区,不仅存留了工业文明,又注入了年轻的活力,将打造成一个简洁经典的景观区域,给老旧的工业厂房注入新的生态文化理念,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交往场所。

旅游服务休闲区

首先为主干道右侧食堂,解决园区工作人员与游客饮食问题,起名为临洮公社食堂,里面墙壁一律为红色宣传画和相关节约粮食语录,餐具为具有年代气息的公社食堂餐具,搪瓷碗、搪瓷缸子,相应包间名字为临洮最具代表性巷子名称,尤其是已经消失的巷子地名;同时这一意向,也延续到了右侧的植物采摘休闲区,上置木质雕塑座椅,充满意向感的环境,让人心情愉悦。此处设计了一个庭院式的四合院院落,作为休闲餐厅及休闲接待中心。充满古意的新古典建筑庭院及亭廊,面对着海眼泉的自然水道,给体验者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感悟。 

最后一排房间为青年旅社,满足游客与工作人员休憩的场所,游客房间均为标间与青旅,设置健身器材,提高对于锻炼身体是大家工作生活水平提高的有利后盾,能够增强情感交流和游客的身心舒适感。

酒吧区域设置清吧、咖啡等,酒吧左侧为厂区广场,景观上以草坪与舞台结合,打造成为简洁环保的演艺场地,晚上或有活动时还可以设置老电影观看体验区,与酒吧遥相呼应,形成临洮花儿与摇滚、流行元素结合的试验田。

创业孵化工作区

创业孵化工作区也可为创意平台的创想空间,位于食堂与酒吧中间,前方为小广场,通过对房屋改造设计,成为工作室,可涵盖的领域包括创业、文创、生活美学、摄影、为你读书、美术、雕塑等。在园区内,不但有咖啡馆、清酒茶堂、生活观念杂货铺等常规的文创样式,还借助互联网实现文化创意的3D体验、在线直播,形成了“互联网+实体”的模式,让所有人都能共享文化创意的果实。

利用历史文化讲故事,参与性带来强体验感,以情感互动凝聚品牌意识,对于临洮文创品牌的孵化,文创企业品牌与老旧洮阳酒厂房深度融合变身成为创意十足的文创园,努力打造成为临洮、兰州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基地,利用区位交通优势打造“互联网+先锋文艺+体验式商业+创投空间”的第三代文创园新模式。

文化创意体验区

秉承“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临洮记忆”的概念,此处位于厂区东南角,这里将设置陶艺制作、临洮纸的制作过程、洮香的制作、拓片制作等等,年代体验馆,比如民国照相馆、缝纫机、报纸文献区、临洮老字号、唱片机、录像厅、歌舞厅、磁带等不同年代感的物件与活动让游客置身其中,不仅仅是要感受到工业文化,留住临洮人的记忆,更要弘扬传统文化,展现临洮的文化风貌,使这座2400年的古城散发的文化光辉照进市民的心中,让文化的种子生根发芽,不断壮大。

附录:
  1. 挖掘海眼泉,让古城西城角的这汪泉水复活,水生万物,水为财,遇水则发,让水贯穿整个厂区,充满生机。

  2. 保护一切院内原先厂区房屋遗址,小至一块门牌,改造时均合理设计改造,留住城市记忆激发临洮活力。

  3.  主体风格一律为工业+人文,始终不变,尤其相关配套设施。

  4. 厂区内部植被一律不破坏,只是简单归整设计,尊重自然规律,形成环保节约意识。

  5. 涂鸦墙与口号均为积极健康向上,成为临洮人的一块心灵归属地!

旧工厂改造的改造模式及改造的意义

旧工厂的改造和再利用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成熟并盛行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和西欧各国,之后便迅速风靡全世界。其改造模式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功能转换,改造为商业开发的第三产业的商场,餐厅,酒店。和公共服务类的公园;例如,广西阳朔阿丽拉糖舍。

二是,通过创意提升改造为创意产业园或艺术社区。在旧工厂的改造和再利用过程中,不少文化艺术家的参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给废旧的工厂注入了文化艺术的理念和色彩,提高了旧工厂的文化艺术品味和文化艺术价值,并且使其成为创意产业的基地。比如北京的798、西安的半坡艺术园区、四川的成都蓝顶艺术区等。

旧工厂改造再利用的意义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对旧工厂进行改造再利用,大大降低了重建的费用;另一方面,一些具有创意的改造设计,又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可谓是低投入,高回报,这是其显性的经济效益;再一方面,而改造好的旧工厂同时会促进地块内部和周边的经济,甚至可能会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复苏,起隐性的经济效益更大。

具有一定的节能和环保意义,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体现。

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旧工厂改造案例分析

我国旧工厂改造再利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筑师崔恺将外研社旧印刷厂改造为办公楼,张永和将国棉第三纺织厂更新为远洋艺术中心,登琨艳在上海的苏州河边改造旧仓库,使之成为时尚的大样建筑设计工作室,从而拉开了我国旧工厂改造潮流的序幕。下北京798艺术区和上海8号桥为例。

北京798艺术区

 “798”即原国营798电子工业的老厂区,位于北京东北方向大山子地区。它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苏联援建、原民主德国负责设计施工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的轻工业厂房,是聚集在七星华电集团下几个工厂的厂区之一。这种建筑风格的厂房目前目前仅在中、德、美等国家有极少量存留,堪称工业发展史上的文物。20世界90年代以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受我国工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影响,企业衰落,大片的厂房被废弃。目前,100多家艺术机构租用了这里大约2万平方米的旧厂房,“798”成为拥有百家艺术中心、画廊、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时尚品牌的现代艺术空间,形成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家群落”和“LOFT生活方式”,被人们称作“后现代主义艺术基地”、“民间艺术村”,798正形成日臻活跃的文化经济市场。

结论:

对城市旧工业厂区的保护与改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要从当前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入手,不能单谈保护,限制城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再次利用,使得厂区重新具有价值,从而带来经济发展。对其的保护不是为了对工业的复兴,更多的是对这块场地、环境、乃至临洮的复兴。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失去光泽的旧工厂与今天城市相适应,发挥它新的作用。

本方案吸取融合其他文化创意园区经验,结合临洮本土文化元素实际,按照改造模式,对原临洮糖酒厂(洮阳酒厂)进行改造设计,同时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和可持续原则,在对厂区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其建筑、景观部分进行重新设计,以恢复厂区活力。为今后城市旧工业厂区的保护与改造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对于飞速发展的城市而言,不该只追求“除旧迎新”,更应该保留其特有的印迹,为其传承属于自己的特色,并由此带来经济发展为城市重新注入活力。对于城市旧工业厂区的保护与改造恰恰是保留城市印迹的有效手法。改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其原有特色,但并不是对其全部内容进行保护,更多的是一种特色的提炼,即对原有建筑主要结构的保留,改造和拆除保留价值不高的部分,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延续其使用年限,以满足新的使用功能,从而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再利用。同时,为满足新的使用需求,注重厂区整体环境的恢复。在保留原有特色景观构筑物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景观,为厂区带来不一样的景观风貌,以延续厂区氛围,最终为临洮保留特有的工业印迹。

他山之石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

西安“工业遗产”的文化范本

文艺标签:创意办公空间

老钢厂,原陕西钢厂,1964年迁至西安,1998年转型停产。2002年,被西安建大科教产业集团收购,产业转型为华清科教产业园。2012年,华清集团对小型工业企业再次转型,在西安市新城区政府推动下,开始了“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的定位开发。依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强有力的学术理论支撑,园区高水平、高质量的完成了改造更新。

如今的老钢厂,在保留老工业厂房特色建筑的基础上融入了艺术、时尚、创意等元素,成为了西北首家以设计创意为主题的产业园

该园区以“soho式艺术群落”“loft式生活方式”为主题,集时尚创意展、loft创意办公空间、企业孵化中心、产业信息交流、工业景观等八大功能为一体。

老钢厂的独特创作空间和文艺气质,吸引着文艺爱好者来此获取灵感,用现代工业文明的方式,演绎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与激情。同时,成为艺术家与大众对话交流的开放平台,在这里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流行,商业与文艺,彼此融合,展现出艺术情调与复古美学的完美交流。

大华·1935

古城西安的“文艺小社会”

文艺标签:文化商业mall

大华纱厂,1935年在西安建厂,是西北地区历史上建立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现代化机器棉纺织企业。2012年,因政策性破产的大华纱厂华丽转身,在承袭近代工业文明遗存的基础上,原纱厂旧厂房被保护性改造成集工业遗产、艺术中心、小剧场集群、现代商业等为一体的文化商业mall

园区内的大华博物馆是由旧厂房改造而成,运用大量珍贵的实物和资料,展现了大华纱厂八十年的风云变幻;园区内的小剧场群每周都会上演国内外经典话剧、音乐剧等,填补了西安小众文化演出场所的空白墙壁涂鸦街头艺术极限运动等为园区注入了现代艺术活力,流行文化在这里充分的发扬与推广。

参观博物馆、看话剧、听音乐会、街头潮拍……大华1935给西安人带来了新的生活休闲方式。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生活与工作难以分割。不妨来大华1935,体验都市生活的新方式,享受艺术生活的魅力,挑战流行文化的快感,品味老建筑的韵味,用镜头记录下生活的点滴,见证都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艺魅力。

半坡国际艺术区

西安最早的文化创意区

文艺标签:不定期展览、文艺活动

半坡国际艺术区原来是西北第一印染厂,上世纪五十年代由苏联援建。2000年以后,印染厂宣布政策破产,厂房出租。

低廉的房租和宽阔的空间,吸引了西安最早的一批艺术家的到来,他们带来了绘画、陶艺、雕塑、摄影、画廊、创意机构等多种艺术形式,俨然使这里变成了艺术家创作的乌托邦,更是为“纺织城艺术区”带来了时尚与活力。


看到艺术文化在这里蓬勃发展,2012年,陕西经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西安市灞桥区政府联手开发着力打造“半坡国际艺术区”项目。在保留了前苏联建筑风格基础上,对核心主厂区、周边建筑加以改造或新建,现已打造成了一个集历史文脉、当代艺术、文化产业、建筑空间、休闲生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园区

不同于其他园区,半坡国际艺术区融合周边现有建筑集群和文化集群,通过整合划分,构建层次分明的园区定位,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更能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艺术需求,让每一个亲临园区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化元素,打造出大众感与时尚感并存的文化地标。

以“老钢厂”“大华1935”“半坡国际艺术区”为代表的工业文化,依靠本身所在的区位优势,将创意元素、文化元素和老厂房建筑、设备有机结合,厂房的翻新之下,展现了工业文化的魅力,重新规划赋予建筑新的功能与价值,唤醒人们的历史意趣,工业文化的复兴彰显城市的崭新面貌。


让工业遗存变“废”为“宝”

对传统工业遗存采取简单粗暴的拆除是对一座城市文化记忆和传承的严重割裂,而闲置、废弃更是对资源的浪费。工业老厂房、老仓库运用新的模式设计和改造,为历史的留存注入了时尚、创意的元素,使保留的西安旧厂房成为现代城市景观的新景象,也促进了西安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形成,是城市历史与未来承接的良好典范,对西安区域文化唤醒、区域商业活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有着深远影响。

工业遗产保护开发有多种价值和效益
1
传播工业文化,塑造更多元旅游城市形象

西安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不少老钢厂、纺织厂这样的老旧工厂。将这些工业遗产开发成旅游景点,引导更多的工业参观,形成西安特有的工业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休闲旅游场所,展现多元化的西安旅游名片。

2
复兴老工业区,帮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近年来,西安的产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稳步上升。依托于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将老厂房改造转型为文化创意园区,是西安第二产业转型第三产业的良好示范。将停工厂房和设备等加以利用,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再生价值,兴办公共文化设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孵化新的文创产品,引来更多社交消费、体验消费,唤醒区域商业活力,为社区、街区带来经济效益,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改善城市面貌,推动绿色发展

保护工业遗产,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将一些废弃工厂改造成工业旅游景点或创意园区,有利于改善西安城市面貌,优化西安城市建筑格局,提高西安城市形象,减少西安城市重工业工厂的运行和排放,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提高和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符合西安“绿色发展”的城市理念。

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在全国各个城市都在进行工业遗存转型的浪潮下,西安的工业遗产资源为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为西安工业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多发挥空间。合理规划利用工业遗存,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有利于提高文化园区的品质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绿色发展,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工业生产,曾经富足了我们的物质生活

如今,工业遗存涅槃重生,联动文化创意

满足了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未来不断探索中

工业遗存+文创产业

必将发挥更强的产业聚集效应

给西安文旅、西安文创发展

西安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带来更多可能性

附:临洮西城台工业艺术园区现状


最美的临洮,送给你们

非遗 | 临洮老人岳云生:一团黄土捏出陇原风情,指尖上的乾坤

记忆 | 当年无数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临洮师范,辉煌与没落,已成遥远的回忆

发现 | 200多年前,给四川康巴地区写诗的那个临洮人到底是谁?

记忆 | 1998年临洮进疆女兵,近半个世纪后的重逢,重温那难忘的岁月

纪念 | 远去新疆的儿子孙恪剑:怀念我的父亲民国临洮“七俊才”之一孙培珍先生

🌸

-今日话题-

花点时间游临洮

欢迎在文章底部评论区

分(tu)享(cao)

📷 

摄影:梁建

再次@所有文内图片摄影者们

感谢你们的美图!

👨🏻‍💻 编辑:袁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