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瑞典东方博物馆发布视频和学术期刊,重点研究马家窑和齐家坪

 这里是临洮 2022-07-13 发布于陕西

中瑞百年合作


2021年是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瑞典东方博物馆发来《百年合作》祝福视频,其中提到瑞典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管理署署长安福琳简要介绍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生平,以及他在中国的发现,梳理了1921年安特生先生发现仰韶文化,1924年发现甘肃马家窑遗址等考古历史,以及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的创建。

安特生数据化项目2.0


瑞典东方博物馆将2021年将启动建设“安特生数据化项目2.0”,将档案资料,地图,图纸,日记,信件,物件及其许多碎片化的材料全面数字化公布于众,让研究人员方便学术交流使用,还将至今保存在瑞典东方博物馆的彩陶全面打造3D版本,以供让全球研究人员和公众数字化搜索学习交流,希望共同构建知识。

百年周年专号


同时为纪念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百年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馆刊》主编伊娃·米尔达研究员(Eva Myrdal)特邀牛津大学安可(Anke Hein)教授共同主编于2021年10月中旬发行的第82期。
瑞典东方博物馆于1929年在斯德哥尔摩开馆时首次出版其《馆刊》(BMFEA)。 自此东方博物馆 几乎每年都出版该期刊并将其确立为亚洲研究领域的重要国际出版物。为纪念仰韶文化发现百年,此期刊特地出版百年周年专号。

瑞典东方博物馆第82期馆刊


该期主要收录了来自中、瑞、英、美等国学者的十篇文章,研究的时空范围则主要集中在安特生生前着力最多的史前甘青地区。按研究内容可分为学术史回顾与反思、田野考古新进展、综合性研究、博物馆藏品研究和文化遗产等多个主题。
安特生早年在甘青地区采集和发掘的陶器是远东古物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年来,基于这批藏品积累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其中不少是安特生本人及其研究助理完成的,但基本都限于对纹饰和器型的传统类型学研究。
着重于1940-1990年馆藏甘青史前陶器研究史,安可等学者梳理了半个世纪里陶器研究的得失,并指出了未来一些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同时,该团队还借助科学手段对馆藏陶器进行制作技术、产源和残余物分析,并将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新近开展的田野工作中去,充分发挥了博物馆旧藏的研究价值。
通过对出土的马家窑时期夹砂-细泥复合陶器的专题研究,安可团队注意到了这种特殊制陶工艺背后可能反映的文化意涵,为今后此类特殊陶器的深入研究提供富有启发性的思路。在对博物馆旧藏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还引发了对近年来甘青和川西地区彩陶产源研究的反思。牛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宦立旻通过研究史的梳理,结合目前已有的化学成分数据,指出川西彩陶源自甘青黄土高原的假说尚有待更多考古资料的验证。
众所周知,安特生在甘青地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也是中国西北地区史前考古的开端。他基于采集和出土彩陶类型学研究所提出的“史前文化六期说”奠定了该区域史前考古的时空框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甘青地区的田野考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追寻着安特生当年在甘青地区考古调查的脚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考古学者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开展的“洮河流域考古项目”重新将研究目光聚焦在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洮河流域。
通过对一些典型遗址的重新发掘,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支持下,得出了诸多不同以往的新认识。结合田野考古发掘成果,哈佛研究团队对中国文物普查对遗址年代定性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登记信息对于确定遗址具体位置和年代属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对于一些更深层次问题的探讨则仍需更系统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予以支持。
除齐家坪之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对于洮河流域马家窑文化命名遗址——临洮马家窑遗址进行了多年连续的考古发掘。大量出土单位明确的马家窑时期遗迹和彩陶等遗物在本期的田野简报中予以首次披露,为检验安特生基于早年采集品的类型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一手资料,同时也提出了更多新的研究和思考方向,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安可团队对安特生馆藏陶器的研究。
另外,基于过去近二十年河西走廊地区考古资料的积累,通过对典型遗址的个案分析,以皇娘娘台遗址为代表的齐家文化遗存首次从社会经济的视角予以综合性审视。借用门户社群的概念,齐家文化社群在甘青地区史前文化进程中所扮演的经济角色得到了强调。对典型考古遗址的再发掘和回访也激发了本位和客位视角下对文化遗产归属问题的探讨。
通过对齐家坪及附近村落现代社群的民族志调查以及考古发掘者自身的工作经历,齐家坪考古遗产的形成和归属问题引发了田野考古工作者们对自身考古经历及其对文化遗产进行重构的反思。

馆刊书影



📷 

资料来源:瑞典远东博物馆 特此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