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列子 | 天瑞 2 | 世界的起源 the origin of the world

 M散人 2022-07-13 发布于山东

列子天瑞篇第 2 个故事。

天瑞,天地之灵瑞的意思,英文译为 Heaven's gift。

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

昔者:从前 formerly

因:凭借,根据, reduce ... by means of

统:统摄 control

这句话书中的翻译是:从前圣人(the sages)凭借阴阳二气来统摄天地万物。

我有一点不同的理解。天地承载万物,圣人也只是万物之一,何来统摄天地?

我理解这句话是想说,天行健,地载物,这是由某种规律统摄着的,圣人将这种规律用阴阳来解释。这个规律应该就是”道“吧。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

夫是语气词。这句话不难理解,有形态的事物是由无形态的(the shapeless)事物产生的,那么,天地是从哪儿产生的呢?天地也是有形态的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太:是极致的意思,比如太初,就是最最开始的时候

古人将天地的形成用四个阶段概况:易、初、始、素,分别指:

  • 太易:尚未形成元气的阶段,Primal Change。
  • 太初:开始萌发元气的阶段, Primal Origin
  • 太始:元气形成并具有一定形态的阶段 Primal Beginning
  • 太素:元气不仅有了形态而且有了固定的性质。Primal Simplicity

这就是古人朴素的宇宙起源的理论,我想推之为发展理论,其实,万事万物可不都是这样吗?人或动植物从出生到死亡,一件事从萌芽到终结,人的疾病从未病到已病,都有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一件事情是如何成形的,打个可能不是很恰当的比喻,比如你是如何有一天做出要去西藏旅行的?

  • 易:你还从未想过要去西藏。在你的脑子里,你对出去旅行去哪里还是一团迷糊。
  • 初:你周围有同事去了西藏,你看到了她发的图片,有一些吸引你,你也去搜索了下西藏的一些信息,萌发了想去西藏的想法
  • 始:你开始认真的搜索西藏攻略,思索你未来的假期,确定了去西藏的日子,置办了各种行头,安排了家里的老少工作
  • 素:你出发去西藏了,不仅领略了别人图片中的风景,你回来后整个人气质也都不一样拉,脸黑了,心宽了,性情大变,看透了生死一般。

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等养成亦是如此。都是从混沌一片到日益清朗到坚定固守,再到颠覆推翻。

当然,我上面这一段纯粹是我胡乱发挥,有点走题。本质上这篇文章讲的是宇宙之起源,莫被我带歪了。

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经历了易初始素四个阶段,气形质都具备了,然而宇宙还是一个混沌的整体,气形质彼此还没有分离开,耦合在一起。这时候的宇宙中的万物,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古人称这种状态为“易”。这个词看了几个译法,有 chaos, confusion,the Simple, 感觉都不太贴切。不然就直接译为 Yi。莫名感觉胚胎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就是这样吧?

易这个词很容易就想到易经,但似乎这里的易和易经的易还不太一样。书中的解释,易是不断变化而无穷滞,等等,那不就是变化吗。我的理解是,因为“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这种状态就是有点恍恍惚惚寻觅莫测,而且还在变化着越发不着边际。

庄子里记载了一个浑沌(Chaos)的故事,跟本处不是很相关,不过也很有意思,所以扯一下。当年有三个帝王,分别是南忽北倏中浑沌,他们三个是好朋友。浑沌与忽和倏长得不一样,他没有七窍(orifice)。忽和倏替他难过,没有七窍该多难受啊,两人商量了下,干脆给浑沌开七窍哦,于是两人每天给浑沌开一个窍,结果开到第七天,浑沌死了。这故事有点比喻多此一举,当然更真实的道家意思是,浑沌的样子乃是天赐,自然之性,忽和倏自认为聪明才智的人为开窍违背了自然之本性,便害死了浑沌。这个故事其实也很现实,我们都或多或少有某点残缺的,小到脸上的青春痘,大到残废吧,周围的人有没有特”热心肠“的关切?

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

形埒: 形 shape,埒(lie,四声)界域  bound

究:穷尽,终极 the end

易没有形状,也没有边界。它还会变化,先变为一,一再变为七,七再变为九。九在古代是极数了,九之后又回归 一,重新循环开始。

易无形,又能生成 一,容易想到,无形生有形,天瑞第一篇中的有生不生有化不化,易似乎就是那个”不生者“所以能”生生“,即无形的大”道“吧。

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拿一杯浑浊的水,观察一会儿,会发现上层逐渐变清,下层沉浊。不知道古人是否也是如此观察过,然后应用到大宇宙层级,认识到天清地浊,佩服之极。

冲和气(the Qi harmoniously blended)怎么理解?我的理解是,古代有三才之说,分别是天地人,人居天地之间。虽然清者上为天,浊重者降为地,那天地之间依然是充满着气的,这个气就是中气,即冲和气。中气聚和起来成人,庄子有一句话说的很清楚: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为啥气聚就能生人(或其他动物等),便是前面的易、初、始、素 阶段所解释过的。

这一段有点玄学,我理解不好,《列子》的宇宙思想管窥 - 知乎[1] 有点帮助,推荐一下。

文中的白话翻译参考自:中华书局列子,叶蓓卿译注

文中的英文翻译参考自:The book of Lieh-tzu(A.C.Graham)以及From the Lieh Tzu(Lionel Giles)

参考资料

[1]

《列子》的宇宙思想管窥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8289397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