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个方子,消除临床所有裂纹舌,我知道:行医,就好像玩俄罗斯方块,一旦合群,就会消失。 我读《大医精诚》,也读《岳阳楼记》,我崇拜神农氏,可以遍尝百草,然后死去,归于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也蛮喜欢范仲淹,登高望远,岳阳楼上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 中医这个圈子,有人追求实实在在的物质,沉迷于红尘眷眷众生、六道金粉繁荣,有人追求永恒,一直活在梦里。 有权、有势、有钱的医生,往往高处不胜寒,兢兢业业治病的大夫,才能领悟到何谓黄粱一梦、众生皆苦。 历史看多了,生老病死见多了,才明白:名啊,利啊,追来逐去,到底图个什么呢? 我见过一位中医前辈,死了,没钱买棺木,卷了个草席就埋了。 也见过很多医生,人还没死,就为自己置办了壮美、威武的墓地。 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夭也,真正的死亡,并不是肉身幻灭,而是被人遗忘。 我们今天要说的疾病,很小众,叫裂纹舌,临床上很多病人,吃了很多中药,但都因为不对症,所以没有效果。 前段时间,门诊来了一位患者,50多岁,舌裂三年,舌头上,有一个明显的川字,疼痛,说话和吃饭都会受到影响。 我仔细看了他的情况,拟方:白术,黄柏,仙灵脾,栀子,薏苡仁,桔梗,甘草。 结果,患者用了不到半个月,舌头上原来的川字就已经浅得快看不见了,我让他继续用药,一个礼拜后,裂纹舌没有了。 这是什么道理呢? 裂纹舌,在西医的口中,是维生素缺乏症,甚至很多二刀流的医生,会扯上水肿、疱疹性舌炎,很多中医,也把裂纹舌分为十种舌象,分别用不同的药去治疗。 但是在我这里,没有那么复杂,总结出来,只有4个字:阳虚+伏火。 阳虚,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肾阳虚,肾阳就相当于人体的一个火炉,炉火微弱,就无法蒸腾水气向上,上焦缺水,就会口干,进而形成裂纹舌。 俗话说,舌之象在火,舌头上有了问题,那人体一定有伏火,所谓伏火,就是深藏在体内的火热之邪,这个火,和一般的“上火”不一样,它藏得深,短期内难以用清热药清掉它 所以在这个方子里: 我先健脾,为什么要健脾呢? 因为伏火会入脾,病程比较久的患者,第一步就要健脾,只有脾好了,后面的治疗才能展开。 我先用了白术,薏苡仁,白术是健脾第一药,它可以把人体的清阳之气带到头面上去,薏苡仁不但可以健脾,还可以清热祛湿排脓消肿。 再用黄柏、栀子,这两味药非同凡响,因为黄柏清的是全身之火,栀子去的是三焦之火。 然后用仙灵脾补肾阳,它是中医临床补肾阳最常用的一味药,有了它,肾阳的问题就不用再操心了。 最后用桔梗、甘草,桔梗是一味引药,因为患者的病症在舌头上,它的作用是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顺带还可以顾护一下脾胃。 我曾见过一位孕妇,说自己生孩子那会,医院里的医生说孩子有问题,让她做穿刺,要不是有一位中医朋友及时劝她,恐怕真的就做了。 最后孩子生下来,非常健康,一点事都没有,她对我说:现在的医生,为了提成,什么都敢干。 太多的医生,为了兜里那两个钢镚,丢了志气,挫了锐气,没了骨气,丧了良心。 所以我经常对人说:人啊,如果做不到虚伪融合,就只能特立独行,行医,就好像玩俄罗斯方块,合群了,虽然不会卡主,但会消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