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白通吃的女人

 张继霞 2022-07-13 发布于山东

   昨天和一位好久不见的老朋友联系好了,今天到我家里来玩。因为很难得,我今天正好在家。

  早晨起来我就在想中午该做点什么好吃的才能表达心意,炒菜做汤什么的都很平常,想来想去我觉得还是蒸包子,在这个大家似乎都很忙的时代,好像能够安静地坐下来,能够吃到自己蒸的包子也是一种奢侈的念想。

  也许有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不就是一个包子吗?哪里没有卖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包子铺呢。

  是的,包子是很普通的一种食物,但是能够吃到自己蒸的包子,我认为还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因为蒸包子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是很费时费力的一件事情。

   首先,发面是一大关键。因为家里不是每天做面食,所以我们从来没有老面,只能在需要做蒸包子的时候用酵母粉发面。

  用适量的面粉把酵母粉用温水和好,然后把面粉搅成絮状,再揉成光滑的面团,把面盆用大盖顶盖好,静等面团发酵。

  如果时间紧张的话,就把面盆底部放一个稍小一些的盆,里面倒入热水,然后把盆放在上面,这样可以加速面团发好的速度。水温不宜过高,盆和盆之间的距离不要过近,以免底部的面被烫熟。

  在等待面发好的过程中,准备馅料。

  一般喜欢吃肉馅儿的居多。把肉剁好之后加入调料,然后朝着一个方向用力的搅拌。

  因为大家喜欢吃白菜馅。把白菜叶切细剁碎,然后稍稍攥出一些水分。虽然有的老师说白菜不要去水分,会造成营养流失,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如果不去水分的话,出水实在是太多了,因为这个度不好把握,所以我通常都是把白菜里的水分攥出一些之后才把它和肉馅和在一起。

  等到面团膨胀到有丝丝小孔的时候,这就可以开始包了。

  把发好的面团揉好,分成一个个的小剂子。虽然包子都力求馅大皮薄,但是根据几次失败的经验,蒸包子的面皮儿还是不要擀的太薄为好,以免蒸出来的时候面皮就像被烫熟了一样,既不好吃又不好看。

  面皮儿最好是擀的边缘薄中间稍厚一些,然后把馅儿放到中间,慢慢地转动面皮,捏出一个个褶,最后收口,一个圆乎乎胖墩墩地包子就完成了。

   包好的包子在盖顶上排好队,稍微醒发一会儿,再上锅开蒸。

   如果没有笼布,可以在篦子上抹上一层食用油,这样可以防止包子粘连。

   冷水上锅,如果是生肉馅,一般蒸三十分钟左右,就非常完美。

   因为发的面有点多,下午我又调了一些海带馅。

   把肉馅儿加调料炒好放凉,把海带丝焯水切细,然后和肉馅和在一起,美味的海带肉馅就做好了。

  为了和白菜馅儿的区分开来,我把海带馅儿的包成长的大包子,就是包成水饺那样形状的大包子。

  忽然想起冰箱里还有一些我老家的妗子给的地瓜面,赶紧把地瓜面和少许的白面掺在一起,用开水烫面,然后和好,擀成厚厚的皮儿。

   这是因为地瓜面容易发散,如果擀薄了根本包不成。(都是经验之谈哈)。

   终于完工,上锅,静待美食出锅!

   打开锅盖的那一瞬间,我居然有些许的感动!虽然形状不是很美观,却是真正的馅大皮薄,一个个的挺着将军肚,而且真正的黑白分明。

   这么壮观的时刻实在不多,赶紧拍下来,记录一下,声明一下:这黑白分明的包子都是我的都是我的最爱!

    啊,为什么大家的关注点都在那个黑黑的包子上?是因为它平时太少见了吧?一个妹妹问我,黑色是什么面的?答:纯地瓜面的。

    一个姐妹说,黑白通吃啊,看上去好香。

    啊?天哪,瞬间感觉自己厉害了!

    因为有的小姐妹老说自己爱吃蒸包却发不好面,蒸不好,特啰里啰嗦地详细描述一下过程。

    也为了纪念自己成为黑白通吃的女人,特此记录,哈哈哈,可以在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的时候,小小的鼓励一下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