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沙商圈的百年演绎

 齐一摄现美 2022-07-13 发布于湖南

商圈,特指对顾客形成吸引力的一定范围或区域。在理论上,商圈也称购买圈、商势圈,也就是在某个经济区域内,以商场或商业区为中心向周围扩展形成的辐射。

“商圈”的提法始于何时,难以考证,凭藉着记忆,应该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于此之前经济社会落后,一个城市里的街区尚无“商圈”一说,只是说哪里热闹哪里繁华哪里商店多,但商圈毕竟是一种客观存在。

而改革开放后至今,经济社会的高速持续发展,促使了城市的扩容,即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商圈”具有新的多元化形式,萌发新的内涵。例如:一条地下商业街、一条步行街、一幢高层商业综合体、一处综合批发市场,都可以构成和被称之为“商圈”。

并且,这类商圈有的独立存在,有的相互交织,商圈连着商圈,商圈中有商圈。现实意义上的“商圈”,再也不啻于对先前若干中小商铺门店,聚集某闭环区域的指代。

Image

长沙商圈(部分)示意图

Image
民国长沙商业璀璨

据史料记载:1927年(民国十六年),政府官员划定了长沙市的界址,东抵湖迹渡,西抵对河岳麓山,南抵金盆岭,北抵新河。当年,城南为住宅区,东北为工业区,城北为商业区,行政区域选在商业区中,同时,还有岳麓山一带被划为文化区和风景区。八角亭、司门口、红牌楼一带是当年最繁华的地域,“建筑多仿西式,行人杂沓,景象殷阗。”

修建了十九年的中山马路横亘城中,借鉴了上海街道的风格,是当时长沙市的新式街道,第一条柏油马路。

北门正街是当时城内北部的中心市场,坡子街也是货品集散的市场,商店林立、商贾云集。

当时,南正街、司门口,洋货杂货商店最多;走马街、青石街、青石桥,鞋店最多;南阳街、府正街、玉泉街,书店笔庄最多;药王街,照相铺最多……

Image
司门口民国老照片  供图/陈先枢

时任国民政府方域司司长的地理学家傅角今编著《长沙市志略》时,描绘了当时繁盛的长沙城。“(长沙)将来之繁华,屈指可待也”,傅角今如是写道。

由此可窥见民国时期长沙市井,那四衢八街的璀璨商业景象。

Image
改革开放前长沙的商圈

改革开放前,五一商圈无疑是深具历史厚重感的“核心商圈”。

曾经的五一广场,西南是湘绣大楼;东北是五金工具公司大楼;西北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69年于一楼开了家“九如斋二门市部”);东南是凯旋门摄影社、长沙印染厂门市部。

向西有五一路百货公司、湖南剧院;向北有大众游艺场、文华剧院、向群锅饺店、红梅冷饮店、半雅亭面馆;向南有奇珍阁酒家、银星电影院、银苑包点、长沙豆皮店、爱晚楼茶馆、甘长顺面馆……

以及至司门口这段黄兴中路上的许多著名大牌商业门店,例如建湘百货、介昌绸布庄、“国际钟表”、“姊妹花服装”、太平洋百货、九如斋食品店、沁芳水果店、稻香村南食店、长沙摄影社、交电商店,还有“二轻门市部”……

再从司门口及往南至南门口:解放路腊味店、杨裕兴面馆、天津小吃店、长沙金店、南京美发厅、戏剧用品商店、妇女用品商店、寸阴金钟表、四怡堂药店、九江瓷器店、吴大茂针线店、九如新食品店、爱群茶馆、德园茶馆、九芝堂药店、李合盛牛肉馆、强民龟羊肉、石三盛饭馆、中华美发厅、红星冷饮店、新华书店、古旧书店、柳德芳汤圆、双燕馄饨、中华国药局、南北特产门市部、国风食品店、南门口百货店、德茂隆酱园、南方照相馆……

那个年头商店没有现在如此之多,也没有连锁店、加盟店,每家商店皆具有个性化的特质。这也是他们能够“颇负盛名”,并让我们这一代人几十年后凭藉记忆,还能如数家珍的原因了。

Image

五一广场旧影

Image
八九十年代,新业态竞争激烈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商业规模化的发展,长沙市“商圈”的说法正式见诸报端媒体。

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长沙大致形成并规范了如下几个商圈:以五一广场为中心的五一商圈,以五一东路与韶山北路交会处为中心的袁家岭商圈,东塘商圈,火车站商圈,伍家岭商圈,还有河西溁湾镇商圈,这些分别属于圆型商圈或T型商圈;从司门口至南门口的黄兴南路、一整条长长的北正街,则构成两处鱼骨状商圈。

所有这些商圈论其功能,大体上均属于“传统商圈”。

上世纪90年代初,长沙“商业五虎”横空出世:李树生领导下的中山商业大厦(含中山路百货大楼)、周兆达领导下的东塘百货大楼、任智伟领导下的晓园百货大楼、胡子敬领导下的友谊华侨公司、谭永源领导下的韶山路百货大楼。

5家百货大楼为了开拓市场和客源,将长沙的商业氛围打造得热气腾腾,可谓是长沙商业发展史中的老大哥团体。

Image

东塘百货大楼旧影

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促成了“商业五虎”风生水起的激烈竞争态势,当时《湖南日报》作了“五虎斗长沙”专题报道。可有人大概还嫌不够热闹,继而把“五虎斗长沙”拓展为“五虎一狮斗长沙”。新入围的“一狮”,是蓄聚着后发之势的商界新大佬湖南商厦。

那个时期,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和购买力水平的提高,市民们把休息日和空暇时间逛商场,当成乐此不疲的事情。

“五虎一狮”几大商场,每天早晨开门营业前,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身着仪仗队制式服装的员工,伴随着国歌乐曲声将国旗和公司旗帜、商店店旗,先后分别升上三根高高的不锈钢金属旗杆顶端,引得许多路人驻足观看。

1992年,高29层126.6米顶端建有旋转观光餐厅的中山商业大厦落成营业,成为长沙第一座超高层建筑。不仅如此,而且还因为中山商业大厦与中山路百货大楼系“亲兄弟俩”,强强合一的庞大体量和实力,让其打出“欲问购物何处去,路人同指两中山”这般略带霸气的广告语。

激烈的商业竞争从来没有平息过,而是一浪逐过一浪。1998年,日资的平和堂商厦入驻长沙市五一广场,11月8日开业的那天,竟然有25万人涌进商厦,不少商品被损坏与丢失,一片狼藉……睿智精明的老板现场被媒体采访问及感受时,只是微笑地对着媒体人手中的麦克风说:这么多顾客喜欢平和堂,我非常高兴!

值得一提的是,平和堂地下负一层还建有一个面积不大的超市,由此,长沙市民第一次见识了超市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在这之前,长沙尚没有超市,我是1997年春天出差武汉,在那里平生第一遭去了令我生奇的家乐福超市。

Image

平和堂商厦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21世纪初,家润多、步步高、新一佳、好又多和外资的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超市竞相布局开业。这种崭新的商业业态,让市民们体验到先前不曾有过的购物感受:商品丰富齐全,商品质量有保证、购物随意自由,价格规范,售后服务到位……遇到促销活动或哪些商品打折,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优惠和惊喜。

我爱人手气不错,家润多开业促销,她买了一桶5升金龙鱼调和油,抽到特等奖:一台价值1200元的全自动洗衣机。后来她在火车站对面的新兴商厦购物,得了个一等奖,是一台日立录放机。其实,商家绝对不是傻子,奖洗衣机是造成开业的轰动效应,奖录放机,那种产品不久就过时了,很快被VCD、DVD所取代。

之后,大型超市精彩生活、华润万家、大润发、易初莲花等,相继落户长沙。

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是,21世纪初美资大型超市普尔斯马特落子长沙,门店在芙蓉北路西厢公交唐家巷站至伍家岭站之间,往北有北斗星商厦和泰阳商城,也算是那时地处城北的一个商圈了,“码头”(地理位置)不可谓不好。

然而这个普尔斯马特的经营理念方式刻板,规定试营业几天过后,要求顾客必须办会员卡方能进入超市,办主卡年费300元、副卡年费200元,“享受购物、餐饮、娱乐优惠”。

如此的门槛一设,弄得大多数人望而却步,我亲见几位顾客被拦住不准进入超市,其中一位老者愤愤地说:我还是电业局退休的呢,每月才800元(退休金)…… 

普尔斯马特这种硬性捆住顾客手脚的会员制经营方略,不能入乡随俗,没多久就关门大吉,落得个昙花一现。我曾思忖是否办卡,但无从计算出需要买些什么东西才能抵消那300元会员卡的费用,便作罢了。

普尔斯马特使我至今还记得的,就是那里现时烘焙的面包很好吃,在试营业期间,我几次骑单车去买面包,那时候长沙市尚没有几家现烤面包的门店。

之后,伍家岭商圈因两度修建大型互通立交桥,北斗星商厦和泰阳商城日渐式微,陆续歇业,商圈亦不复存在,仅在开福寺路东口留有一家形单影只的岁宝百货。

Image

普尔斯马特会员超市长沙店  图源/红网  2004年5月

Image
始于“深挖洞”的地下商业街

1972年,毛泽东主席根据中国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提出反侵略战争准备和外交活动的基本方针:“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同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转发〈国务院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的批语》转述了毛泽东的这个指示。


“深挖洞”的直接含义是构筑坚固的地下防空工事,特别是加强战略要地和大中城市的防护工程建设,防备敌人的大规模战略空袭;其广泛含义是全党、全国和全军要抓紧时间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工作,准备敌人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长沙市与全国其他许多大中城市一样,实施了老百姓通常称之为“挖防空洞”的人防工程。参加挖防空洞的义务劳动,尽管很艰苦,但人员还得由单位、街道审查批准指派,必须家庭出身好,政治上可靠。

若干年以后的由彭立珊先生捐资修建的五一广场过街地道(小型商铺)以及金满地商业街、大都市商业街,均是对七十年代原防空洞加以利用改造修建的

Image

金满地商业街入口

长沙金满地商业街2003年4月建成开业,系第一条大型地下商业街。该商业街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黄兴北路,南起中山亭,北至营盘路,全长609米,总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也是全国第一例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经营的“平战结合”的商业化人防工程项目。

金满地商业街拥有大小个性商铺1000余家,由长沙金满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统一物业管理和经营管理。商业街定位于大众化、时尚化、特色化、多业态,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由南至北共分为六大街区。

随后长沙韶山南路(东塘)“大都市地下商业街”建成,北起劳动东路,南至九芝堂药业,全长624米,宽39米,总建筑面积26288方米,与金满地商业街一样,都是平战结合工程。

Image

东塘韶山路以南的大都市地下商业街

时间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期,长沙市地下商业街的“经典之作”,首屈一指的“国金街”应运而生。

国金街位于'湖南第一商圈'五一广场核心位置,项目处于长沙五一广场地铁换乘站至司门口地段的黄兴路地下空间,千亿商圈环伺。

国金街是湖南首个中心交通枢纽级地铁商业,欲将其打造成“中国中部中心交通枢纽级商业新坐标”,跻身首席大都市中心地铁商业航母。 

其地下二层,北侧对接五一广场地铁1、2号线换乘站,南侧连通黄兴路步行街,出口处黄兴铜像,东侧与九龙仓负一、负二层无缝链接,西侧连通王府井负一层;路面出入口有10个之多。

之后,五一里地下商业街竣工,从五一广场地铁站往北通达中山亭。然而,国金中心和国金街的强势,让北面的金满地、乐和城、五一里等商业体,在与南面的商业竞争上,无论是规模、品牌完善度,还是消费的体验度,都有非常大的差距。大量的人流都直接流向了五一广场以南的地上地下直至步行街,这就决定了五一广场至中山亭地段,因缺乏人流加持,造成的商业尴尬、落寞。 

Image
国金街

回过头来想起九十年代中后期,早于金满地地下商业街之前,在建湘路临五一大道的东南角(原湖南旅社对面)建有“金天”、“银天”两处相邻的地下商业街。“金天”先期开业,多是由个体经营的服装鞋类,再就是特色餐饮,规模不太大。


那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广东人开的一家煲仔饭餐馆,牛蛙、烤鹅、叉烧几种煲仔饭每份28元,价格确实不菲,因为那时候职工的月工资不到一千元。但那是我们全家吃过的最正宗的煲仔饭。这种粤港持色的餐食,那时刚刚进入位处内陆的长沙。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金天”歇业了,“银天”也就没有开业。本来依照开发方的“宏图大业”,要把地下商业街一直连贯到五一广场彭立珊捐修的地下过街通道呢。去年已初见这个地盘被开发成新的商业区块。

Image
长沙商业步行街的诞生

黄兴南路堪称长沙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世纪之交时,经规划、新建、改造,打造成市内第一条步行街——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于2003年初开街。

一座城市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建设,首先是选址,要选择具有深厚商业历史文化底蕴的街区,同时兼顾道路交通等要素。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北京的王府井步行街……都成为长沙步行街选址黄兴南路的参照系。

当时,对修建“黄兴南路步行街”,有关部门专家意见基本趋同一致,却也有某种异议:闹市区主干道原本就不多,如此一来,整条黄兴南路的道路交通就“废了”,而且又新增一处“断头路”节点……

最后经多方研究论证,还是敲定了黄兴南路步行街方案。与此同时,曾有人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日后从五一广场经南门口至劳动广场(中心大转盘),建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弥补步行街地面交通缺失和兼有观光浏览功能。待后来步行街建成,考虑到路幅宽度不够,也就没有再提建设有轨电车一事了。

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其开发建设,基本保留了道路东厢的建筑(有原先的“第一服装厂”、八十年代新建的“司门口百货大楼”等高楼),对西厢(房屋相比低矮)实施拆除重建,从司门口至南门口,修建了整齐划一的四层高的适合商铺特点的建筑。最具特色的是一楼建有“内街”,这等于差不多有了两条平行的步行街。

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以其规模与客流量,跃入全国城市十大商业步行街之一。

Image
黄兴南路步行街(郑寿山摄)

与此同期和随后,长沙市还打造了“太平街”、“坡子街”、“都正街”等商业街和“化龙池”清吧一条街

犹记得这样一件事,早几年奶茶果茶店刚刚风靡闹市,茶颜悦色、一点点、果茶伊、喜茶……争芳斗艳。就在这当儿,化龙池街巷北口不远处冒出一家“丧茶”店,牌匾字号黑白两色,我每次途径那里,看着那店名招牌心里总有些不舒服。

店子刚开张还是有不少年轻人光顾,但不久便“门庭冷落车马稀”了。我随意问了下两个年轻顾客“为什么要起丧茶这么个名字”,对方答道:如今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很沮丧……我无语了。

然而,没多久“丧茶”几乎无人进店,只好关上门板走人,之后走遍长沙再也不见“丧茶”踪影。可其他奶茶店,特别是与之仅一字之差的“喜茶”,仍热热闹闹地开着。看来光靠玩噱头哗众取宠,还是行不通。

Image

Image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出现

旧时的城市商业店铺,不论经营品类还是规模,都是相对独立的。而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出现,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

改革开放之前,乃至八十年代末,长沙市尚未出现商业综合体,最著名的中山百货大楼,三层楼营业,商品齐全,但也就是经营日用百货,仅有单一功能。余下五一路百货公司、韶山路百货大楼、东塘百货大楼等几家大百货公司均是如此。

记得大约是跨入九十年代时,韶山路百货大楼更名为“阿波罗商场”,扩大营业面积和经营范围,一至六楼分楼层布局不同商品,突破几十年一贯制的单一功能,引进了餐饮、儿童游乐、照相、家具等经营项目。九十年代第二年,五一广场上的中山商业大厦落成,集日用百货、宾馆、餐饮、游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上面这两家大商场,可算是长沙市最初的“商业综合体”了。

Image

我们夫妻经常在星期天骑自行车,搭着还没进幼儿园的女儿,到韶山路百货大楼或中山商业大厦,购物、娱乐、就餐,常常是不知不觉在商场一逛就一整天。商场那蓝色的玻璃幕墙,无论什么时间从里面看着外面,都是朦朦胧胧的,使人“不知早晚”。

九十年代末,阿波罗商业广场在车站路与八一路交汇处的西南角,即原来的长沙汽车东站地盘建成,地处长沙市客流、物流集散中心的火车站商圈。


这是当时经营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商务、电信、泊车于一体的一家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达6万平方米。

1999年12月31日,我女儿和同学到阿波罗商业广场参加小学生“辞旧迎新”——“迎接2000千禧年暨新世纪晚会”。晚会结束后,主办方向学生告知:公元纪年法没有公元0年,而是直接从公元1年开始的,那么,第1世纪就是1年—100年,以此类推21世纪就是2001-2100年,那么,2000年仍属20世纪。


反正晚会迎接“千禧年”再迎接“新世纪”也没有错,这些小学生倒是临场学到了本来不经意的知识。

Image
大型、超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崛起

时间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大型超大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在市内不断地涌现出来。

河东:黄兴南路步行街司门口附近的悦方、司门口的国金中心、五一绿化广场北面的乐和城、韶山南路与湘府路交会处的德思勤、湘春路北厢自芙蓉路口至蔡锷北路口的泊富、芙蓉北路上原火车北站地块上的CFC富兴时代和华创国际、万家丽中路的万家丽国际购物广场、沿着湘江大道的海信和万达、新河三角洲附近的凤凰海,还有城南中心广场辐射株洲湘潭的友阿奥特莱斯……

Image

德思勤城市广场

河西:银盆岭的奥克斯、公交白鸽咀旁的王府井商业广场、地铁文化艺术中心站的览秀城(双子楼)、地铁梅溪湖西站的步步高·梅溪湖新天地、金星路与月亮岛路的十字路口的 砂之船,还有银盆岭大桥往北沿着江岸一线仿欧风情的渔人码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下面两处超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

万家丽国际商务中心,楼高地面二十八层,地下三层。由一家国际七星级大酒店、一家国际五星级大酒店、一家五星级国际商务写字楼,以及空中娱乐休闲大世界、多功能会议中心、多功能影视厅、健身、私人养生会所、个人形象设计中心、酒吧酒庄、美容美发美体、儿童乐园中心等组成,能容纳数十家大型银行总部、跨国企业中国总部、大型企业总部以及数百家公司、企业、商事机构同时入驻。 

万家丽国际MALL,集名车、飞机、生活、居家、奢侈品、高档商品、星级酒店、超5A级写字楼等项目于一体,提供了一站式的购物广场,具备休闲、娱乐、商务、酒店、旅游、购物、文化等众多城市功能。其中的万家丽国际购物广场由负二楼至十二楼共14层,共计面积23万余平方米,是全球最大的商业综合体。

“万家丽”的顶楼天台既是视野开阔的观景台,又是直升飞机停机坪,可以同时停放8驾直升飞机。顶楼天台名为“盘古广场”,顶楼四个角上分别建有高大的独体门楼,里面竖立着如来、玉皇、观音等佛祖巨大的鎏金雕像,墙壁上有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的巨幅彩绘:盘古开天地、羿射九日、嫦娥奔月、舜帝南巡、神农尝百草……

Image
万家丽国际购物广场

长沙国际金融中心(IFS),别称“九龙仓长沙国际金融中心”,简称“长沙IFS”、“长沙国金中心”,位于五一商圈黄兴路与解放路交会处即司门口东北地段,是集大型购物娱乐中心、高端写字楼、酒店式公寓及国际白金五星级酒店于一体的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 。

长沙国金中心主楼高452米,副楼高315米;地下为5层结构,负3层至负5层为停车场,配备2700个车位。主楼地上93层,副楼地上65层;占地7.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02万平方米 。为湖南省第一高楼,是长沙市高端现代服务业的标志性建筑 ;长沙国际金融中心在当年已建成高楼中,排名中国第六,中部地区第一。

Image

长沙国际金融中心的直升机坪位于主楼楼顶,除了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直升机起降平台,实现公务飞行、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通用航空领域常见功能外,还是一个观景平台 。

论及商业功能,截至2018年5月,长沙国际金融中心的购物中心面积25万平方米,集国际名品、潮流时尚、中西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长沙国际金融中心集约400家国内外品牌,约有50家国际名品旗舰店,有5000平方米的零售概念店,其餐饮、娱乐业态面积占比达28%。

长沙国际金融中心双子塔楼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在湖南旅游胜地张家界,其形态隐喻张家界的奇峰秀石;裙楼体现水的元素,表征了湖湘文化的特色;两幢塔楼均享有开阔的视野,可远眺湘江、岳麓山、橘子洲、梅溪湖等自然景观。

其他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也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各领风骚。一些商业综合体从选址建设起,就依托主要地铁站点,在地下或地面与之互通,带动了“地铁经济”,形成了商业规模化的量变和质变。

Image
大中型综合、专业市场

改革开放后,长沙市兴起一些大中型的综合性、专业性市场:高桥、红星、三湘、南湖、华夏、马王堆等等,其中高桥和红星是综合性市场,也是最大的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的市场。

Image

高桥大市场  图源其官网

还有“会展经济”,也让厂家商家在展示宣传推广商品与签约订单的同时,吸引着广大参观者的即兴消费。长沙市建有四处大型的“国际会展中心”,本文且不展述了。

Image
Image

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给城市带来了新的生命活力和巨大变化,人们尽情地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长沙,我们赖以生存的这座城市在变,变大了、变高了、变得更美丽更现代化了。而城市不同商业业态的创新、发展,永远是商业经济的方向和动力。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