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的男女
@溜到寺后聊情感感谢友友关注这篇文章。
婚姻同居家庭,68岁王妈和78岁张老头,相依为命感动了谁?
文:@溜到寺后聊情感
图:来自网络,告知侵权,立马删除,并致歉。
其实,同居是婚姻的变通,也是属于家庭的范畴。
丈夫去世三年了,68岁的王妈想找一个老伴搭伙过日子。经朋友介绍,认识了78岁的张老头。
两人都有养老金,双方都有儿孙,两人也认可对方,就写下了一纸同居协议。
同居协议的具体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第一条,双方自愿同居,在一起相互照顾过日子。
第二条,保持各自的家庭形态不变。女方可以到男家生活,男方可以到女家生活,双方子女不得干涉。
第三条,同居不是结婚,不存在财产纠葛。
第四条,平时的生活费用实行AA制,医病除了道义上的相互照顾之外,医药费各自承担。
第五条,亡故后各自的子女负责安葬。同时终止本同居协议。
大体意思就是这样。
老年人同居养老
他二人把同居协议交给自己的儿女,希望能够得到儿女的同意。
张老头的儿女没有意见,支持张老头的同居协议,同时表示欢迎王妈到他们家生活。
张老头把这个消息告诉王妈,王妈很高兴,直夸张老头的儿女孝顺。
不过,王妈告诉张老头,她的儿女没有表态。他们连看都不看那张同居协议,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好像没有这回事。
张老头是个豪爽的人,他说,他们可以不理睬你,你也可以不理睬他们。反正我这边已经搞定,我的儿女欢迎你到我家去,你就过来得了。
王妈举棋不定,她说,话虽然这样说,但是没有得到他们的同意,我就这样不顾一切地到你家去,我怕他们做出什么傻事来?
老张头呵呵笑道,你别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你尽管放心地过来就是了。我们过一天是一天,不要考虑得那么复杂,我们都这把年纪了,等不起啦。
王妈想想也对,就带上换洗的衣服到张老头家生活去了。
张老头家的儿女说到做到,都亲切地叫她王妈妈,并说我们都有工作,又住得散,就我爸爸孤身一人在家,有你来和他做伴,我们也就放心了。只要你二老高兴,我们也就安心了。
王妈喜欢旅游,张老头不喜欢走动,但是,也不阻止王妈去旅游,还主动拿出钱来给王妈做旅游费用。
王妈对张老头可以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张老头打心眼里满意。
王妈偶尔回家一转,儿女好像没有看见她,出进都不和她打招呼,她心里堵得慌。
她就在张老头怀里诉说委屈,张老头开导她,你这是在自己折磨自己,他们对你和我同居有成见,那是他们不理解老年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感情生活。
你的情感生活你做主,况且你有养老金,也不靠他们养活。他们总有想通的一天,即使想不通,你也不能憋屈自己为数不多的日子。安度晚年,其实就是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王妈虽然表面上接受张老头的劝说,可是心里终究结下了一个大大的疙瘩。
张老头发觉王妈的心结太深了,照此下去,非憋出病来不可。从来不喜欢行走的他,主动地约她一道去旅游,总在想方设法地化解王妈的心结。
王妈渐渐有了和张老头相依为命的温馨感受。
王妈突然中风,老张头一家把王妈送进医院后,通知了王妈的儿女。
王妈的儿女立即就赶到了医院。
庆幸的是,王妈康复出院,没有留下后遗症。
王妈的儿女感谢老张头一家对王妈的关爱。承认了先前对自己母亲的漠视,忏悔自己不孝的过错。
他们尊重母亲的选择,怎样都行。
王妈选择和老张头在一起,依然回老张头家住。
从此,王妈的儿女不时到老张头家看望王妈,两家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溜到寺后聊情感结语:俗话说得好,血浓于水,尽管认识不统一,在危难之时,亲情压倒一切。真是患难见真情,亲情无价。两个老年男女合了心意,也能相依为命,安享余生。
人生有爱,生活随意才愉快,生活要阳光,感情要温暖。
@溜到寺后聊情感感谢友友浏览这篇文章。
老年人搭伙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