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如何建设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

 高校信息化 2022-07-14 发布于北京

2021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高校需要“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规范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招标采购和实施验收,规范信息资产的新增购置、日常运维和更新替代,形成信息系统名录、数据资源目录、服务事项目录和信息基础设施清单”。

为进一步满足国家对信息化工作的管理要求,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运维及过程管理监督能力,建设一个符合高校业务所需的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平台,成为持续高效规范开展高校信息化工作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项目管理现状及问题

当下,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业务领域。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项目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不足

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中要求:“高等学校应制定数字校园建设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以保障数字校园建设运行的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高校应通过自身对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利用、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系统融合,提高数字校园建设效率和水平。[1]

2

项目实施“重建设、轻运维”

信息化项目基本由建设单位负责系统的运维工作。当信息系统不再使用、无法使用或缺少运维,就会处于失控失管或僵尸状态,并继续占用数据中心资源。

3

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缺乏监管

目前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记录基本依赖人工,纸质文件存储不便,查阅不便,更难做到各部门数据共享。[2]特别涉及跨年执行的项目,需要申请项目经费结转延续到下一年度,不能即时掌控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也不能准确评价各项目资金使用绩效。

4

项目考核评估难以开展

系统上线后,缺少对系统定期的考核评价。需要建立相应的系统考核评价体系,对信息化建设工作和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对运行情况、用户使用效果等的考核评价。以评促建,引导信息化建设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

建设思路及目标

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依托《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行规划设计,以“优化高校管理模式,提升高校治理能力”为目标,围绕系统可行性分析、立项、预算、采购、建设(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实施、上线试运行)、验收、运维、结束等的八个阶段十二个环节,构建覆盖高校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平台,具体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化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流程

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系统的主要建设目标如下:

1. 规范信息化建设管理业务流程,覆盖项目可行性分析、立项申报、项目预决算、项目采购、等保管理、建设过程管控、试运行、验收、运维、考核评价等全过程,实现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统一监管。

2. 强化系统安全运维保障,运维管控将贯穿系统运行、维护的过程,避免出现僵尸系统,为信息化建设的考核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3. 实现多系统融合,与信息化基础平台、采招系统、国资平台、办事大厅、财务系统等进行业务集成和数据共享,形成覆盖建设单位、信息化主管单位、信息化办、财务、招采、国资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业务管理流程,为优化建设过程提供有力支持。

系统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依据信息化建设管理流程,规划设计系统功能架构。系统整体分为四层,主要包括用户层、业务层、基础层和数据层。

第一层是数据层,构建整个信息化建设管理系统的数据层,提供数据的存储、查询、管理等功能。

第二层是基础层,与信息化基础平台、工作流平台集成,为信息化建设管理系统提供统一身份认证、角色管理、消息集成、数据交换和工作流配置等。

第三层是业务支撑层,包括过程管理、付款管理、预决算管理、等保管理、运维管理、统计分析、数据上报、考核评估、系统管理等九个模块,覆盖了从项目申报到项目终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信息化主管部门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考核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第四层是用户交互层,提供覆盖了信息化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财务部门、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相关单位的四种角色,并为四种角色提供个性化的工作台。

主要功能设计

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核心是对建设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入库管理、立项管理、预决算管理、等保管理、项目启动管理、建设管理、部署管理、试运行管理以及验收管理模块。通过对项目从申请到验收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对信息化管理的数据积累、过程管控,为信息化项目建设者和参与者提供管理方法和手段。本文介绍以下几个重要功能模块:

1

入库管理模块

入库管理作为建设过程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建设单位进行项目立项的前期储备工作,是申请立项的前提和基础。建设单位提交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信息办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项目进入项目库,并作为每年信息化立项项目的遴选来源,进入立项评审环节。入库管理为所有申请的项目建立项目库基础数据。[3]

2

立项管理模块

在立项管理中,申报单位在线提交立项申请,经网信中心技术部门线上评审、专家现场评审等多轮审核后,立项通过的项目由系统自动分配项目编号,并参加项目经费预算审核,超过百万的项目需经校长办公会审批,项目经费审批通过标志着立项完成。之后项目申报单位填写立项任务书、等保定级等材料,并由信息办组织技术评审,即可启动项目招采工作流程。

3

建设管理模块

建设管理是对处于建设过程中的项目进行管理与管控,具体包括建设方案审核、采招文件审核、合同管理、项目启动、试运行管理、验收管理等模块,覆盖了项目从招采到验收建账的全过程管理。项目立项结束后,即将项目基本信息以数据同步的方式推送给采招系统,待采招完成并签订合同后,采招阶段的相关信息再以数据同步的方式推送至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

4

系统报废或停止

当信息系统因不再使用、无法使用或缺少运维人员而失控失管后,建设单位可在线申请报废或停止,并经网信中心技术部门审批后注销并关闭各类相关资源,包括服务器、域名、IP地址、堡垒机配置、等保备案等,同时对系统集成的相关接口及数据进行备份并释放资源。信息办备案后,建设单位在国资平台上申请报废处理。项目结束后应整理项目网络安全管理的相关记录,以备上级主管部门查证。

5

搭建稳定灵活的工作流平台

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涉及很多流程审批业务,一套稳定灵活的工作流平台十分必要。平台具备可视化建模与集中运行能力,支持运用图形化工具定制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流转规则,支持时间触发、自动跳转和条件跳转,流程相关节点的用户可随时查看流程的审批详情,管理员同样可以查看各个流程的运转状态。

6

发送准确及时的代办消息

系统为满足待办事项、通知等提醒服务,与统一消息平台集成,通过系统消息、短信、邮件、微信等方式进行发送,并推送到门户的“消息中心”。如果有新的系统消息,便会弹出一个提示框,在显示系统消息条数的同时,伴有提示音乐,点击后即可查看系统消息内容。

7

与多种信息系统深度融合

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实现了与信息化基础平台和相关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与统一身份认证集成,实现身份认证授权管理;与校园门户集成,实现单点登录;与公共数据平台集成,实现数据集成和共享;与统一消息平台集成,实现消息通知多渠道及时发布;与岗位角色管理平台集成,实现通用岗位的灵活配置管理;与办事大厅集成,实现信息系统登记和网络安全整改等业务流程的集成对接;与采招系统集成,实现项目信息、采招信息、合同信息等数据交换共享;与国资管理平台对接,实现系统验收建账等相关数据交换共享;与财务系统集成,实现付款信息、经费信息等数据交换共享。

系统建设成效

经过近两年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的实施,大连理工大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一,实现高校信息化项目线上业务申请和审批,让“师生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成为现实,提升项

目申报、审批效率;其二,项目进度情况变得清晰,项目执行中各角色职责明确,尤其是项目负责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模板快速完成相应管理节点的任务;[4]其三,平台具备可视化的资产台账,形成校级信息化建设总控平台,实现全校项目的整体把控。

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上线后,系统运行稳定,逐步完成240多个历史项目的数据完善工作。系统科学地梳理信息化项目建设情况,提高项目管理的工作实效和监管力度,构建校级信息化项目资产数据库,实现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统一监管,满足国家对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提升信息化的安全运维管理能力,发挥信息化后评估的作用,从而使高校信息化建设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世新.高校信息化莽荒时代的终结.中国教育网络 ,2021(5):11-13.

[2]华晓芳,何碧漪.高校信息化建设全流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信息与电脑 ,2020(24):94-96.

[3]蒋国明.面向全生命周期的高校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设.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0(11):50-53.

[4]赵亚萍,俞宏知,张紫徽,董榕.浙江大学: 高校项目管理之道.中国教育网络,2020(10):47-49.

作者:刘柱、李降宇、张鹏、郭晓明(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化中心)

责编:陈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