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这四个村剧团,了不起!

 摄影说事 2022-07-14 发布于河南

南阳这四个村剧团,了不起!

马秀华 摄影/撰文

邓州罗卷戏省级传承人王荣焕

南阳市迄今为止,已经纳入省或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有5个剧团。你可知道,这5个中,仅内乡宛梆是一家国有剧团,其余4家,你想都不敢想,他们是村办剧团

为什么想都不敢想?

非遗啊,全称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啊,少了又少、奇了又奇、生存维艰、即将灭失,这,才能叫非遗,国家才出面保护。能授予一个剧团一个剧种为省级、国家级非遗,不用过多描述,他们一路走到今天,一定历经了艰险、吃尽了苦头

不简单、了不起啊!

这四个剧团是:

1、邓州桑庄镇孔庄村罗卷戏剧团(剧种:罗卷戏),国家级非遗;

邓州罗卷戏在孔庄村村部拍戏

2、西峡县米坪镇大庄村靠山红剧团(剧种:靠山红),省级非遗;

西峡靠山红在大庄村村部文化广场演出

3、唐河县城郊乡北张弯村汉剧团(剧种:汉剧),省级非遗;

北张湾村汉剧省级传承人杨秋轩在化妆

4、邓州市九龙镇犁陂村宛梆剧团(剧种:邓州宛梆、也叫老梆子),省级非遗。

邓州犁陂村宛梆剧团在本村演出

刚接触非遗时,我也想不通,一个村里的几个戏迷,在那些年代多么艰难的条件下,不随众、不迎合、不跟风,硬是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代人又几乎没有愿意听和愿意看的一出出戏,攒足了毕生劲,把它们传承下来,实乃不可思议!

唐河汉剧

拿唐河汉剧来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有小南阳市和唐河、淅川、南召、方城5国有汉剧团,六十年代初,合并为小南阳市、唐河两个汉剧团;1983年后又砍掉一个,仅存唐河。1985唐河汉剧团解散。在南阳流传了300余年的汉剧岌岌可危。

唐河汉剧团团长杨秋轩

该村汉剧团的发起人

唐河汉剧的演员们在化妆

唐河汉剧的演员们演出间隙跟着视频在学习

唐河汉剧在田间地头为群众演出

在这历史危急关头,唐河县城郊乡北张湾村组织起原来在剧团的原班人马,自发成立村级汉剧团。为了不让汉剧失传,北张湾村农民筹集资金,搜集资料,购置乐器、道具、服装,整理戏谱。目前已排演出12汉剧,建成了一支35人的演出队伍,初步具备了演出能力。

邓州罗卷戏

再说说邓州罗卷戏,罗卷戏很特殊,没有主弦,豫剧有梆胡、曲剧有曲胡,京剧有京胡,罗卷戏的“主弦”则是唢呐,听起来非常热闹、民族味很浓。这个戏本来就一直在孔庄周边流传,新中国成立后,只剩下孔庄村有10余名农民在坚持自发地练唱。这件事被当地政府有关人员发现,就在孔庄村成立了一个村级农民演出团体。农村么,都是松散型的,平日没有工资,农忙了到地里,农闲时集中练。就这条件,他们从县、市、省、一直到国家级非遗,一步步申报成功。

邓州罗卷戏的市级传承人刘永强在演出伴奏

邓州罗卷戏走进桑庄镇一初中

邓州罗卷戏在桑庄镇一初中演出结束

学生们把演员团团围住

桑庄初中罗卷戏兴趣班

州罗卷戏传承下来古老的戏装道具

罗卷戏唢呐传人刘广才

罗卷戏第八代传人窦朝金老人在表演

州罗卷戏剧团团长王红雷

这些年当然好了,在政府支持下,他们让罗卷戏进村、进社区、进校园,培养了一批观众和爱好者;另一方面以本村小学、镇初中为依托,建立罗卷戏兴趣小组,对课堂上发现的戏曲苗子重点培养。至目前,邓州罗卷戏剧团共有演职人员35名,其中演员25名、乐队10人,已经挖掘整理传统剧15部,新编现代剧4部。

西峡靠山红

靠山红省级传承人雷海玲在舞台表演

西峡县米坪靠山红(靠山簧)是在西峡县北部山区民间流行的剧种,1957年,地方政府组建米坪区靠山红半职业剧团,后来米坪村、大庄村和关山村先后筹资办起了两个靠山红半职业剧团。挖掘老艺人,培养青少年学员,购置乐器、戏装和道具,整理排练古装历史剧,让靠山红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最近听说米坪镇又成立了一个剧团,使这一稀有剧种在米坪镇得以传承和发展,活跃了山区人民的文化生活。

米坪靠山红在大山内演出

靠山红省级传承人雷海玲培养的

娃娃班已经能够登台演出

米坪靠山红全是农民演员

米坪靠山红卸妆后在村部门口留影

邓州宛梆(老梆子)

还有犁陂村的宛梆(老梆子)。

“老梆子”在邓州市九龙镇犁陂村自明清延续至今,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原始唱法。由几位农民发起组成一支演出团队传承至今。

邓州犁陂村宛梆省级传承人李改娥在化妆

邓州犁陂村宛梆在演出

邓州犁陂村宛梆在演出

邓州犁陂村宛梆在演出

邓州犁陂村宛梆在演出后合影

希望这四个村剧团借助这个好的时代、把四个濒临灭失的剧种传承和发扬光大,唱出南阳盆地,唱成时代的大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