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望远镜看不到的地方,显微镜开始起作用了。这两者哪一个有更大的视野呢? ——维克多·雨果 人类关于微观世界的知识几乎全部来自对光谱的分析。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太阳光在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一条七彩的光带,这条彩色的光带就叫做光谱。到了18世纪,有两位物理学家发现,通过对物体所发出的光谱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材料的化学组份的信息。由此开启了对光谱分析的研究。到19世纪中叶,光谱分析的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因而得到迅速的发展。 某种LED灯的可见光光谱图 (白色曲线的高度代表对应波长处的光强) ![]() 物理学家发现,炽热的固体和液体发出的电磁波,其波长成份是连续分布的,称之为连续光谱。电磁波的能量密度与波长之间的关系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在所有的波长上都有能量。这个特点显示,炽热的固体和液体发出所有波长的电磁波。在可见光波段,连续光谱表现为一条颜色从紫色到红色连续变化的光带。 另一方面,物理学家还发现,炽热的稀薄气体的光谱却很不一样,它们没有形成一条颜色连续变化的光带,只是在若干种颜色的位置上出现一些亮度不同的线条,称之为线状光谱。如果用谱线的强度和波长为变量画图,得到的就是一些分布在一条曲线上的分立的点。显然,这些气体只发出谱线所在位置对应的波长的电磁波。由于这个原因,光谱上的谱线也叫做发射线。后来人们发现,气体的成份不同,发出的光谱也不一样。每一种气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光谱,可以作为辨认这种气体的身份证。 ![]() ![]() ![]() ![]() |
|
来自: cosmos206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