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氢原子的光谱

 cosmos2062 2022-07-14 发布于广东

氢原子的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前面已经讲到,氢原子光谱中每一条光谱线对应的频率为:

n代表量子跃迁之前原子的能级,m代表量子跃迁之后原子的能级。由于在光谱测量中直接测出的物理量是光谱线的波长,因此,为了与实验做比较,把上述频率公式转换成波长公式:

为了方便计算,先把前面那一堆系数算出来,它等于9.1217076×10⁻⁸米,或者用光学中更常用的单位来表示,等于912.17Å。先讨论最常见的谱线系:巴尔末线系,这也是人们最早开始研究的一系列谱线。对于巴尔末线系,在光谱线的频率或波长的公式中,m=2, n=3,4,5,……,∞。从这些数字可以知道,巴尔末线系的光谱线是原子从n>2的能级向m=2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把这些数值代入波长的公式中,用n=3算出的波长大约等于6567.63Å,观测值是6562.81Å,用n=∞算出的波长等于3648.68Å,观测值是3646Å。这些结果显示,在巴尔末线系中,有一部分光谱线的波长落在紫外区,另一部分谱线落在可见光的波段,人们最早开始研究的正是落在可见光波段上的几条光谱线。做几次简单的计算不难发现,当n=7时,λ=3973.01Å,观测值是3970Å,当n=6时,λ=4104.77Å,观测值是4102Å。这就是说,当n=7~∞时,谱线的波长落在紫外区,而在可见光波段共有四条光谱线。理论计算的结果与观测值符合得不错,不过,就光学测量技术的精度而言,几个埃的差别不能看作是测量误差。理论计算与观测数据的差异显示,氢原子的玻尔理论并不是一个精确的理论,应该有一个更精确的理论替代它。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巴尔末线系在可见光波段的4条谱线强度不一样,这个结果来源于大量原子的统计结果。利用上面的公式算出的是每一个氢原子可能发出的光谱线的波长。一般情况下,我们观测其光谱的发光体都由大量原子组成,每一个原子所处的初态能级可能不一样,也可能向不同的末态能级跃迁过去。因此,每一个原子发出的谱线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不同能级之间跃迁的可能性不一样,可能性大的跃迁,发出对应波长谱线的原子的数目就多,该谱线的强度就高。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向m=1跃迁时发出的谱线,在这种情况下,n=2,3,4,5,……,∞。计算结果显示,这一系列跃迁发出的谱线的波长介于912.17Å到1216.23Å之间,位于紫外区。这些谱线最初由理论物理学家根据氢原子的玻尔理论提出预言,随后在1914年被美国物理学家西奥多·赖曼(Theodore Lyman)观测到,因此被称为赖曼线系,简称赖曼系。

1908年,德国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希·帕邢(Louis Carl Heinrich Friedrich Paschen)利用光栅摄谱仪对红外区的光谱进行研究,发现了氢原子光谱在近红外区的一系列谱线。后来就把这一系列谱线称为帕邢线系。

其他几个已经被命名的谱线系均落在远红外区,它们是布拉格线系、浦丰线系和韩福瑞线系,对应的m=4,5,6,分别于1922年、1924年和1953年被发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