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室町的王权(今谷明)(上)

 日本古典 2022-07-14 发布于湖北

泰明导读:

今谷明也是日本中世史专家,这篇文章跟之前我们公众号里放的网野先生的文章,很多观点是相左的。大家可以对照着阅读:后醍醐(上)后醍醐(下)

今谷明简历(选自著作《揭密中世史》洋泉社 1997年)

1942年生于京都府。获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课博士学位。日本中世史专业。现任横浜市立大学国际文化学部教授。主要作品有《室町幕府解体过程研究》(岩波书店),《京都一五四七年》(平凡社),《天皇家如何继承下来》(新人物往来社),《信长与天皇》(讲谈社现代新书),《日本国王与土著》(集英社),《武家与天皇》、《漫步历史之路》(均为岩波新书)等。


序言
        天皇家族何以能够维持下来?这一问题对于历史学家而言是千古难解的命题。最近,松本清张先生再次将此疑问以直截了当的形式砸向了历史学界。其曰:“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实力远超天皇家族的有权势者,尤其是那些掌握着军事力量的武士集团,平清盛也好、源赖朝也罢,乃至北条氏、足利氏以及德川氏,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都可以取天皇而代之,然而他们并没有那样做。(中略),为何有权势的人没有成为天皇呢?谁都想知道,但是历史学家并未给出有信服力的说明。可以说是无法从学术上给出证明。(《神格天皇的孤独》《文艺春秋》89年3月刊)
        对于这样质朴的,而且又是非常正当的问题,历史学界是有必要给出认真的回答的。本书试以一介中世史学徒的身份,对松本先生的设问进行回答。而此论述是否成功,唯有赖于读者自行判断。
        本书以足利义满(1358~1408 51岁)——首位以武士的身份着手实施天皇制度的改革和废除,并差点完成“篡位”的宫廷革命的叙述为中心展开,如此构成的原因是,解开天皇家族存续之谜的关键均集中在这一历史时期,此外,通过对义满所作所为的探究,可以自然而然地揭开天皇的权力、权威的内幕。虽说由于义满的暴卒这一偶然事件,导致了其未能从结果上完成篡位,但是有一股在当时社会的核心中根深蒂固的势力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不服义满强大的领导,反对其篡位,维持了天皇家族“万世一系”的传统。可以说皇家存续之谜完全是由于这样的力量对比带来的。从此引申,也能够解释为何织丰政权·幕藩体制没有能够战胜天皇制度的问题。在战后,历史学界放弃了对维持天皇制度的系统的政治力量进行刨根问底的研究,近年转而试图从非农业人口或是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对此疑问进行说明。但是,由于天皇制度无可置疑地有其政治性的一面,因此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时,也必须将其视作政治史的问题进行分析。无论是从民俗学抑或是人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中恐怕只能获得结果论的解释。
        最后,关于本书的用语在此预先说明,由于“天皇制”作为“第三国际32年纲领”的日语译词在对近现代的事项进行说明时容易招致误解,加之“天皇制”之意林林种种,因此本书原则上不使用此词,权且使用“天皇制度”等进行表记。明治以后被使用的“皇室”也一样不予使用,文中以“天皇家·皇家”进行表记。

足利义满

天皇权威的变化

一、        亲政·院政·治天之君

院政的成立

        自天皇家成立之初以来,天皇即位后并不在事实上执掌政务,而是交由他人代为执政之例可谓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圣德太子(574~622 49岁)对于推古天皇(554~628 75岁)而言就相当于摄政者。但是,在古代天皇制度下,由人代理政务说到底只是例外的、临时的措施,原本,作为天皇就应当进行亲政才是原则。
        然而,自约十世纪开始成为惯例的摄关政治,初次将这一天皇亲政的原则从组织上且是永久性地转换为了天皇不亲自执政的制度。
        摄关政治其本质是在中国汉朝时也出现过的外戚干政,构成朝臣最上层的藤原北家通过将女儿嫁入天皇家,以天皇的岳父,即外戚的身份把握朝廷的实权。摄关能左右皇位的继承,插手重要政务,但是由于常规的律令官制以及公卿的议定政治的框架还健全,因此从形式上来看,天皇作为百官的君王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始于十一世纪末期的院政制度这一巨大的宫廷革命,从根本上颠覆了律令制的太政官制度,许多学者将院政的开始视作日本中世的起始点。
        院政是由1086年退位的白河上皇(1053~1129 77岁)首先发起的,并断断续续地维持到了近世,不过政体上的院政以南北朝末期1393年后圆融上皇(1358~1393 36岁)之死为标志,持续了约三百余年。在此之后,后小松(1377~1433 57岁)、后花园上皇(1419~1470 52岁)等之后,虽然仍有数位天皇退位,但是无人能保持权力,因此不能称之为院政。
        关于白河上皇,一般认为其让位于其子堀河天皇(1079~1107 29岁),未必是希望堀河能以自己继承人的身份掌握实权,只是为了能确实地将皇统传承下去的手段罢了。
        但是,当时的外界情况使白河上皇超越了其个人主观意愿,让其执掌政务,并固定下了由太上天皇执政的制度。由此,在天皇家从藤原北家处夺回实权的同时,比及旧有的天皇亲政制度更为专制的上皇执政开始了。 

白河法皇

治天之君

        保安四年(1123),鸟羽天皇(1103~1156 54岁)退位,崇德天皇(1119~1164 46岁)即位,这时,同时出现了白河与鸟羽两位上皇,但是掌握实权的仍是白河,新近的鸟羽完全就是一个傀儡。
        正如这样,所谓的院政是指拥有实权的上皇(此处是白河上皇)执政的政治制度,对于此掌握实权的人,则称其为“治天之君”。治天就是治理,也可称作政务,执掌政务的上皇无疑就是天皇家族的家督。
        之后,数位上皇同时存在的情况日益平常,而治天之君的地位也变得最为重要了。
        此时的“天皇”,仅仅是将来成为“治天”者所需经过的仪式,换而言之就只不过是国王的实习期,彻底失去了其实质意义。仅有掌握了实权的王族成员方能为各外国称为国王,基于这点,可以说我国自院政期以后,国王的地位从天皇转移到了治天身上。而自白河以后,治天的地位依次由鸟羽,后白河(1127~1192 66岁),后鸟羽(1180~1239 60岁)等继承,直至承久之乱(承久三年,西元1221年)。
        院政这一政治体制,现在有时也会用来比喻那些在表面上设立一个名义上的主权者,而在背后掌握实权的人,这样类似的情况时有经历。
        院政对于掌权者而言,有着以下的优点:由于责任并不明确,在面临危机的时候可以像壁虎断尾求生一样,谋求延长政治生命。在平家一门逃离京都的时候,安德天皇(1178~1185 8岁)也被挟持前往西国,并与神器一起殒命与西海之中,此时任治天之君的后白河上皇坐镇京都,在神器不齐备的情况下立了后鸟羽天皇,成功地将王统维系了下去。这种皇统的双重构造,实可谓是使天皇家族安然度过治承·寿永内乱(源平合战)的重要因素之一。

崇德天皇


承久之乱后的院政

        然而,在治天之君鲁莽地计划讨伐幕府,举天皇一系与镰仓幕府对决的承久之乱中,其没有能够成功复制后白河院式的责任回避也是理所当然的。
        进入京城的北条泰时(1183~1242 60岁),将任治天的后鸟羽院以及其他三名上皇除以流放之刑,在庙堂之上将反镰仓派一扫而空。这一事件让天皇家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但是,对于北条氏而言,他们也无意让天皇家族陷入灭亡的绝地。北条氏并没有源赖朝(1147~1199 53岁)那样的王朝国家的侍大将的身份,并无力承担天皇的权威,因此虽然他们可以对皇家采取苛刻的措施,但是并没有能取天皇家而代之的统治能力。
        泰时与其父义时(1163~1224 62岁)商定,立从未有过天皇经历的持明院宫守贞亲王(后白河上皇的末孙,后高仓院 1179~1223 45岁)为治天之君,立其子后堀河(1212~1234 23岁)为天皇,从而重建了王统。既然镰仓幕府有将三位上皇远流的军事势力,从实际上将天皇的王统灭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包括了摄关·大社寺在内的不了解讨幕计划的庄园领主及权门仍然存在,如果失去了天皇,对于这些势力的统治(乃至权力的整合)会变得举步维艰,一旦强行推行,必然会招来大混乱,甚至招致内乱。因此,义时父子选择保留皇统,并对其进行遥控的方针。

后堀河天皇

权门体制

        在敢于流放三名上皇的同时,又没能让王统断绝这一事实,正表明了当时的镰仓幕府其实质上只是支配着东国以及全国的御家人武士的国家,其在军事方面并未达到全国政权的水平。当时,在以西国为中心的日本全境遍布没有御家人为领主的庄园即本所一园地,镰仓幕府掌握这些土地的军事动员权力则要到弘安之役(弘安四年,西元1281年)以后了。
        顺便一说,在蒙古来袭之前,来自蒙古最初的使节于1268年(文永五年)来朝,当时幕府的九州出先镇西奉行遵从镰仓方面的指示,采取了将文牒送呈到京都,以求圣断(治天的判断)的手续。虽说最终由于此事关系到发动武装力量,后来由幕府负责外交处理,但是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外交权应掌握在治天之君手上这一原则并没有被破坏。
        元亨元年(1321),后醍醐天皇(1288~1339 52岁)废止了院政,破坏了上文所述的治天=国王体制,实现了天皇的亲政,并且策划推翻成为改革的绊脚石的镰仓幕府,虽然遭遇了两次挫败,但是仍不屈服,于元弘三年(1333)成立了建武政府。
        有人认为后醍醐的构想是为了建立封建王政,也有认为其做法是仿照中国宋朝的皇帝专制统治模式,但是由于没有获得拥有领地的武士阶级的广泛支持,而且由于其试图构建中央集权式的官僚制度,这大幅度地侵犯到了公家、寺社等的既得利益,导致人心叛离,没过多久就垮台了。后醍醐的失败也是天皇亲政的失败,足利尊氏(1305~1358 54岁)再次使院政制度复活,立持明院统的光严上皇(1313~1364 52岁)为治天之君,并让其弟弟即位,是为光明天皇(1321~1380 60岁),同时创立了室町幕府。最终,这种治天=国王的方式对于武士阶级统治者而言是最为相宜的支配状况。
权门体制
┌公家(执政)
┤寺社(护持)
└武家(守护)
( )内是各权门所负责的事务在当时的用语

如此这般由“治天之君”君临于包括幕府在内的公家、寺社等庄园领主(权门)之上的体制,以黑田俊雄先生的定义(权门体制论)的定义最为妥当(参照上图)。

这样乍一看处于对立的立场上的公家、寺社、武家(幕府),实际上却又相互协调从而统治民众的政体被称作权门体制。这种场合之下,治天之君未必是专制君主,更多地是充当了在诸权门之间综合协调的角色,而表明治天之君政治意识的文书被称作“院宣”。

至于幕府并不具备凌驾于各权门之上的实力这点,笔者以为通过上述的几点,尤其是蒙古来袭时的外交处理等事件上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

实际上,黑田先生的学说中,一如既往地将天皇置于国王的地位上,而非治天之君。但是正如笔者到现在为止所叙述的,将国王理解为治天之君更简单易懂,且更有说服力,这点与仿照了主张治天=国王的富田正弘先生的观点。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